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谁的作品?

如题所述

       张大千年谱记载,上个世纪70年代,张大千在美国做了两场版画展,作品被抢购一空。展出的版画有:《白荷》《红柿图》《山中访客》《山村图》《深山古寺》各印122套;《朱荷》《芍药》《晚归》《秋涧猿戏》《红叶小鸟》《山寺飞瀑》则各印170套。方腾(W. B. Fountain)与旧金山艺术基金会的推波助澜,1975年在旧金山的Walton画廊做了石版画展,大受好评,作品为世界各地的藏家及各大博物馆收藏。张大千在海外传播、弘扬中国文化艺术,携彩色石版画进入西方艺术界,让五洲知大千!

       石版画之所以特殊,因为制作过程不仅要有艺术家自身的艺术想象,更是耗时费力,是一种极精致的艺术创作。除了方腾(W. B. Fountain)与艺术基金会的鼓励,张大千投入版画创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毕加索(Pablo Picasso)。1956年,他受邀至巴黎的罗浮宫与东方博物馆展出敦煌临摹作品,在毕加索家中与其会晤。毕加索以自己的石版画《西班牙牧神》为见面礼,张大千则回赠他《双竹图》。

张大千版画作品《梅竹双清》

       这一次会面不仅是当代艺术史上的大事,也是张大千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契机点。怎么说呢?若没有与毕加索见面谈中西艺术,若没有毕加索赠送的石版画,日后方腾(W. B. Fountain)与艺术基金会可能也说不动张大千去做石版画。毕竟版画技术与中国绘画差距甚大,且石版画技术繁杂,不仅需要时间熟悉,更要有兴趣花时间去做摸索。若无兴趣,实难有所成就。

       木版画、网版画、石版画各有技术条件,以石版画的要求最高,技术最困难,彩色套印更是繁琐。张大千投入石版画制作时已七十高龄,体力是他只有少量石版画的因素之一。然而,老先生竟能于如此高龄下创作出融贯中西、独具特色的彩色套印石版画,且是充满了泼墨、破墨、皴擦、晕染、阴阳向背等中国笔墨之法的作品。兹以《深山古寺》为例,整体构图是中国传统山水画,雄壮神秘的山势占满整个画面,浓淡相间的墨色不仅营造光线效果,更突出来自笔法的特殊山石纹理,同时再加入树、屋、舟、人等精致细节完成布局。乍看之下,整幅图好似直接于宣纸上画出的水墨山水,但这实是单色石版画。再见多色套印的石版画《白荷》,画面上明显可见传统的笔墨之法,以及张大千最为著名的色彩渲染。初见之,亦让人误以为是在宣纸上直接作画,但这也是多版套色而出的石版画。

张大千版画作品《荷》从石版画制作过程

如张大千的《白荷》,以黑、白、绿三种主色组成,绿色尚有三种浓淡不一的色调,黑色也有两种深浅层次,另有少量的蓝色渲染,可推套色压印的过程花费了极大的时间与精力。版面绘制就是直接作画,油性墨也可稀释为如书法墨水一般,更可直接用毛笔在版面上作画,则底版上的画作就是一幅荷花水墨。但是,因画作有三种主色,可推当时至少另复制了两块相同图样的副版,而底版、副版全都需要精准上色以印出百分之百相似的复制图像。至于画面上的渲染颜色,那更是一个极为精细且精准的上色过程,很可能另用一块副版来上色。就颜色效果而言,一张《白荷》版画至少经过了4次或者更多的套色过程。版画虽然是艺术家手工压印出的复制品,但每一张看来一摸一样的版画都是艺术家劳心劳力做出的精致艺术品。

        张大千版画《八德园五湖亭上》,重墨多彩即来自多重套色。张大千用黑、绿、橘三种深浅不一的色调层次呈现日下西山的特殊氛围,树林枝叶的细致描摹更见他制作过程中的专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张大千版画作品《八德园五亭湖上》

