清朝男人为何留辫子

如题所述

满清男人真正的发型是什么式样?不是如今清装辫子戏影视剧中加以美化的造型,而是所谓“金钱鼠尾”辫——
  
   是把四周头发全部剃得精光,只在头顶中心处留有金钱(直径1寸或3厘米)一般大小的一小撮头发,编结成又细又长的发辫,垂下来形如“鼠尾”,还要能穿过铜钱的方孔才算合格,所以它的名称叫做“金钱鼠尾”。就是说,满清(前期、中期)男人标准的辫子式样,原来是如同老鼠尾巴一样细细的!绝不像近几年以来电视剧辫子戏里面那样粗大。辫子根部也只有铜钱那么一小撮,根本谈不上茂密。其他大部分头发全都要剃光了算。这种稀奇古怪的发型:“发根如铜钱大小、老鼠尾巴粗细”,是多么丑陋的形象啊!如今再喜欢出风头的大腕大牌明星们,也未必愿意做如此稀奇古怪的发型。怪不得清装影视剧中对于辫子要加以美化了!
这种不堪入目、令人无地自容的“金钱鼠尾”辫,遭到广大汉人非常激烈持久的抵制和反抗,许多已经投降的地区的民众甚至因剃发令降而复反。因为自汉唐两千多年来,男子一直是束发别簪的发式,陡然间被形象猥琐的“金钱鼠尾”辫所替代,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震撼。汉族的发式衣冠是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象征,发式衣冠的改变实质上是对汉族文化习俗的割裂。改朝换代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该种地还种地,该交税还交税,说不定他们还盼着换一个好皇上呢;而文化习俗上的割裂对广大汉人来说就等同于数典忘祖,当然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这就是清朝初年的剃发令遭到广大民众激烈持久抵抗的根本原因所在。现在清装辫子剧中的阴阳头发式,如果根据当时颁布的剃发令的剃发标准,也是要处死的!
清朝男人真正的辫子其实不是这样的,比现在我们看到的要夸张的多,辫子的样式有个名字:“金钱鼠尾辫”。所谓“金钱”是指发根面积如金钱般大小。不是仅仅剔除前额的头发,而是几乎剔除全部的头发,只在近头顶的中心处留有一小撮的头发。这一小撮的大小,充其量也就几平方厘米,与金钱的大小一般。所谓“鼠尾”,是指辫子的粗细像老鼠的尾巴一般,又细又长,渐渐地自然下垂,如果做实验的话,辫子的粗细,应该是可以从铜钱的方孔之中刚好穿过的。有了这样的两个规格,旗人的辫子才能符合标准,称之为“金钱鼠尾辫”。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怪发”呢?原因很多,一来,这样的发式便于山林中骑射,满族人原先是游牧且好斗的民族,打猎时总担心头发会刮在树枝上,打仗时又担心敌人会揪住头发,因此索性剔掉;二来,满人的原始宗教是萨满教,在萨满教看来,后脑是真魂栖息的地方,被视为生命之本,必须多少有点头发覆盖在上边以作保护,倘若八旗将士在战场上阵亡,还必将发辫带回故里,隆重埋葬,这个叫做“捎小辫”;三来,满族人入主中原,夺取天下,“金钱鼠尾”的发式有“扫平四夷,定顶中原”的意思。所以说,满族人对于辫子是有着独特的情感的。远在女真时期,满族男人为了配合这样的发式,甚至对胡子的样式都有严格的规范:胡须只留上唇左右十余根。

到了明末清初,满族人入主中原,精神统治的重要手段就是更改发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汉族人的传统,自汉唐以来,男子一直是束发别簪的发式,而明朝的特点,更是一水的“峨冠博带”,为了改变这一传统,彻底让汉人归服满族,于是从后金到清初,统治者把换发作为了重要的手段。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满族人的统治者颁发了“剃发令”,每拿下一个城池,首先开展的就是变“峨冠博带”为“金钱鼠尾”。天命六年(1621年),后金攻下辽阳,“生擒御史张铨,其余官民皆剃发降”。不久辽东各地大小城池尽入金人手中,“官民皆剃发降”。天聪四年(1630年),后金军降沙河驿,“招降城中人,皆令剃发”。【以上见清太祖、太宗《实录》】。就是这样的一个法令,在清朝初期,满汉的矛盾逐渐激化,毕竟这个更改了汉族上千年来的传统,是颠覆性的毁灭,在老百姓看来这等同于数典忘祖。然而,改朝换代的牺牲总是很残酷的。“留头不留发”,这种法令的实施根本不需要审理,随即发现随即处斩,因发而死的人不计其数,哪怕是高官显贵,只要对法令有一丝异意,也会处斩不留。可见,统治者对剃发的要求并没有因为人们的反对而有丝毫的动摇,决心是巨大的,态度是坚决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法令,清朝从一开始便埋下了“满汉不和”的恶种,直到辛亥革命,再次换发直接的成为了革命和反抗的标志。

