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分高分求钦州生态环境资料!

如题所述

钦州市已有1400多年历史,南北朝宋代时期置宋寿郡,梁代设安州。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安州为钦州,取钦顺之义。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改为钦州路,明初改为钦州府,民国年间改为钦县,属广东省钦廉专署所辖。解放后,广东省设钦廉行政专员公署,1951年改隶广西省,1955年复隶广东省,曾一度合并到湛江专区。1965年7月再隶广西壮族自治区,改为钦州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下辖上思、防城、钦州、灵山、浦北、合浦、北海七个县市,1983年10月划出北海市和防城港,1987年7月划出合浦县归北海市管辖,1993年5月防城港市成立,划出防城县和上思县归防城港市管辖。199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钦州地区撤地设市,改为地级钦州市建制。

二、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位于北纬21°34'52〃至22°41'29〃,东经108°10′55〃至109°51′24〃。

〔气象〕钦州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季风气候特点。太阳年辐射量104.6~108.8千卡每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633.6~1801.4小时,年平均气温21.4~22℃,年总积温7800~8200℃。历年平均无霜期329~354天。年平均降雨量1649.1~2055.7毫米。

〔港口资源〕钦州港建港条件好,水深,水域宽阔,风浪小、泥沙淤积少,具有建设深水大港的诸多条件。深水岸线长68公里,规划建设5个港区10个作业区,全港可建1~30万吨级码头200多个,建成后可形成亿吨以上的吞吐能力。

〔土地资源〕2004年末耕地面积218.76万亩。全市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多样,由北往南有规律地分布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大陆海岸线长520.81公里,岛屿岸线长232.9公里,负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滩涂面积286万亩,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浅海滩涂面积130多万亩。钦州港沿海至市区一带荒地荒滩达1000平方公里以上,耕地、村庄少,地基承载力好,易于平整,开发成本低。

〔矿产资源〕现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产有:陶土、石膏、高岭土、铁、锰、钛铁砂矿、花岗岩等30多种,其中石膏矿91966万吨,陶土171万吨,铅锌矿8825万吨,铁矿1090万吨,锰矿591万吨。

〔生物资源〕钦州生态环境良好,生物资源丰富。境内灵山县、浦北县和钦南区分别是"中国荔枝之乡"及"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大蚝之乡",钦北区是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的"中国黑叶荔之乡"和"中国果园鸡之乡";全市拥有种子植物150多科,470多属,1000多种,盛产荔枝、龙眼、香蕉、芒果、甘蔗、蔬菜、八角、玉桂、速生丰产林、蚕桑、茶叶。钦州湾海水几乎无污染,天然饲料丰富,适合鱼、虾、贝、藻类的繁殖生长,境内近海有海鱼虾贝类5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高的有50多种。对虾、大蚝、青蟹、石斑鱼被称为钦州湾四大名产。茅尾海是我国最大的天然大蚝采苗基地,每年可采大蚝苗达10亿支。

〔旅游资源〕钦州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三娘湾旅游景区是北部湾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胜地,"七十二泾"被誉为"南国蓬莱";座落于市区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材故居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浦北县连片22万亩红椎林为全国之最;灵山县古民居大芦村被誉为"广西楹联第一村"。

三、基础设施

〔港口及配套设施〕目前,钦州港设有国家一类口岸,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4个,千吨级泊位3个,年吞吐能力315万吨;在建5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已建成3万吨航道,10万吨级深水航道正在建设, 2004年钦州港吞吐能力将达800万吨。

〔铁路〕南(南宁)北(北海)铁路、南(南宁)防(防城)铁路、黎(黎塘)钦(钦州)铁路、钦州至钦州港铁路已在钦州交汇。全市铁路里程达160公里。

〔公路〕桂(桂林)~北(北海)、南(南宁)~北(北海)、钦(钦州)~防(防城港)等5条高等级公路在钦州交汇。全市高速公路里程95公里。全市实现村村通汽车。

〔电讯〕邮电业务可通达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移动通信、无线寻呼、分组交换、DDN、声讯信息、特快专递等几十项服务项目,城乡通信均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

