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的三日内包括节假日吗 法律依据

诸如:2019年9月12日法院开庭,三日内提交庭审补充意见,而今年 9月13、14、15正好是中秋节放假,那么我最晚不得超过那天提交庭审补充意见。法律依据是什么,请知道的朋友指点,谢谢!

法律规定中的期限,只有在期末那天正好属于法定假日或法定节日的情况不包括,其他情况包括。法律里的日就是指自然日,包括节假日在内,三日就是指三天内,如果最后一天是节假日的话,则自动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比如说周四收到通知三天内交罚款,那第三天就是星期天,自动顺延到周一,周一就是交罚款的最后期限。
法律分析
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法律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不包括本数。行政处罚延期听证申请,不能按照有关通知上面所规定的日期进行听证会的举行,对于这种特殊的情况,可以向有关部门提交延期听证申请书来进行听证会的延期举行,在延期听证申请书上面要写清楚相关的具体理由。因此法律规定的日期应该包括节假日,但是适用顺延规则,也就是最后一天为法定节假日的,顺延到法定节假日的下一天。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期间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结束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期间的最后一日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时;有业务时间的,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为截止时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二条 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四十条 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和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依照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送达的规定执行。本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6
应该包括,但是适用顺延规则,也就是最后一天为法定节假日的,顺延到法定节假日的下一天。依据民法总则
第二百零三条
期间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结束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 期间的最后一日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时;有业务时间的,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为截止时间。
采纳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16
一般来说,法律规定的期间,最后一日为法定节假日的,顺延一天。注意,只有最后一天顺延。或者换句话说,无论你中间经历多少节假日,只顺延一天。而且还必须是最后一天也是节假日,否则不顺延。
第3个回答  2019-09-16
期限是包括节假日的,但是应该顺延,规定的期限最后一天为法定节假日的,顺延到法定节假日结束后的第一天。依据民法总则第二百零三条期间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结束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 期间的最后一日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时;有业务时间的,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为截止时间。你这种情况应该是9月16日是期限的最后一天。
第4个回答  2019-09-16
当天算是法定假日,而另外两天则是双休日。根据《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在双休日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首先安排劳动者在同等时间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