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字”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古代男子20岁女子十五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

出处:

《旧五代史·周书·王峻传》:“ 太祖虽登大位,时以兄呼之,有时呼表字,不忘布衣之契也。”

释义:太祖虽然登上皇位,当时他哥哥叫他,有时候称呼表字,不忘当平民时候的契约。

直到近代仍然被许多知识界和文化界的人使用,如胡适字适之,孙文字载之,毛泽东字润之。现代除了知识界和文化界的大家仍然使用外,普通老百姓很少人使用了,但中国人口现有十三亿,同名同姓发生率过高,文化界现有意恢复表字制度,有些喜爱历史学的人拥有表字,比如李浩然字子檀,周启星字承启,张策字竹朿。

扩展材料:

女性也有表字

出处:

《礼记·内则》中言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东汉末年大儒郑玄有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释义:

"十五年成人,二十岁出嫁。"东汉末年年大儒郑玄有注:“对应年许嫁的人。许嫁的女子,就有了表字,没有答应嫁,二十才算成人。

因为史书上写女子甚少,写了也大多写某某氏,名字记载甚少,因此例子较少,现列出一些:王嫱,字昭君。吕雉,字娥姁。蔡琰,字昭姬。班昭,又名姬,字惠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表字,又称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现在一般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只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北齐的颜之推认为,人名是区别彼此,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的。大部分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都是有关联的。

字起源于商朝,盛行于周朝,后来形成了一种制度。直到近代仍然被许多知识界和文化界的人使用,如胡适字适之,孙文字载之,毛泽东字润之。现代则已经很少人使用了,但中国人口现有十三亿,同名同姓发生率过高,文化界现有意恢复表字制度。

有人认为,表字的式微和大陆的破四旧运动,及打压知识分子有关,认为“表字”是封建知识分子的象征,所有很多人弃字不用。

字一般有一言字、两言字和三言字。最多的是两言字。

字的构成的一些形式:

在字前加男子的尊称“子”字:如公孙侨字子产,杜甫字子美

在字前加排行字表示排行:孔丘字仲尼;也有只以排行作为字的。

在周朝,女子也有字。但是其构成方式和男子不太一样。一般是在姓氏上冠以排行字作为字。

另外在古文中,名与字连称时,习惯上先称字后称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4-05
表字,又称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现在一般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只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北齐的颜之推认为,人名是区别彼此,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的。大部分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都是有关联的。

字起源于商朝,盛行于周朝,后来形成了一种制度。直到近代仍然被许多知识界和文化界的人使用,如胡适字适之,孙文字载之,毛泽东字润之。现代则已经很少人使用了,但中国人口现有十三亿,同名同姓发生率过高,文化界现有意恢复表字制度。

有人认为,表字的式微和大陆的破四旧运动,及打压知识分子有关,认为“表字”是封建知识分子的象征,所有很多人弃字不用。

字一般有一言字、两言字和三言字。最多的是两言字。

字的构成的一些形式:

在字前加男子的尊称“子”字:如公孙侨字子产,杜甫字子美

在字前加排行字表示排行:孔丘字仲尼;也有只以排行作为字的。

在周朝,女子也有字。但是其构成方式和男子不太一样。一般是在姓氏上冠以排行字作为字。

另外在古文中,名与字连称时,习惯上先称字后称名。
第3个回答  2007-04-05
【词语】:表字

【注音】:biǎo zì

【释义】:在本名之外取的字,以表取名的意义或品性德行:刘备,表字玄德。
第4个回答  2007-04-05
也是"不要"的意思

表 B不IAO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