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的推荐理由 是什么?

如题所述

《鲁滨孙漂流记》课外资料
笛福的资料: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出生于伦敦。父亲营屠宰业,信奉不同于国教的长老会。 笛福原姓福,1703年后自称笛福。他受过中等教育,但没有受过大学古典文学教育。他一直保持不同于国教信仰的立场,政治上倾向于辉格党。他在学习当牧师多年后,才发觉自己并不适合宗教生活,因此转而选择了经商。 他广泛游历,经商也很成功。在此期间,他成了家,开始了养家糊口的生活。
1692年,他的生意失败了,32岁的笛福负债累累,同时还要养活妻子和6个孩子。由于对政治一直有较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为报社撰写政论文章来谋生。因为这些文章经常抨击国王和执政党,结果,笛福数次入狱,在监狱里呆了不少年。 由于政论文章只能给他惹麻烦并增加债务,笛福只好转向小说创作。 1719年,年近60岁的笛福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后来该小说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冒险小说之一——《鲁滨孙漂流记》。250多年后的今天,这部小说仍然脍炙人口。《鲁滨孙漂流记》给笛福带来了巨大成功并帮他还清了部分债务。此后,他还陆续写成了《莫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及另外两本写鲁滨逊的小说,但债主总是跟着他追债。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笛福体弱多病,无人陪伴,债主不断上门,孩子们也对他撒手不管。1731年,丹尼尔·笛福去世,终年71岁。像生活在荒岛上长达28年之久的他的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一样,他孤独而又恐慌。他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大陆各国经商。
1685年参加蒙茅斯公爵领导反对天主教国王的叛乱;1688年荷兰信奉新教的威廉率军登陆英国,继承英国王位,笛福参加了他的军队。1692年经商破产,负债达17000镑,以后又屡屡失败,因而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谋生。他曾充当政府的秘密情报员,设计过各种开发事业,同时从事写作。1698年他发表《论开发》,提倡筑公路,办银行,立破产法,设疯人院,办水火保险,征所得税,办女学等。1701年他发表一首讽刺诗《真正英国人》,认为没有纯种的英国人,反对贵族天主教势力,为外籍的信奉新教的威廉三世辩护。此诗连印9版。1702年发表政论《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用反讽手法,反对国教压迫不同教派人士,文笔巧妙,开始竟未被人识破是反对国教。后被发觉,受到罚款和坐牢的惩罚,入狱6个月,枷示3次,却被伦敦市民奉为英雄。在狱

中他仿希腊诗人品达罗斯的颂歌体写了一首《立枷颂》(1703),讽刺法律不公。
丹尼尔·笛福(1660年-1731年4月24日),英国小说家,新闻记者,小册子作者。生于英国伦敦,本姓福(foe)。笛福后来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上听起来如同贵族的“de”的前缀,形成笛福(defoe)这一笔名。笛福的父亲詹姆斯·福从事屠宰业,双亲都是长老会教徒,不信仰英国国教,笛福自己也在长老会的学校里接受中等教育,但没有上过大学。笛福曾经从商,但是遭到失败,甚至于1692年破产。随后他为了谋生,干过各种工作,如政府的情报人员等,同时从事写作。1696年他成为了一家伦敦砖瓦厂的经理。
他受枷刑时散发了他的长诗《枷刑颂》,讽刺法律的不公,围观的伦敦市民把他奉为英雄。1704年至1713年,他为哈利主办《评论》杂志,制造舆论,搜集情报。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孙飘流记》,大受读者欢迎。接着出版了《鲁滨孙飘流续记》。1720年他又写了《鲁滨孙的沉思集》。此后还相继发表了《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费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和《罗克萨娜》(1724)等长篇小说以及《彼得大帝》(1723) 《鲁宾孙 克罗索》等传记。 几部国内外游记,如《新环球游记》(1724)、《罗伯茨船长四次旅行记》(1726)、《不列颠全岛纪游》(1724~1727,3卷,导游性质)。他还有几部关于经商的书,如《经商全书》(1726)、《英国商业方略》(1728)和《使伦敦成为世界最繁荣都市之道》(1728)。他的《英国绅士全书》则在他死后于1890年刊印。
有关《鲁滨孙漂流记》的资料:
《鲁滨孙漂流记》是长篇小说,作于1719年。主人公鲁滨孙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孤岛,独自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历尽艰难困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鲁滨孙是他那个时代的创业者。作者借此歌颂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精神。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写作背景: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赛尔科克的苏格兰水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离智利400英里之遥的安·菲南德岛上达4年4月之久,四年后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当他被救回英国时已成了一个野人。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以赛尔科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滨逊”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他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他和鲁滨逊都被说成有捕山羊和以羊皮为衣的经历,也都被猫骚扰过;他们也都驯养过山羊和同猫作伴,还都抽时间向上帝祈祷过。但鲁滨逊在其他方面并未借助赛尔科克的经历。本书成书于1719年左右,在作者快年届60时创作了这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传记体小说,为自己博得了“英国小说和报纸之父”的美誉。
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大,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主人公鲁滨逊十分乐观,充满了斗志,体现了自我奋斗的精神,他的创造性劳动及成果也体现了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如果一个人遭遇困境,而无人解救就必须学会乐观地去改变现状,而这需要像鲁滨逊那样有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我们阅读完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所能体会到的。
小说梗概:
鲁滨逊出身于英国的中产阶级家庭,虽然他父亲希望他在家乡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挣得一份家业,一辈子过安分守己的日子,但从幼年起,鲁滨逊就立下了遨游四海的雄心。1651年,他悄悄离开了家乡,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冒险生涯。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 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
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鲁滨孙漂流记》的文学地位:
在英国,文学肇始于诗歌、戏剧,直到1719年《鲁滨孙漂流记》问世,英国才有了第一部真正的小说,其作者笛福因此而获得“英国和欧州小说之父”的称誉。——可见,《鲁滨孙漂流记》的文学地位非同一般!鲁滨孙是英国殖民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年轻时,他不安于闲适平淡的生活,私自离家到海外历险,一生饱经磨难。他在南美洲悲惨地做过摩尔人的俘虏;他在巴西惨淡地经营过种植园;后来,他又漂洋涉海前往非洲“寻梦”,不幸遭遇海难,独自流落到人迹罕至的荒岛,长达28年之久!在荒岛上,他凭着自己的双手、毅力和智慧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他学会了制造工具、驯养山羊,住上了自造的房屋、吃上了自制的面包;由渔猎到畜牧、到农垦,他在同命运和大自然的抗争中几乎无所不能!终于,28年后他“获救”了,搭上了一艘返回英国的轮船……
鲁滨孙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新兴资产者冒险的化身,他的故事适应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冒险事业的需要。为了寻找新的土地、新的原料来源、新的市场,新兴资产阶级需要这种大胆开拓的勇气和克服艰难险阻的毅力,来支持他们前无古人的海上冒险和对新大陆的探秘。故而,我把这样一个文学典型概述为“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英雄”。《鲁滨孙漂流记》问世已经二百七十多年了,至今一直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其魅力经久不衰。我以为,这部小说之所以如此富有魅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通过鲁滨孙的遭遇,表达了对人生磨难的一种独到见解。——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遭遇磨难,因此,它对人生磨难的见解往往打动着每一位读者,得到他们不同程度的认可与共鸣。作者不仅对鲁滨孙的冒险经历与磨难作了扣人心弦的描述,更重要的, 还在于作者作为一个具有新兴资产阶级典型意识的作家, 在作品中把人的勤劳、智慧、勇敢、毅力和创造才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深信,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有力量战胜噩运、征服自然,并最终获得他希望向生活所索取的一切。
如今时代虽然不同了,但是,鲁滨孙作为开拓者形象的那种坚毅顽强、勇于进取的精神,对于奋进不息的人类来说,具有永恒的吸引力。