〔供电〕全市电网由广西主电网、市地方电厂和企业自备电源三部分构成,现有110kv变电站4座、220kv变电站1座,在建220kv变电站1座。一期4×600MW的钦州燃煤电厂正在建设。

〔航空〕南宁、北海两个飞机场距钦州均在100公里左右。

〔供水〕钦州市淡水资源总量122.6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资源为104.2亿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为18.4亿立方米/年。主要河流有钦江、茅岭江、大风江、马江、武利江、武思江。建成水库397座,总库容78678万立方米。市区日供水能力13万吨,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四、经济建设

全市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68.66亿元(当年价,下同),比上年增长8.71%,其中第一产业73.8亿元,增长3.89%;第二产业40.6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54.25亿元,增长12.2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33元;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3.76:24.07:32.17;全市财政总收入10.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9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37元。

〔农业〕钦州市是广西粮食、水果、水产、甘蔗、畜牧、蔬菜等农产品的主产区之一。200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8.69亿元,比上年增长4.05%。

粮食: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317.4万亩,总产量111.13万吨,其中水稻面积242.45万亩,产量95.56万吨。

水果:2003年水果面积240万亩,产量91.37万吨,其中荔枝135.4万亩,龙眼46.8万亩,香蕉24.9万亩。浦北县、灵山县分别荣获国家农业部命名为"香蕉之乡"和"荔枝之乡"。全市水果名优品种有三月红荔枝、灵山香荔、石硖龙眼、灵龙龙眼、香蕉等。台湾大青枣、火龙果、台湾番石榴也颇具竞争力。

水产:2003年海水养殖面积24.3万亩,淡水养殖面积 21.9万亩;水产品总量55.3万吨,其中海水产品43.8万吨。海水养殖主要品种有对虾、文蛤、大蚝、鲈鱼、腊鱼、美国红鱼等,对虾养殖面积为7万多亩,大蚝养殖面积为14万亩。全市现有机动渔船2381艘、44609千瓦,200匹以上大马力渔船200多艘,2003年海洋捕捞产量为17.3万吨。钦南区荣获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织委员会、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大蚝之乡"

甘蔗:2003年全市种植 47.2万亩,产量179.3万吨。现有糖厂8家。主栽品种为新台糖系列。

畜牧:2003年肉类总产量22.3万吨,同比增长16.81%,其中生猪出栏127.62万头,同比增长9.39%,生猪存栏122.3万头,同比增长1.58%。畜禽品种主要有瘦肉型猪、奶水牛、肉鸡、麻鸭、海蛋鸭、肉鹅等。

林业:全市森林覆盖率约为52%。

蔬菜:2003年蔬菜种植面积为93.3万亩,总产量107.5万吨。

〔工业〕200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88.9亿元,增长12.7%,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9.6亿元,增长17.74%。主要产品产量:原煤产量18.9万吨,中成药6116吨,水泥105.02万吨,机制糖21.44万吨,发电量1.76亿千瓦小时,供电量15.1亿千瓦小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4户,其中国有企业52户,集体企业21户,其他经济类型企业51户;大中型企业12户。主要行业有医药、制糖、建材、食品、冶金、机电等行业。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主要有:半宙制药集团、绿宝石水泥公司、中力机械公司、那彭欧亚糖业公司、钦州港宏基润滑油厂及沥青厂等。

〔服务业〕2003年全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5.1亿元;钦州港港口吞吐量263.4万吨。

〔对外开放〕200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695.05万美元,其中出口3602.05万美元,进口109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50万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757万美元;引进国内资金12.7亿元。

五、社会文化

〔文化艺术〕现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3个,博物馆3个,县城以上公共图书馆3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剧场3个,新华书店3个,农村集镇图书门市部62个,乡镇文化中心(站)62个,乡镇图书馆(室)40个,村级图书馆2个、图书室246个,县城专业电影院6个,乡镇电影院29个,农村电影队19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个,"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即刘永福故居和冯子材故居)。各级各类文化活动场所面积128万多平方米。

