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哪些皇帝当过和尚,他们分别是何时的任务?

如题所述

总共有三位:梁武帝萧衍、宋恭帝赵显、明太祖朱元璋。还有两位疑似当过和尚:清世祖福临和建文帝朱允炆。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在公元527年,萧衍亲自到了同泰寺,做了三天的住持和尚。还下令改年号为大通。信佛之后,他不近女色,不吃荤,不仅他这样做,还要求全国效仿:以后祭祀宗庙,不准再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他吃素,要神灵也吃素。老人皇帝做事总是和年轻时、壮年时不一样。这个命令下达之后,大臣议论纷纷,都反对。最后,萧衍允许用面捏成牛羊的形状祭祀。后来,萧衍又几次入寺做和尚,还精心研究佛教理论,这使得他没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的人也出现了奸臣,造成朝政昏暗。老年的萧衍也是刚愎自用,乱建佛寺,不听劝谏,导致后期的政绩下降。公元520年,梁武帝改元普通,这一年被历史学家视为南朝梁发展的分水岭。在这年开始,梁武帝多次舍身出家,普通八年(公元527年)三月八日,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赦天下,改年号大通;大通三年(公元529年)九月十五日,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讲解《涅盘经》,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大同十二年(公元546年)四月十日,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太清元年(公元547年),三月三日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
赵顕(xiǎn显)(1271年7月2日—1323年),宋恭帝,又称宋法宗,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宋怀宗)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被俘以后,被元朝封为瀛国公。到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突然赏给19岁的赵顕许多钱财,叫他去西藏当僧人。于是当年的小皇帝宋恭帝成了高僧,为佛教界做出了许多贡献,翻译了不少佛教经文。赵顕长大以后对西藏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八岁那年,在忽必烈的支持下赴西藏萨迦寺出家,法号和尊(lha-btsun)学会了藏文后,翻译《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这两部汉传佛教著作著作为藏文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濠州人。 朱元璋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7岁那年,家乡流行瘟疫,他的父母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死去,青年朱元璋只得出家当和尚,以求温饱。谁知和尚也并不好当,不久后的饥荒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这次外出可以说对朱元璋的一生影响非常大,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身体,同时也使他初步接触了一些反元的思想。 回到家乡后不久,由小时的玩伴汤和介绍,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
还有两位,顺治据说是因为董鄂妃之死出家五台山,而朱允炆因为躲避朱棣追杀在逃难时化身和尚,但均于史无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07
朱元璋、顺治。没任务、纯属爱好。
第2个回答  2011-03-07
朱元璋。顺治当和尚是野史,当不了真。
第3个回答  2011-03-07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皇帝)当过和尚,据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痛失爱妃董鄂氏后也做了和尚。
第4个回答  2011-03-07
有历史记载的:
梁武帝萧衍
武则天(出家为尼)
明太祖朱元璋
宋恭帝赵显

野史记载的:
唐宣宗李枕
清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