看了《鲁宾逊漂流记》这本书,我被鲁宾逊那种大无畏的勇气和超凡的智慧深深地感动了。初看《鲁宾逊漂流记》这本书的简介,有一个问题如云无缠绕心间,挥之不去:鲁宾逊是怎样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重回家园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认真这本世界世界名著,终于找到了答案:大无畏的勇气和超凡的智慧让鲁宾逊绝处逢生。战胜困难,重回家园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认真这本世界世界名著,终于找到了答案:大无畏的勇气和超凡的智慧让鲁宾逊绝处逢生。鲁宾逊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让人佩服。1659年9月30日,鲁宾逊在航行中遇到了海难,翻了船,他因此流落到荒岛。试想,如果没有勇气,在那极度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荒无人烟。猛兽出没,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懦弱者,恐怕只有坐以待毙了。虽然鲁宾逊曾出现过恐惧心理,但勇气与智慧最终让它生存下来,而且时间并非一年半载,而是28个春秋!这是一个人间奇迹,由不得你不惊叹!光有勇气不行,还要有智慧来辅助。鲁宾逊能够生存下来另一种利器就是智慧。他凭借自己的智慧,搭起了栖身的窝棚,开垦了荒地,种出了水稻,驯养了家禽……智慧和勇气就如人的手和大脑,谁也离不开谁,永远是一对好搭档。智慧如帆,勇气如船,先有了冒险的勇气,再用智慧辅助,两者在一起锦上添花,小船才能划得很远很远……我想,鲁宾逊能生存下来的“秘密法宝”就是将两者很好的并用了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6

第2个回答  2012-04-05
推荐理由是:1.《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内容跌宕起伏,能够时时刻刻抓住人心2.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喜欢冒险、具有实干精神和一个硬汉子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的人物!3.像鲁滨孙这样的人物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学习他的坚持不懈!学习他的不气馁,不懒惰!
第3个回答  2011-03-15
好看的内容!
一定要给分!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鲁滨逊漂流记(英文原名:Robinson Crusoe,又译作鲁宾逊漂流记,直译作鲁宾逊·克鲁索)是一本由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这本小说被认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头衔。
《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旧译《鲁宾逊漂流记》,一部家喻户晓的现实主义回忆录式冒险小说,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受一个苏格兰水手海上遇险的经历启发写成的。笛福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勇于面对自然挑战的新型人物——鲁滨逊·克鲁索。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三番五次的抛开小康家庭,出海闯天下。在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他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乐园。他在海外冒险多年,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完成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为此,笛福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 这部小说一经问世就风靡英国,情节真实具体、亲切自然,让人不忍释手。小说从出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文字。据说,除了《圣经》之外,《鲁滨孙漂流记》是出版次数最多的一本书。该书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故事中的情节引人入胜,叙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作品。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告诉了我们如何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赛尔科克的苏格兰水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离智利400英里之遥的安·菲南德岛上达4年4月之久,四年后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当他被救回英国时已成了一个野人。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以赛尔科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滨逊”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他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他和鲁滨逊都被说成有捕山羊和以羊皮为衣的经历,也都被猫骚扰过;他们也都驯养过山羊和同猫作伴,还都抽时间向上帝祈祷过。但鲁滨逊在其他方面并未借助赛尔科克的经历。本书成书于1719年左右,在作者快年届60时创作了这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传记体小说,为自己博得了“英国小说和报纸之父”的美誉。 亚力山大·赛尔柯克的经历给了笛福的灵感