钦州市历史悠久,英雄辈出,是郑和下西洋始发港,是 近代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材的故居。

〔教育〕2003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高中毕业生升学率71.62%,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99.9%。全市现有钦州师专、钦州民族师范学校等10所大中专学校。

〔科技〕拥有钦州市林科所、市农科所等一批科研机构,全市已建立科普基地60个。

〔医疗卫生〕全市现有卫生机构数9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7个,床位数3898张,医生2000多人,护师、护士1600多人。

〔广播电视〕全市广播覆盖率为100%,电视覆盖率为96%;无线电视台2座,有线电视台2座,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站810座。

〔体育〕现有钦州市体育场和体育馆。群众性体育和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广西第一届县处级领导干部运动会。

六、发展战略

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把钦州市建成临海工业城市、将钦州港建成临海工业港的战略决策,钦州市将坚持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项目支撑,开放带动,建设临海工业城市"的发展战略和"323"工作思路,重点发展临海工业、工业园区和城市经济,大力推进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建设,努力实现工业大港、滨海城市和旅游胜地的战略目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15
钦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广西重要的沿海城市和边境口岸城市。以下是有关钦州市生态环境的:1. 气候特点:钦州市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22.7℃,年降雨量为1442.4毫米,相对湿度较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2. 水资源:钦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最南端,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中,石门水库是广西最大的内陆水库,储水量达到20.6亿立方米,对保障钦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起到了重要作用。3. 森林资源:钦州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近40%,是广西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主要森林类型包括二代杉木林、竹林、阔叶林等。此外,钦州市还是广西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之一,有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 水环境状况:近年来,钦州市积极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目前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已达到100%。同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沿海污染治理,钦州湾水质在近年来得到明显改善。5. 生态保护工作:钦州市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先后制定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和规划,加强荒山荒坡治理、重点水源区保护和生态移民扶持,保护了钦州市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总之,钦州市生态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同时也在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为建设绿色、健康、宜居的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2个回答  2007-05-13
利用1990-1999年1Q a间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该湾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与水体自净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湾水体的自净条件较好,与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较强的水动力作用是污染物输送和扩散的有利条件;水体中硝酸盐含量及其所占DIN的百分比值较高,既体现了陆源含氮化合物的输入影响,也体现了含氮有机物在化学净化过程中的净化效果;R(NO3-N)与Chl-a的显著正相关性以及水域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较高的生物资源量,则显示了水体自净能力对海洋生物的重大影响作用.
关键词:钦州湾;生态环境;水体自净
中新北部湾新闻网8月8日电 8月4日,广西自治区人大副主任林灿一行抵钦州市考察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林灿在考察中要求,一如既往地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林灿一行先后对三娘湾及钦江农场进行实地考察。

在三娘湾,林灿对该市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为中华白海豚提供了良好的栖息之地给予肯定,希望该市一如既往地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切实做好海豚观赏旅游及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

