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为什么会浮在宇宙中,为什么不会掉下去

如题所述

因为对于地球而言,太阳的表面其实就如同“地面”,太阳对地球施加强大的引力作用,始终要把地球拽到太阳表面上。

然而,地球以一定速度环绕太阳做近似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离心效应可以对抗太阳的引力,从而避免落到太阳表面上。这样看来,地球就像“悬浮”在宇宙中。同样的道理,人造卫星和月球以一定速度绕地球运动,也能避免被地球引力拽到地上。

另外,太阳系也会绕着银河系中心运动,从而避免掉入银心,地球并没有“浮在宇宙中,这只是由于引力的作用看不见摸不着而产生的一种错觉。我们置身于太阳中,相当于以太阳(或者地球)为一个不动的点在观察所有的行星,才会有一种这些行星为什么围着太阳转而不是掉进太阳里。

就像漂浮在天空中的错觉,事实上,对行星来说,太阳的引力(几乎)完全提供了向心力,所以行星可以一直自发持续的绕着太阳公转,就像是有人牵着一根绳子在甩小球一样,只要这个牵引的力还在,那么行星就一直可以绕着中心转动,而当我们把这个绳子提供的牵引力换成太阳的引力的时候,行星看起来就像是悬浮在宇宙中了。

拓展资料:

地球简介:

1.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46亿岁,  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2.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3.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4.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其时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46亿年前诞生时候的地球与21世纪的大不相同。根据科学家推断,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炽热液体物质(主要为岩浆)组成的炽热的球。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的温度不断下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

6.第二阶段为太古宙、元古宙时期。其时限距今4200-543Ma。地球自不间断地向外释放能量,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气层---原始大气。随着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再汇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这样,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7.第三阶段为显生宙时期,其时限由543Ma至今。显生宙延续的时间相对短暂,但这一时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质演化十分迅速,地质作用丰富多彩,加之地质体遍布全球各地,广泛保存,可以极好的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为地质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建立起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8.人类科学家已经能够重建地球过去有关的资料。太阳系的物质起源于45.672亿±60万年前,而大约在45.4亿年前(误差约1%),地球和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开始在太阳星云——太阳形成后残留下来的气体与尘埃形成的。

9.地球经过1至2千万年的时间,大致上已经完全成形。从最初熔融的状态,地球的外层先冷却凝固成固体的地壳,水也开始在大气层中累积。月亮形成的较晚,大约是45.3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质量约为地球10%的天体(通常称为忒伊亚)与地球发生致命性的碰撞。

10.这个天体的部分质量与地球结合,还有一部分飞溅入太空中,并且有足够的物质进入轨道形成了月球。释放出的气体和火山的活动产生原始的大气层,小行星、较大的原行星、彗星和海王星外天体等携带来的水,使地球的水份增加,冷凝的水产生海洋。

11.新形成的太阳光度只有太阳的70%,但是有证据显示早期的海洋依然是液态的,这称为微弱年轻太阳谬论矛盾。温室效应和较高太阳活动的组合,提高了地球表面的温度,阻止了海洋的凝结。有两个主要的理论提出大陆的成长:稳定的成长到现代和在早期的历史中快速的成长。研究显示第二种学说比较可能,早期的地壳是快速成长的,随后跟着长期稳定的大陆地区。

12.在时间尺度上的最后数亿年间,表面不断的重塑自己,大陆持续的形成和分裂。在表面迁徙的大陆,偶尔会结成超大陆。大约在7.5亿年前,已知最早的一个超大陆罗迪尼亚开始分裂,稍后又在6亿至5.4亿年时合并成潘诺西亚大陆,最后是1.8亿年前形成的大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0

宇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它的所有的规律都与我们地球有非常大的差距。我们在地球上有深刻的感觉,我们向上抛起一个东西不管用多大力它始终会掉落下来,它绝对不会悬浮在空中。于是我们就有一个好奇,地球处在宇宙之中为什么它不会掉下去,难道在外太空没有任何重量和质量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宇宙之中所有的物体同样有着向下的重力,只不过它的方式与我们地球有很大的不同,真是因为它的存在所以才导致的地球在宇宙之中形成了一种悬浮的现象。

其实我们在物理学曾经了解过,牛顿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当地相等的时候它会保持两种状态,一个是匀速运动,一个是静止状态。其实,地球的状态和这个原理是差不多的。在宇宙之中地球也受着很强大的重力,不过他不是像我们人类方向一样向下坠落,它的重力来源是太阳对它的吸引力,所以它的向下方向其实是向着太阳,即使地球要往下坠落,那也是掉入太阳之中。