张大千版画《甲辰神龙》,画面主体是多层堆叠且带渲染效果的橘云,仍来自重复套色技术,而隐藏在橘云后的橘色神龙却不因色调相同而被掩盖,反因精致的形貌、流畅的姿态及深浅层次的对比而被突出。

张大千版画作品《甲辰神龙》

       张大千版画《猿》与《西藏名犬》这两幅描摹动物的版画,虽是技术较简单的单色版画,但与上述那只活灵活现的神龙一样,细腻带动感的毛发出自艺术家决不轻忽的专注与决不妥协的执着。

张大千版画作品《猿》


    张大千版画作品《西藏名犬》


       版画因反复耗时的手工过程而具有独特价值,石版画更因艺术家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价值更高。创作型版画是艺术家自己复制自己的作品,但此复制并非廉价的机械复制,而是手工劳动下的艺术品。所以,艺术家会在每一张版画上签名标号,证明这是他或她的手工版画、创作版画、原创版画。张大千的版画更具特殊性,因为他制作版画时的年龄已高,并且其创作是转西方版画技术为中国书画服务,利用西方的技术来表现中国文化中的意境美。就此而言,他的版画就不只有版画原有的价值,更因独特的艺术理念而增益其价。

       这些石版画让人惊艳,而最迷人之处是:石版画竟有着中国书画技法,展现温婉、自在、悠远的意境美。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不论是木版画、网版画或石版画,西方版画源自有固定技术要求的印刷术,更与中国水墨完全无关,则张大千是如何用这套西方技法展现了中国书画传统的水墨笔法及文化传统中的意境美?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需深入理解石版画的制作方式。石版画指在石灰岩板上作画,再以手工压印出版面上画作的复制品。此即石版印刷术,来自德国作家塞尼菲尔德(Alois Senefielder)在1796年的发明。石版印刷的基本原理是油水分离,能完整翻印出精致的原图,翻印出来的每张图像都几近相同。石版印刷术原本用来印制曲谱与剧本,但其特性为艺术家所发现而用于绘画创作上,至19世纪后,毕加索、罗特列克(Toulouse Lautrec)、慕夏(Alfonso Mucha)等更创作出精致的彩色石版画,石版印刷术因此成为创作的重要方法之一。

       现当代艺术家选择挑战石版画这一艺术门类,主因是石版画的绘制其实与一般绘画相同,但却有个高度要求艺术家专注力的制作过程。石版画制作过程大抵如下:画家用黑色油墨直接在打磨平整的石灰板上作画,完成后进行版面腐蚀,之后上色,再经手工压印出单色版画。石版印刷每次只能印一种颜色,若要印制彩色石版画,则需精准复制底板,并且要思考颜色需求与位置,制作相应数量的副版,每块副版印一色。所以,颜色越多,副版就越多,制版与印刷的过程就愈复杂耗时。不论是印刷单色或彩色印刷,石版画是创意与劳力需求度极大的创作,也正因特殊且复杂的手工制作条件,加上翻印出的作品完全等同于石板上的手绘原作,石版画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现当代艺术家以石版作为创作媒介,还因为制作石版画是个结合石匠技术、化学实验及艺术创意的特殊过程。石版画用的石灰石板有独特需求,并非什么石块都能用,所以石板都重复使用。每次新创作都要先磨除旧图像,磨除的过程更要确保石板的表面平整,压印时才不会碎裂,印制效果才精准。打磨方法是用两块石板互摩,加入不同等级的金刚砂增加摩擦力,再以清水洗版。由于石灰岩会同时吸收水与油,手部因有油脂而不可接触打磨完成的版面,所以作画过程或悬腕,或垫纸以避免手部接触。同样道理,版面上作画只能用油性墨。油性墨通常为蜡笔、液态或铅笔形式,绘画过程中还可用刮擦工具来表现精致的细节。液态油性墨还可用蒸馏水或松节油稀释,可创造如水彩画、泼墨、书法等效果。由于画面随作者心意而出,绘画过程实与素描、油画、水彩画等在画纸、画布上的创作相同,也可创造出浓淡相间的层次效果。从绘画方式、材料性质与油墨使用方式来看,不难理解张大千的石版画何以能展现出中国书画的笔法与水墨效果。