在钦江农场,林灿参观了对虾养殖基地,他要求继续加大海水养殖业的科技投入,继续加强对虾养殖的监测,多利用自身的优势,开拓进取,依靠科学,探索出一条海洋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新路子,促进钦州海洋养殖业,乃至全区海洋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3个回答  2007-05-13
利用1990-1999年1Q a间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该湾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与水体自净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湾水体的自净条件较好,与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较强的水动力作用是污染物输送和扩散的有利条件;水体中硝酸盐含量及其所占DIN的百分比值较高,既体现了陆源含氮化合物的输入影响,也体现了含氮有机物在化学净化过程中的净化效果;R(NO3-N)与Chl-a的显著正相关性以及水域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较高的生物资源量,则显示了水体自根据1998年10月~1999年8月四个季度月对北海湾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该湾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营养水平.结果表明:该湾的基本环境参数(水温、盐度、pH、DO、SS)均有利于亚热带各种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DIP具有低磷特征,但DIN在春夏季节显得过剩,秋冬季节显得紧缺;Chl-a含量居中,但COD在春夏秋季节均出现超标现象,尤以夏季为甚.NQI和A的分析结果显示,该湾的富营养水平及污染程度均以春季较为严重,夏季次之,秋冬季水质状况较好;南流江较大的迳流量及沿岸工业排废、生活排污是导致该湾富营养化形成及污染程度加重的主要原因,DIN和COD为主要贡献因子. 净能力对海洋生物的重大影响作用.
第4个回答  2007-05-14
广西钦州市海滨风景区三娘湾今年开春以来喜现成群结队的白海豚。这些海豚时而在海面上跃起,时而在渔船边嬉游,令游客大饱眼福。 白海豚是为数不多的海洋珍稀鱼类。上个世纪70年代三娘湾曾经发现过白海豚,此后便无影无踪。90年代以来,当地政府和群众加强了海湾的生态环境建设,三娘湾逐渐变得海蓝鱼肥,白海豚近日也重返“娘家”。据当地渔民反映,遇上好的天气,三娘湾内可看到不少于130条的白、灰、红、紫色海豚,其中以白海豚最为显眼。
钦州市已有1400多年历史,南北朝宋代时期置宋寿郡,梁代设安州。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安州为钦州,取钦顺之义。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改为钦州路,明初改为钦州府,民国年间改为钦县,属广东省钦廉专署所辖。解放后,广东省设钦廉行政专员公署,1951年改隶广西省,1955年复隶广东省,曾一度合并到湛江专区。1965年7月再隶广西壮族自治区,改为钦州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下辖上思、防城、钦州、灵山、浦北、合浦、北海七个县市,1983年10月划出北海市和防城港,1987年7月划出合浦县归北海市管辖,1993年5月防城港市成立,划出防城县和上思县归防城港市管辖。199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钦州地区撤地设市,改为地级钦州市建制。
〔地理位置〕位于北纬21°34'52〃至22°41'29〃,东经108°10′55〃至109°51′24〃。
〔气象〕钦州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季风气候特点。太阳年辐射量104.6~108.8千卡每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633.6~1801.4小时,年平均气温21.4~22℃,年总积温7800~8200℃。历年平均无霜期329~354天。年平均降雨量1649.1~2055.7毫米。
〔港口资源〕钦州港建港条件好,水深,水域宽阔,风浪小、泥沙淤积少,具有建设深水大港的诸多条件。深水岸线长68公里,规划建设5个港区10个作业区,全港可建1~30万吨级码头200多个,建成后可形成亿吨以上的吞吐能力。
〔土地资源〕2004年末耕地面积218.76万亩。全市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多样,由北往南有规律地分布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大陆海岸线长520.81公里,岛屿岸线长232.9公里,负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滩涂面积286万亩,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浅海滩涂面积130多万亩。钦州港沿海至市区一带荒地荒滩达1000平方公里以上,耕地、村庄少,地基承载力好,易于平整,开发成本低。
〔矿产资源〕现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产有:陶土、石膏、高岭土、铁、锰、钛铁砂矿、花岗岩等30多种,其中石膏矿91966万吨,陶土171万吨,铅锌矿8825万吨,铁矿1090万吨,锰矿591万吨。
〔生物资源〕钦州生态环境良好,生物资源丰富。境内灵山县、浦北县和钦南区分别是"中国荔枝之乡"及"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大蚝之乡",钦北区是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的"中国黑叶荔之乡"和"中国果园鸡之乡";全市拥有种子植物150多科,470多属,1000多种,盛产荔枝、龙眼、香蕉、芒果、甘蔗、蔬菜、八角、玉桂、速生丰产林、蚕桑、茶叶。钦州湾海水几乎无污染,天然饲料丰富,适合鱼、虾、贝、藻类的繁殖生长,境内近海有海鱼虾贝类5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高的有50多种。对虾、大蚝、青蟹、石斑鱼被称为钦州湾四大名产。茅尾海是我国最大的天然大蚝采苗基地,每年可采大蚝苗达10亿支。
〔旅游资源〕钦州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三娘湾旅游景区是北部湾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胜地,"七十二泾"被誉为"南国蓬莱";座落于市区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材故居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浦北县连片22万亩红椎林为全国之最;灵山县古民居大芦村被誉为"广西楹联第一村"。
