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的干爹

如题所述

努尔哈赤的干爹是李成梁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朝后期将领。祖上因躲避唐末变乱避于朝鲜,明朝自朝鲜内附。
万历初期,灭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子阿台部,数次大败插汉部酋长土蛮、泰宁部酋长速把亥;计杀海西叶赫部首领清佳砮、杨吉砮。李成梁有大将才。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镇守辽东30年间,率领辽东铁骑先后奏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200年来前所未有。但他位望益隆,奢侈无度,甚至虚报战功,为言官所劾。万历十九年(1591年)罢官。其后十年间,辽东边备益弛。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李成梁复职,年已76岁。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李成梁错将万历初年时由他献议兴建,已“生聚日繁、至六万四千余家”的宽甸等六堡,以“地孤悬难守”放弃之,尽徙其民6万余户于内地,以大军驱迫恋家之民,虽为时论所谴责,但使辽东再次出现安定的局面。卒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享年90岁,葬仰山之北(今北京附近)。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10
努尔哈赤的干爹就是大明赫赫有名的辽东总兵-李成梁!
不过史料能证明的努尔哈赤是李成梁的俘虏后靠谄媚成为李成梁的家丁!
李成梁愿不愿意接受他干爹的称呼还是有争议的!毕竟那个时代“干爹”不是乱认的!尤其是跟个后金人是名义的父子关系!
第2个回答  2018-03-17
李成梁
万历二年(1574年),王杲以部众坐困为由纠集鞑靼土默特、泰宁诸部,大举犯扰明朝辽东重镇辽阳、沈阳,李成梁督兵进剿王杲所在的古勒寨,斩首一千余级。此役努尔哈赤与其弟舒尔哈齐被俘,为李成梁收留,充当仆役。
第3个回答  2018-04-02
李成梁,(1526~1615) 明朝后期将领。字汝契。铁岭(今辽宁铁岭)卫人。嘉靖末袭指挥佥事。积功升参将、副总兵。隆庆四年(1570),辽东总兵官王治道战死,遂擢为辽东都督佥事。他募四方健儿用为选锋,抗击蒙古、女真各部的侵扰,军威大振。万历初期,灭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子阿台部,数次大败插汉部酋长土蛮、泰宁部酋长速把亥;计杀海西叶赫部首领清佳砮、杨吉砮,并收其子侄为防御建州部新兴领袖努尔哈赤的牵制力量。论功,进为都督同知。万历二年(1574)升为左都督。后加太子太保,封宁远伯。
第4个回答  2018-04-23

    努尔哈赤的干爹是李成梁。

    原因:努尔哈赤在十几岁之后便常住在李成梁家中。在李成梁家中居住这段时间,给了努尔哈赤学习汉族文化的机会,加之努尔哈赤本人天资聪颖,很快就有了阅读《三国演义》等历史名著的文化水平,这样的机会在建州女真无论如何也不能得到。同时,努尔哈赤利用这段时间,同李成梁以及李成梁次子李如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依照当时的典籍记载,努尔哈赤与李成梁情同父子,与李如柏则有香火之情。

    人物介绍:

    (1)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2)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朝后期将领。祖上因躲避唐末变乱避于朝鲜,明朝自朝鲜内附。万历初期,灭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子阿台部,数次大败插汉部酋长土蛮、泰宁部酋长速把亥;计杀海西叶赫部首领清佳砮、杨吉砮。李成梁有大将才。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镇守辽东30年间,率领辽东铁骑先后奏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200年来前所未有。但他位望益隆,奢侈无度,甚至虚报战功,为言官所劾。万历十九年(1591年)罢官。其后十年间,辽东边备益弛。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李成梁复职,年已76岁。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李成梁错将万历初年时由他献议兴建,已“生聚日繁、至六万四千余家”的宽甸等六堡,以“地孤悬难守”放弃之,尽徙其民6万余户于内地,以大军驱迫恋家之民,虽为时论所谴责,但使辽东再次出现安定的局面。卒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享年90岁,葬仰山之北(今北京附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