但是宇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虽然太阳对地球有很强大的吸引力,但是地球有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地球会通过环绕太阳做公转,并且通过自身的自转来产生一种力抵消掉太阳对它的强大引力。太阳与地球就在这样的力与力的搏斗之间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构,于是太阳与地球之间就产生了两个拉格朗日点,地球也就有了春夏秋冬和日月更替。

同样的道理,八大行星它他们有着自身的转速和运转,八个行星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作用,并且与太阳的强大吸引力产生共鸣,就这样形成了一个井然有序,又不会相互撞车的稳定力的结构。宇宙之中其实到处都是这样的,人类围绕着地球,地球围绕着太阳,太阳环绕着宇宙。但是谁又能够断定,宇宙之外没有其他的存在呢?偌大的一个宇宙,或许不一定就是凭借着它们相互之间的引力平衡来形成秩序。

科学家对此还提出了其他的假设。有很大可能我们宇宙就是一块巨大的薄膜,所有的一切都存在着重力压这个薄膜上面,因为重力对薄膜产生向下的压力,薄膜向下凹陷的时候会产生对周围薄膜的拉力,每个天体之间的拉力达到一定的力的平衡也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宇宙稳定格局。

你都是非常神奇的,它有许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人类还只是在它的细胞结构里面徘徊。或许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以前所知道的一切常识都是用不上了,宇宙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地心引力是一切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产生的互相吸引的作用力.地球对其他物体的这种作用力,叫做地心引力.其他物体所受到的地心引力方向向着地心.
这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自转会产生一个叫地转偏向力的力.在北半球它使物体在运动时方向想右偏;在南半球它使物体运动是方向向左偏.所以在北半球是逆时针,在南半球的话就是顺时针.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任何有质量的两种物质之间都有引力.
地球本身有相当大的质量,所以也会对地球周围的任何物体表现出引力.拿一个杯子举例,地球随时对杯子表现出引力,杯子也对地球表现出引力.地球的质量太大了,对杯子的引力也就非常大,所以,就把杯子吸引过去了,方向,就是向着地球中心的方向,这个力就是地心引力.
重力并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由于地球本身的自转,除了两极以外,地面上其他地点的物体,都随着地球一起,围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这就需要有垂直指向地轴的向心力,这个向心力只能由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来提供,我们可以把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F1,方向指向地轴,大小等于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另一个分力G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图示)其中F1=mw2r(w为地球自转角速度,r为物体旋转半径),可见F1的大小在两极为零,随纬度减少而增加,在赤道地区为最大F1max.因物体的向心力是很小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就是万有引力的大小,即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略去地球转动的效果.
地心引力的发现
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小镇沃尔索浦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牛顿诞生了.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三磅重,接生婆和他的亲人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会成为了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并且竟活到了84岁的高龄.
牛顿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给一个牧师,把牛顿留在外祖母身边抚养.11岁时,母亲的后夫去世,母亲带着和后夫所生的一子二女回到牛顿身边.牛顿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这种习性可能来自它的家庭处境.
大约从五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传说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制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断的跑动,于是轮子不停的转动;又一次他放风筝时,在绳子上悬挂着小灯,夜间村人看去惊疑是彗星出现;他还制造了一个小水钟.每天早晨,小水钟会自动滴水到他的脸上,催他起床.他还喜欢绘画、雕刻,尤其喜欢刻日晷,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安放着他刻画的日晷,用以验看日影的移动.
牛顿12岁时进了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牛顿的母亲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但牛顿本人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随着年岁的增大,牛顿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他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经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使他受到了化学试验的熏陶.
牛顿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由好奇心,例如颜色、日影四季的移动,尤其是几何学、哥白尼的日心说等等.他还分门别类的记读书笔记,又喜欢别出心裁的作些小工具、小技巧、小发明、小试验.
当时英国社会渗透基督教新思想,牛顿家里有两位都以神父为职业的亲戚,这可能影响牛顿晚年的宗教生活.从这些平凡的环境和活动中,还看不出幼年的牛顿是个才能出众异于常人的儿童.
后来迫于生活,母亲让牛顿停学在家务农,赡养家庭.但牛顿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以至经常忘了干活.每次,母亲叫他同佣人一道上市场,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经时,他便恳求佣人一个人上街,自己则躲在树丛后看书.有一次,牛顿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踪牛顿上市镇去,发现他的外甥伸着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会神地钻研一个数学问题.牛顿的好学精神感动了舅父,于是舅父劝服了母亲让牛顿复学,并鼓励牛顿上大学读书.牛顿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本上的营养.据说有一次,他去郊外游玩,之后靠在一棵苹果树下休息,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苹果会从上往下掉而不是从下往上升?他带着这个疑问回到了家里研究,后来他通过论证发现原来地球是有引力的能把物体吸住.随后,就出现了《牛顿物理引力学》.事实上,在印度的沿海地区你的体重会比较轻,而在太平洋的南部,你会比较重.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正在研究之中,2002年NASA发射的GRACE双子卫星现在正对地球的重力场进行详细的测量,这有可能帮助科学家尽快找到这种引力差距的原因