第2页:全市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68.66亿元(当年价,下同),比上年增长8.71%,其中第一产业73.8亿元,增长3.89%;第二产业40.6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54.25亿元,增长12.2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33元;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3.76:24.07:32.17;全市财政总收入10.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9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37元。
〔农业〕钦州市是广西粮食、水果、水产、甘蔗、畜牧、蔬菜等农产品的主产区之一。200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8.69亿元,比上年增长4.05%。
粮食: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317.4万亩,总产量111.13万吨,其中水稻面积242.45万亩,产量95.56万吨。
水果:2003年水果面积240万亩,产量91.37万吨,其中荔枝135.4万亩,龙眼46.8万亩,香蕉24.9万亩。浦北县、灵山县分别荣获国家农业部命名为"香蕉之乡"和"荔枝之乡"。全市水果名优品种有三月红荔枝、灵山香荔、石硖龙眼、灵龙龙眼、香蕉等。台湾大青枣、火龙果、台湾番石榴也颇具竞争力。
水产:2003年海水养殖面积24.3万亩,淡水养殖面积 21.9万亩;水产品总量55.3万吨,其中海水产品43.8万吨。海水养殖主要品种有对虾、文蛤、大蚝、鲈鱼、腊鱼、美国红鱼等,对虾养殖面积为7万多亩,大蚝养殖面积为14万亩。全市现有机动渔船2381艘、44609千瓦,200匹以上大马力渔船200多艘,2003年海洋捕捞产量为17.3万吨。钦南区荣获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织委员会、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大蚝之乡"
甘蔗:2003年全市种植 47.2万亩,产量179.3万吨。现有糖厂8家。主栽品种为新台糖系列。
畜牧:2003年肉类总产量22.3万吨,同比增长16.81%,其中生猪出栏127.62万头,同比增长9.39%,生猪存栏122.3万头,同比增长1.58%。畜禽品种主要有瘦肉型猪、奶水牛、肉鸡、麻鸭、海蛋鸭、肉鹅等。 林业:全市森林覆盖率约为52%。
蔬菜:2003年蔬菜种植面积为93.3万亩,总产量107.5万吨。
利用1990-1999年1Q a间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该湾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与水体自净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湾水体的自净条件较好,与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较强的水动力作用是污染物输送和扩散的有利条件;水体中硝酸盐含量及其所占DIN的百分比值较高,既体现了陆源含氮化合物的输入影响,也体现了含氮有机物在化学净化过程中的净化效果;R(NO3-N)与Chl-a的显著正相关性以及水域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较高的生物资源量,则显示了水体自净能力对海洋生物的重大影响作用.
钦州市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开发前景良好。坐落于市区的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村故居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灵山县古民居大芦村被誉为“广西楹联第一村”;三娘湾旅游景区海豚、沙滩、奇石、树林、渔村于一体,是北部湾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胜地,可打造成国际4A级旅游景区;海上奇观“七十二泾”及与此相连的麻蓝仙岛、大环半岛被誉为“南国蓬莱”。
利用1990-1999年1Q a间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该湾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与水体自净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湾水体的自净条件较好,与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较强的水动力作用是污染物输送和扩散的有利条件;水体中硝酸盐含量及其所占DIN的百分比值较高,既体现了陆源含氮化合物的输入影响,也体现了含氮有机物在化学净化过程中的净化效果;R(NO3-N)与Chl-a的显著正相关性以及水域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较高的生物资源量,则显示了水体自净能力对海洋生物的重大影响作用.
第3页近年来,钦州市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针对钦州市水土保持的实际,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从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出发,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抓好水土预防、监督和治理等各项工作,通过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使钦州市水土保持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一组心情沉重的数字
近几年来,随着钦州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开山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也大量增加,对地貌植被和自然景观的破坏也随之加重,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直接加剧了洪涝灾害和生态退化,严重制约了钦州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目前钦州市水土流失面积为557.49km2,占土地总面积5.14%,其中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395.8km2,占总流失面积的71%,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水土流失让人触目惊心,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一个良好的宣传氛围