那么,留头不留发,是不是剃发了,就可以了呢?当然不是。史料记载:“剃发不如式者,亦斩!”。剃头,还要剔的符合标准。什么是标准?答案是唯一的:“金钱鼠尾辫”。有的人仅仅剔除了鬓角—当斩;有的人头顶头发的面积留大了—当斩,清朝官员经常让人们脱帽检查,凡不是“金钱鼠尾辫”的,没有二话,轻这入狱,重者砍头,而且连家长、地邻、甚至县官也会一并株连。也正式因为如此,索性光头,成为了当时很多男人求其两全的唯一出路。为了确保性命,为了不让脑袋上有多余的“杂毛”,清朝的前期中期,人们几乎是一个月要剔三次头。

看到这里,有人问:电视剧里的清朝发式是不是就完全错了呢,也不能这么说。在清朝的前期和中期,这样的发式是必须的,到了清朝的中后期,随着满族皇帝的改变,随着满汉的融合,“金钱鼠尾”也确实发生了一些的变化。“金钱”逐渐的变大;“鼠尾”逐渐的变粗,由鼠尾变猪尾,由猪尾变蛇尾,但是无论如何的变化,“金钱鼠尾辫”仍然是主流,是正统,依然是满族人、旗人的正宗不变的发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1
满人留发最出的原因可能与满人信奉的萨满教义有关系,萨满教主张崇拜万物,山川、河流、树木、花草、动物所有大自然中的一切萨满教都尊重它们,这叫:万物有灵。与现代观念里面我们推崇的爱护大自然,爱护动物的观点很一致,可以说是保护生态的最早理念..

至于到留发就更不用说了,萨满教对万物都那么虔诚地尊崇,对于祖先和上天给予自己的身体当然也是同样爱惜。那么首先头部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头发生长于头部因此满人认为不可剃发,当以好好保护。同时,满人还把留发当作是对祖先的尊重,如前所说身体是生身父母所赐,以留发这种方式来表达敬和孝。具体发型影视剧里表现的应该是正确的,前半部是都剃光的。至于为什么要把前半部剃光,这里也有它的实用性,因为满族过去是游猎民族,额前不留发是为了避免骑马奔跑时头发会遮住了视线,后面留了一条辫子是为在野外露宿时可以当作枕头使用。萨满教认为头发既然是生在人的最顶部和天也就最接近,是人的灵魂所在之处,因此发辫更受到满人的重视,满人在额角用一条直线对齐两边后 把前面的头发剃掉,留下后面的头发编成辫子垂在脑后。这个习俗是沿袭满族先民"靺鞨"而来的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938174.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5-06
清朝统治者的祖先取得皇位之后,新皇帝就下令,所有臣民都要剃发蓄辫,作为归顺的标志。这项法令立刻引起全国激烈的反抗。人们认为留辫子在身份上是不体面的,在道德上是堕落的表现。在一段时间内,各地暴乱不断发生。人们怀疑这种新服饰不经过长期的流血战争是否能实行下去。然而鞑靼皇帝能胜任这种情况,他用精明和机智战胜困难,成为千古一帝,青史留名。他不威胁也不强制。他不理睬反对,颁布了另一个法令。这个法令禁止犯人留辫子,并要求官员剪去犯人的辫子,不许他们剃头。这样剃头留辫子的人就变得令人尊敬了。皇帝的新臣民立刻就急于采用这种新发式,就像他们过去急于反对一样。直到今日,满头的头发,没有辫子都是犯人的特征。英明的满族皇帝更进一步,利用中国人孝顺的观念。他把不剃头,不梳辫子说成是对死去的父母的哀悼。无论看起来多么邋遢,孝子百日不剃头。

那么首先头部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头发生长于头部因此满人认为不可剃发,当以好好保护。同时,满人还把留发当作是对祖先的尊重,如前所说身体是生身父母所赐,以留发这种方式来表达敬和孝。具体发型影视剧里表现的应该是正确的,前半部是都剃光的。至于为什么要把前半部剃光,这里也有它的实用性,因为满族过去是游猎民族,额前不留发是为了避免骑马奔跑时头发会遮住了视线,后面留了一条辫子是为在野外露宿时可以当作枕头使用。萨满教认为头发既然是生在人的最顶部和天也就最接近,是人的灵魂所在之处,因此发辫更受到满人的重视,满人在额角用一条直线对齐两边后 把前面的头发剃掉,留下后面的头发编成辫子垂在脑后。这个习俗是沿袭满族先民"靺鞨"而来的
第3个回答  2011-05-07
“1644年,这是中国历史上“天崩地裂”的一年,这年3月,李自成北上攻取燕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李自成派唐通招抚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吴三桂经过考虑,决定归顺新朝,并回京朝见“新君”李自成,在回京途中,因听闻家产被抄,爱妾被虏,所以改变初衷,回师山海关,袭击唐通部。李自成闻讯,决定征剿吴三桂,21日,双方激战山海关,22日晨,吴三桂情势危急,带随从冲出重围,至关外向驻扎在关外觊觎已久的多尔滚部剃发称臣,归降满洲军,双方合兵。26日,李自成败退回北京,旋即西撤,清军入关,“定鼎燕京”。

