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传统文化的作文

如题所述

昔日的年画、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渐被一次年夜饭、一台春晚和几条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静的新年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现。当韩国的端午祭申遗成功,当我们内蒙古族的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当埃及和韩国在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权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在情人节的玫瑰和圣诞节的铃声中觉醒。我们应当重新回顾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如此轻易的被我们遗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华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背景,那是几千年来的沉淀和积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风都有着其最独特的传说和文化背景,每一个节目都有上古的史载和存在流传的价值。西方简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国文化的横深和纵深是不容许被遗忘和取代的。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责任深思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流传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那是中华民族得以稳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个以礼治国的民族得以丰富和充实的出路。
  虽然那瑰宝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着,但我们还是看到关注的目光正移向它们。
  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证,在那次盛会上,我们看到了千人击缶的恢宏场面,我们听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古诵,我们被昆曲的悠扬感动,我们被活字印刷术的精妙而慑服。张艺谋倾尽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悠远的东方古国,也向每一个中华儿女诉说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珍贵。
  当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把民俗民风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们又可以听到喜庆的鞭炮声和飞舞的秧歌彩带时,当在传统节日里我们都有机会去重温过去的习俗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不再是个让人永远担忧的问题,中华儿女终会将每一个传说每一处风俗留给后人,手手相承。
  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3
广西岑溪的春节风俗习惯和中国的大部分都相同,最有特色的就是正月初十上灯节。
正月初十(糯垌镇有部份村,安平镇,是正月初九日),岑溪上灯节。上灯节是岑溪市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习俗,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在全国独一无二。
  所谓上灯,是岑溪的一种习俗,男孩出生后的第二年正月初十,家里人都要为其举行“上灯”的仪式,祈祷男孩一生幸福,同时以示这家添丁,增添了香火,后继有人了。但在正月初十前出生未满月的男孩,要到下一年的正月初十才挂灯,这就叫“上老灯”。上灯是我家乡的传统习俗,也是重男轻女的陋习,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了。就是在文革那时“破四旧,立四新”的年代,曾经出动数以千计的三级干部民兵也阻止不了!看来用行政命令,用暴力都无法阻止延续了千百年的习俗,这是一道风景,也是一大奇观!

  每逢正月初十上灯节前后,这里全市会出现三大奇观:
  第一奇观是节前街上花灯满街卖。这是上灯人家要必需买的。以前是手工纸扎的,上面有走马灯,有谜语,极具特色。现在手工鲜有了,都是买现成的商品。一般至少要买两盏灯:一盏挂在厅堂,一盏挂在家乡村里所属的寺庙。每盏灯里要包两颗卵石,表示可以传宗接代了。
  第二奇观是节前童装成行成市。这是赴饮者买的。上灯节,上灯人家会邀请所有的亲戚朋友饮酒,而饮酒者一般会给男孩买点礼物,而礼物普遍以衣服居多,当然还会有其他的如童车、玩具等适合男孩的用品,所以就出现这一奇观。
  第三奇观是全民饮酒,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在全国恐怕是绝无仅有的。谁都会有小婶大姨,三姑六婆,七叔八舅,也就是亲戚朋友中多有添丁的,都会去饮酒,也就成了全民皆饮!这个奇观全国罕见,可谓绝无仅有!这一天,许多店铺关门,机关单位除了值班,多也是“空城计”,人们见面打招呼也是与上灯饮酒有关。城里人到各家饭店赴宴,农村人走村串户饮酒。街上变得行人稀少,路上都是赶去饮酒匆匆的行人的。有的人全家出去饮酒还应付不过来,而要匆匆的“赶场”--一日饮几处!全市的大小饭店,全一个月前就订了酒桌,全都爆满。少则十几桌,多则上百桌。有的酒店摆四轮,上午9点开桌,12点一轮,下午3点又开桌,6点又一轮。这一天,是全民的“饮日”,忙坏了主家,也忙坏了客家,酒店饭店更是忙!我孤陋寡闻,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这大规模的饮酒,国内国外有没有象这样的全民“饮日”,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农历正月初十是“上灯”,初九晚上午夜后,鞭炮声就此起彼伏,初十几乎到了全民狂饮的地步!走在路上的人,都是赶去饮酒的人,你会看到带着礼品,三五成群的赴饮,人们一见面的问候语都变成“你去哪饮?”、“你饮了吗?”,街上店铺门可罗雀,行人稀少,单位多是空城计,因为大家都忙去饮酒了!有的一天可能要跑几处饮酒。到了正月十六“落灯”又是宰鸡杀鸭大鱼大肉地痛饮一场。在上灯时因其他原因(比如赶场应付不了)没到场饮酒的,到了“落灯”要补回来。这个“上灯节”,隆隆的鞭炮声持续不断,此起彼伏,响彻每一个村落,惊动到每一个人。相对而言,“落灯”规模要比上灯小,如果说“上灯”是“开幕式”,“落灯”就是“闭幕式”。没有人作过统计,全市用于“上灯节”周转的钱会有多少,我保守的估计,应该是以亿计算的。这个“上灯节”,形成了独特的“上灯文化”。
  而生了女孩子的,就没有“灯”可上,没有酒摆了。
  “上灯”仪式和农村的结婚嫁娶一样,仪式隆重,场面较大,花费的人力、物力多,浪费严重;它只为男孩举行,与时代提倡的男女平等观念相违背,含有浓厚的封建思想;“上灯”仪式是在半夜举行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