为使广大人民群众都知晓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及有关水土保持科技知识,钦州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渠道对水土保持法进行宣传。特别是从2003年始,全市掀起了水土保持宣传工作热潮,其中市本级于2003年就投入宣传经费达20万元订制了211块永久性双向固定标语牌,通过市交通局、公路局的大力支持和各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协助,将这些标语牌全部竖立于市内各交通干线两侧和水土流失易发区。为全面提高钦州市水土保持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近年来,钦州市除采用以会代培和选派干部参加上级举办的水土保持培训班外,还积极聘请有关专家到钦州授课。
据统计,1995年以来,全市共印制水土保持宣传单10余万份,树立永久性双向固定标语牌322块,印制《钦州市水土保持委员会工作简讯》近千份、《水土保持实用法律规范选编》3000本、《办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手续服务指南》3000本,挂历2100份,张贴临时性标语3万多张,悬挂过街横额725条,在本报等报纸刊登宣传文章365次,利用电视、网络宣传报道1362次。 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得到了各级各部门领导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各界群众的大力支持,也使水土保持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一系列有力的措施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是巩固和发展水土保持治理成果,推动水土保持事业不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有效控制钦州市人为的水土流失, 1995年以来,全市共派出执法巡查组赴水土流失严重区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巡查231次,其中市水利局配合市政府办、市法制办开展执法巡查三次。全市共查处了65宗违反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案件,发出水土保持违法行为通知书21份,依法制止了水土保持违法行为44起,对部分拒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不缴交水土保持规费的单位进行了立案查处。同时,为确保水土保持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钦州市依法加大了对矿山开采等水土流失易发区的综合整治力度。据统计,五年来,钦州市共依法拆除了300多台套违法采(洗)矿机械,没收了800多吨非法矿产品,处罚50多名违法采矿人员。
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审批管理工作是有效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的主要途径。为有效防治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钦州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及有关规定,全面实施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强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工作。据统计,至今年5月,全市已编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项目有20个,正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项目3个,编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项目近400个,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钦州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还不定期地派出人员对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没有按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施工的单位当即限令其改正。
通过强化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和规费征收工作,促进了各开发建设项目业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项目开发建设中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有效地保护了钦州市的生态环境。。同时,水保部门利用征收的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投入到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中,并以此带动周边群众自觉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初步达到了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目的。有效的措施换来了理想的成果。据最新遥感普查资料显示,目前钦州市水土流失面积已得到初步控制,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已从原686.4km2缩减至557.49 km2。
第4页到目前止,全市共完成水土保持投资2508万元,其中国债1664万元,地方配套844万元。共修建拦沙坝40座,坡改梯2475亩,种植水土保持林3.087万亩,经济林果0.65万亩,封禁治理13.0325万亩,疏残林改造0.8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1.91平方公里。对已完成治理任务的小流域,钦州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抓好水土保持设施运行管理的情况下,继续加大后续管理的力度,确保建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带动一方,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钦州港是个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是当年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规划的中国“南方第二大港”。最近记者来到这一片宝地,专访了中共钦州市委书记黄道伟。