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大,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主人公鲁滨逊十分乐观,充满了斗志,体现了自我奋斗的精神,他的创造性劳动及成果也体现了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如果一个人遭遇困境,而无人解救就必须学会乐观地去改变现状,而这需要像鲁滨逊那样有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我们阅读完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所能体会到的。
鲁滨逊 近三百年来,《鲁滨孙漂流记》一直风靡全球,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它的魅力何在呢?应该说,这归功于笛福成功地塑造了鲁滨逊这个极具个性色彩的人物。在鲁滨孙那里,冒险、坚忍、毅力、智慧、勇气、果敢、富于进取、开拓创新全都集于一身,为一切不甘平凡,不安于现状的人们提供了他们心中所寄托的英雄形象。 首先,鲁滨逊是一个不安分的冒险者。在家中,父辈所有的希望全都放在了鲁滨逊一个人身上。父亲要求儿子老老实实地靠自己的勤勉和努力挣一份家财,过一辈子安适而惬意的生活。但是这个孩子遨游四海的念头从没有改变过。于是,他背着家庭,私自出海,尽管道路坎坷,可是最终一种“神秘而有力的天数经常逼着我们自寻绝路,使我们明明看见眼前是绝路,还是要冲上去。”情感战胜了理智。在鲁滨逊看来,没有比冒险和开拓进取更刺激和好玩的事情了。骤然成为巨富,和妻子、孩子的家庭之乐,岁月催人老的无情,这一切依然难以阻挡鲁滨逊的步伐。侄儿的劝说,不过是鲁滨孙伺机而动的诱因,真正的原动力仍然是他不习惯平凡生活、无意安适生活的所致。这样,鲁滨逊开始了新一轮的冒险历程。 第二,鲁滨逊是一个勇敢的实践者。《鲁滨逊漂流记》中最精彩的一段莫过于他在岛上生活的日子。人们常言,人生不如意事者十之八九。若我们有机会置身于几近与世隔绝的孤岛,那么就可以体验生存的极限究竟有多大,自己承受的压力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鲁滨逊不是一个幻想家,也非在困难面前消极作为的懦夫。他注重的是实际,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存。于是,在28年的孤岛生活中,生存成了他整日整夜“劳心劳力”的主题。搬运船上用品、营造住处、驯养山羊、种麦植稻、置办桌椅、烤制面包等等,都在他的手脚并用中施展开来。无论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他都在为满足的愉悦而努力、而奋斗。苦变成了乐,艰辛成为了享受,有什么不能克服的,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仔细读读鲁滨孙制作面包的情节吧,在那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类的精巧,人类的智慧和人类的创造,可以证明“人类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故而,在《鲁滨逊漂流记》里,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奋斗者的拼搏心声,看到的是一个开拓者的奋斗足迹。 第三,鲁滨逊展现了一个独立人格的大写的人。如果说笛福用第一人称“我”来称谓鲁滨逊是一种写作手段的话,那么在这部小说里要表现的人物形象则是一个艺术和思想合一的。在家里,鲁滨逊置父亲的劝诫于不顾,私自出海,体现的是一个不同于父辈的“叛逆者”的角色。而在孤岛上——一个完全与大自然打交道的地方,仅有的就鲁滨逊一人而已。想要在那里生存下去,需要展现的是乐观进取的个人主义精神。鲁滨逊正是这一舞台上的成功演员。但是应该看到,笛福塑造的这个人物,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当的局限性。比如,鲁滨孙在海岛生活的日子,实际上就是早期资产阶级殖民史的缩影,是为追逐利润,为扩大市场向全世界进发的历史。它并非春风化雨、和风送暖,而是伴随着血与火、刀与剑。鲁滨孙去非洲搞贩卖贸易,既是证明。又如,我们赞赏笛福否定教会禁欲主义的历史意义,但是作者似乎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鲁滨孙眼里,一切可用的标准在于有用,包括上帝在内。人类情感中相当重要的亲情关系在他那里并不占重要地位,三个孩子的诞生和妻子的去世也没有让他有什么激动之处。他最关心的,仍然是向殖民地的进军和对财富的强烈占有。 星期五 星期五是被族人当成祭祀品带回到原来的部落。随著这段朝夕相处的日子,鲁宾逊因这个土著而改变了自己。也由于他们之间的友谊他才得以存活下去,不幸的是星期五最后被奴隶贩子射杀,鲁宾逊在两年的流浪生涯之后带著这段友谊的怀念及一个全新的自己回到了家乡。并回到了世界。星期五是一个朴素的人,忠诚的朋友,智慧的勇者。他知恩图报,忠诚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强,他和鲁宾逊合作着施展不同的技能在岛上度过了多年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535665.htm?fromenter=%C2%B3%B1%F6%CB%EF%C6%AF%C1%F7%BC%C7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