       石板版面上的绘画完成后,要先在画面上均匀涂抹滑石粉,吸去多余的油墨,接着涂上松香粉保护非油墨区域,之后再涂阿拉伯胶锁住表面图像,让非画面区域只接受水而拒绝印墨。接着用酸性阿拉伯胶或硝酸溶剂腐蚀版面,让油墨渗入石版中,再涂上石版画专用松节油与沥青油,让画面区域只接受油性印墨而拒绝水。这形成了一层保护膜,图像也仅剩下轮廓。之后再涂上印墨,并以海绵沾清水洗去版面上的酸性胶。版面腐蚀完成后,印刷面需一段时间干燥,今仍用传统的扇风方法,即:手持单面扇页的扇子,不断旋转扇面来加速画面干燥。

        制版完成后,要以滚筒沾油墨重复上色,同时以海绵沾水湿润版面。油性印刷颜料有各种颜色,也可稀释、调色。一次上墨,就要一次湿润,不断重复直到图像吃墨而重新显现出来,随即进行单色印刷。上色过程中仍可对画面做出改动,如用刮擦制造特殊的纹理效果,或用阿拉伯胶与硝酸调和的溶剂来淡化某区块的颜色。上色过程非常耗费体力、时间,且若是要做多色套印,还需对整体作品的色彩布局做非常明确精准的安排。多色套印会有许多块副版,每一块版在印刷前都要进行重复上色与湿润的过程。这是石版画的最大缺点,但同时也是最大特殊性。石版画的另一个独特性是:一旦石板磨平了,原版就不可能复原,除非原版上的画作有做图像复制。因此,石版画的价值远比其他版画来得更高。

      1972年美国《华府报导》专访张大千,在访谈中他娓娓道出艺术人生中的态度与理想。对他而言,艺术是“最高”的表现。他说的“最高”,那是一种哲学态度,更是一种生命美的追求。这种美来自文化传统,它在人的身上种下一个理想的典型,而他只是顺着这个理想典型来挥洒创作。即因文化传统的引导,他尊法,但不为法所拘,在得了法后随性发挥,笔下所造自呼应文化传统中的理想典型。

      这典型是怎么来的?就是“学”,学从前的大家作品。经过自发而深刻的内化,自能用学来的东西表现自己的见解与胸襟。此言不正呼应儒家传统吗?不更见张大千的儒人气质吗?从服装到为人,他整个人不正如此吗?那是中国文化传统之精华,也因此其创作自与古人相应。他因天生自然的艺术兴趣,加上“学”理念,更认为艺术真谛不受语言文化的限制,所以能出入西方技法并转为己用,从而展现心中的那个“最高”境界。此境界,他说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不过司空图接着说了“持之匪强,来之无穷”,所言之意,即:很多东西都是要学的,但学到了后更要以自己的胸襟、情怀来灵活运用,而不是被所学之物所拘束;也唯有不为物所拘,创作时自能从法而破法,即如他用了西方技法创作出具有中国水墨意境的版画。

       借董其昌论东坡之语,可说张大千的作品达到了那“最高”的“艺道”。“艺道”之内涵颇复杂而难说,但张大千版画的内容、技法、情感、境界早已说明了此道内容。简言之,张大千的版画并不只是艺术家复制自己的作品那般简单,而是不可轻忽的艺术珍品,值得大家细细品赏。

      性价比高的张大千版画,可关注【博索艺术】公号。博索艺术包含大师签名版画 +艺术百科+艺术家推宣作品交易+艺术品收藏级国礼。艺术家作品推宣合作+公号互推合作,请联系【博索艺术】微信号:bj4688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2
版画分为中国传统版画跟西方创作型版画,西方创作型版画是由鲁迅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俄罗斯引进的
西方创作型版画主要特点是由艺术家亲自制版、创作、上色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也曾创作过版画,国外比如像毕加索、达利等都是世界著名的版画大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