黄道伟说,钦州市要做好三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是要建设好大港口、大工业。钦州港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一定的港口规模和吞吐能力。现在正建设一条10万吨级的大航道,使钦州成为大港口,成为大西南的出海大通道。之后,利用大港口的优势,推动临海工业特别是临海大工业、大项目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全市的经济结构,提高全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第二篇文章是以开发建设三娘湾旅游景区为重点,抓好山海、人文和生态旅游,构建大旅游格局。要把三娘湾建设成具有国家4A级标准的旅游景区,以此带动全市旅游景区建设,整合全市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形成具有钦州特色的大旅游新格局,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品位。
第三篇文章是以“一江两岸”为轴心,加大城市建设和改造力度,大力发展城市经济。通过对贯城而过的钦江的综合整治及钦江东西两岸的开发建设和改造,建设成以“一江两岸”为轴心的通江达海、人居环境优美的滨海城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严把环保关口
如何做好三篇文章?黄道伟强调,一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处理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提出要建设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进行招商引资上项目,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要注意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把环保作为重要内容落实到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之中。钦州港是一个新开发建设的港口,因而也还是一张白纸,有利于我们画出美好的图画。为此,要做到科学决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理智开发,建设好临海工业区,把它建设成沿海工业的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
二是要功能先定,环保先行,各居其位,协调统一。在钦州市的建设上,我们在做了总体规划的同时,还划出了各种功能区域,有港口工业区、旅游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在功能区划分之后,请有关部门对整个区域进行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行科学论证,这当时在广西来说还是先例。在招商引资上项目上,按照城市功能区划的要求,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进行布局,防止了随意乱上项目而造成的环境问题。
第三是项目起点要高,要求严格。钦州市要搞大工业,上大项目,要做临海工业的示范,不要像以前那样上一些技术设备落后而污染严重的小项目;同时要对这些工业项目把好环保关,所上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把审批关,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而危害海洋环境。
四是引入新理念,提出新要求,拓展新领域。钦州市在建设临海工业区中,不能停留在实行“三同时”不造成新污染就满足了的层面上,而是要用新的理念、新思想来指导企业,比如引导企业走生态工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之路,促使企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政府也要在政策等方面给予引导扶持。另外,在功能区划的时候,也要注意做到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为另一企业的生产原料,做到在区域内实现循环利用,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黄道伟书记最后说,钦州市做好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这三篇文章,产业结构将更合理和优化。我们要把钦州市建设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的海滨生态城市。
走进座落在群山环抱中的钦州市钦北区那蒙镇樟木村,不仅是村庄道路的洁净,幢幢新楼的漂亮吸引你,更让你赏心悦目的是环抱樟木村的“那一片绿”。樟木村原是当地落后的集“脏、乱、差”为一体的“牛屎村”,2000年,该村开展了以沼气建设为纽带进行改厕、改厨、改路、改房、改水等生态家园建设,到2002年,全村141户共建设沼气池148座。从此村民告别了上山砍柴的历史,村后那光秃秃的山上重又呈现出绿色,同时该村还通过沼气综合利用种植水果,使全村种植的2100多亩荔枝、香蕉等水果长势旺盛。如今不论何时踏入樟木村,展现在你眼前的都是一片绿。“生机勃发漫山绿 ,樟木蓬春千里香”这是广西著名第5页的文学艺术家古笛参观了樟木村后留下的题词。樟木村的变化只是钦州市大力发展沼气,打造绿色生态长廊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从1999年起,钦州市委、市政府借鉴恭城、北流的先进经验,调整工作思路,把搞好生态能源建设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来抓,并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沼气的决定》,提出了既要建设水上钦州,也要发展山上钦州的口号。市政府还决定,从2000年起,每年从市财政拨出20万元对完成沼气建设任务好的县(区)、乡(镇)给予奖励。同时为了尽快在全市掀起建设沼气池的热潮,他们采取示范开路,宣传跟进的措施,先后建成了浦北县福多堂、钦北区樟木村、逍遥村、那桑村、灵山县谭家营、钦南区南村等一批高标准生态家园示范村,并投入近80万元宣传经费,通过报刊、电视、电台、印发宣传资料、出墙报等多种宣传方式,对这些示范村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从而让“视生态如生命,视沼气为福气”的理念深入民心,极大调动了农民建设沼气池的热情,1999年以来,沼气池建设以每年2~3万座的数量递增,截至2003年底止,全市累计建成沼气池108000座。这些沼气池的正常运转,不仅给广大农户插上了致富的翅膀,还为钦州打造了一条绿色生态长廊,据统计,这几年里这些沼气池从农民的灶口里抢回的木柴约80万吨,相当于保护了40万亩森林资源。
如今,踏入钦州,呈现在你眼前的除了蔚蓝色的大海,还有那山坡上树立起的一道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