第2个回答  2018-10-11
宇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它的所有的规律都与我们地球有非常大的差距。我们在地球上有深刻的感觉,我们向上抛起一个东西不管用多大力它始终会掉落下来,它绝对不会悬浮在空中。于是我们就有一个好奇,地球处在宇宙之中为什么它不会掉下去,难道在外太空没有任何重量和质量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宇宙之中所有的物体同样有着向下的重力,只不过它的方式与我们地球有很大的不同,真是因为它的存在所以才导致的地球在宇宙之中形成了一种悬浮的现象。
其实我们在物理学曾经了解过,牛顿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当地相等的时候它会保持两种状态,一个是匀速运动,一个是静止状态。其实,地球的状态和这个原理是差不多的。在宇宙之中地球也受着很强大的重力,不过他不是像我们人类方向一样向下坠落,它的重力来源是太阳对它的吸引力,所以它的向下方向其实是向着太阳,即使地球要往下坠落,那也是掉入太阳之中。
但是宇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虽然太阳对地球有很强大的吸引力,但是地球有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地球会通过环绕太阳做公转,并且通过自身的自转来产生一种力抵消掉太阳对它的强大引力。太阳与地球就在这样的力与力的搏斗之间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构,于是太阳与地球之间就产生了两个拉格朗日点,地球也就有了春夏秋冬和日月更替。
同样的道理,八大行星它他们有着自身的转速和运转,八个行星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作用,并且与太阳的强大吸引力产生共鸣,就这样形成了一个井然有序,又不会相互撞车的稳定力的结构。宇宙之中其实到处都是这样的,人类围绕着地球,地球围绕着太阳,太阳环绕着宇宙。但是谁又能够断定,宇宙之外没有其他的存在呢?偌大的一个宇宙,或许不一定就是凭借着它们相互之间的引力平衡来形成秩序。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2
首先你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见过很多的自由落体所以你才产生这个疑惑。
要考虑物体‘掉’下来,要看谁对这个物体影响的力最大,像我们在地球上对物体产生最大的力就是地球的重力。所以,在地球上的物体只要没有支撑点或支持点,都会往下掉(地球表面),除非这个物体的速度在7.9km/s以上。

但是在宇宙中没有绝对的上、下、左、右。

而相对于地球,它的‘地上’就是太阳,不过由于地球本身公转的速度够快,所以才不掉在‘地上’(太阳表面乃至中心)。
首先我们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力去掉的话,地球会朝着某个方向径直的飞出去(不考虑其他的力),而正是由于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使得有了两个力对地球产生着影响(一个是自身总是往前运动的力,另一个是太阳对地球产生吸引力)这时只要根据力的合成(就个我们初中就学过了)就会知道了,当地球朝一个地方径直运动时,就会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把它拖往太阳的方向运动,但是地球又会保持自身向前径直的运动,这时地球在运动时总是有两个力对它产生影响使得地球就总是以太阳为圆心呈圆周运动。
这就是为什么地球为什么没有‘往下掉’的原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0-11

切记,日常生活的经验,向宇宙尺度拓展是需要极其谨慎的。因我们所生活的星球,只是这个宇宙沧海一粟的特例。

为什么地球会浮在宇宙里,不会往下掉?

在我们的生活中,受到行星引力的主导,引力充当重力。如果想要不往下坠,则需要一个和引力抗衡的力。然而,在宇宙中,天体往往环绕着更大天体结构的中心高速转动,引力不再充当重力而是充当向心力,所以会出现失重的现象。相信楼主也不陌生宇航员在太空中失重的状态。在宇宙中,处于失重状态的物体和区域,远远多于受重力主导的部分。

为什么地球本身会有引力?

在牛顿的力学体系里,引力是“万有”的,当时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只能知其然(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彼此就有引力)却不能知其所以然,直到相对论的提出从更高的角度解释了引力。相对论认为,时空不是绝对的,而是会收到质量、速度产生扭曲。有质量的天体会是空间产生凹陷,于是两个有质量的物体,空间的凹陷之间会产生相互的吸引,这就是万有引力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