伴随着满洲入关而来就是剃发易服令

此前,辽东汉民早已深受剃头之荼。早在满洲建国时期,满洲统治者就强令投降的汉人效法满洲人的发式,把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如天聪五年(1631年)清太宗在大凌河之役胜利时令“归降将士等剃发”,崇德三年(1638年)又下令:“若有效他国衣帽及令妇人束发裹足者,是身在本朝,而心在他国。自今以后,犯者俱加重罪。”

清军入关,继续推行这个政策。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打败李自成进入山海关的第一天就下令剃头。五月初一日,摄政王多尔滚率领清军过通州,知州迎降,多尔滚“谕令剃发”。初二进北京,次日多尔滚给兵部和原明朝官民分别发出命令,命兵部派人到各地招抚,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这是清朝进入北京后正式下达剃发和易衣冠的法令。

但是这一政策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在朝汉族官员遵令剃发的为数寥寥,不过孙之獬等最无耻的几个人。不少官员观望不出,甚至护发南逃,畿辅地区的百姓也常揭竿而起。多尔滚见满洲贵族的统治还不稳固,自知操之过急,被迫宣布收回成命。顺治元年五月二十日谕旨中说:“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所以清军入关后,剃发、易衣冠的政策只实行了一个月。

然而,这一政策并未就此完结。当满洲统治者认为天下大定之时,立刻以民族征服者的姿态,悍然下令全国男性官民一律剃发。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初五日,在接到攻占南京的捷报之时,多尔滚即遣使谕给在江南前线的总指挥豫亲王多铎命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十五日谕礼部道:“向来剃发之制,不即令画一,姑令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若不画一,终属二心……”同年七月,又下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要求礼部通告全国军民剃发。规定实行期限,自布告之日起,京城内外限于十日内,各地方,亦是在通令到达后的十日内“尽行剃发”。规定惩治办法:“……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这是对民众的。同时要求地方官员严厉执行,更不许疏请维持束发旧制,否则“杀无赦。”这是一道严令,只能执行,不许违抗。很多文章都指出,满清的辫子绝不仅仅是一个头发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满洲统治者其实把辫子作为的“良民证”使用!多尔滚在顺治元年五月讲到剃发令时,就明它的功能是“以别顺逆”:“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

剃发令在清初各地引起的震动极为重大,它激起了汉族各阶层人士的反对,反抗以至于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几乎遍及全国,导致了长期的政局不稳,以至生灵涂炭。

时人陈确记:“去秋新令:不剃发者以违制论斩。令发后,吏诇不剃发者至军门,朝至朝斩,夕至夕斩。”许多地方的抗清斗争不是始于清廷接管之时,而起于剃发令颁布之日。江阴人民壮烈的据城抗清就是在清朝委派的知县宣布剃发之后,相率“拜且哭曰:头可断,发不可剃”的情况下爆发的。从闰六月初一到八月中秋两个多月期间,清军对江阴屡攻不下,丧亡“三位王爷和十八员大将”,而江阴城中粮食眼看就要告罄,但战士们却士气越发的激昂,高唱着“江阴人打仗八十日,宁死不投降”的雄壮军歌。清军又调来西洋大炮轰城,八月二十日,江阴城被清军攻破。清军攻进江阴后,十分痛恨江阴人民的顽强抵抗,就下令屠城,“满城屠净,然后封刀”。全城人民“咸以先死为幸,无一人顺从者。”大砍大杀了三天,被屠杀者达17万两千人,未死的老小仅有53人。江阴这小小的城池,抵抗清兵达80多天之久,
第4个回答  2011-05-06
清朝统治者的祖先取得皇位之后,新皇帝就下令,所有臣民都要剃发蓄辫,作为归顺的标志。这项法令立刻引起全国激烈的反抗。人们认为留辫子在身份上是不体面的,在道德上是堕落的表现。在一段时间内,各地暴乱不断发生。人们怀疑这种新服饰不经过长期的流血战争是否能实行下去。发,当以好好保护。同时,满人还把留发当作是对祖先的尊重,如前所说身体是生身父母所赐,以留发这种方式来表达敬和孝。具体发型影视剧里表现的应该是正确的,前半部是都剃光的。至于为什么要把前半部剃光,这里也有它的实用性,因为满族过去是游猎民族,额前不留发是为了避免骑马奔跑时头发会遮住了视线,后面留了一条辫子是为在野外露宿时可以当作枕头使用。萨满教认为头发既然是生在人的最顶部和天也就最接近,是人的灵魂所在之处,因此发辫更受到满人的重视,满人在额角用一条直线对齐两边后 把前面的头发剃掉,留下后面的头发编成辫子垂在脑后。这个习俗是沿袭满族先民"靺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