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统道德

道德是美的、

中华传统道德是以人为本的道德。有两个基本观点:

第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尊严。孟子讲过两句话:“所欲有甚于生者”意为我所要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即人格尊严;“所恶有甚于死者”,意为我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甚的,就是丧失人格。坚持人格尊严,一方面要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不能受别人的侮辱:另一方面要尊重别人的人格尊严,对于别人要加以尊敬,这是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观点。

另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注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古代就叫做“人伦”,所谓人伦就是人与人关系的次序。孟子概括了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夫妇有别”。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和重视父母子女之间的人伦关系。“父子有亲”就是“父慈子孝”,把“孝”看作一切道德的根本。“父子有亲”在今天看起来应该是肯定的,长幼有序,在今天也是应该承认的。朋友有信,就是人与人之间不能说假话,不应该欺骗,这在今天也是应该加以肯定的。

总的来说,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可以从五个方面来体会和把握。

(一) 强调为民族、为整体、为国家的整体主义精神。整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核心。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尽忠保国”、“先公后私”、“一心为公”已成为人们所尊奉的崇高的道德要求。 中华民族的这种为国家、为民族的整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强大的凝聚力,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石。

(二) 推崇仁爱原则,强调“推己及人”和人际和谐。“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就是人们在处理个人同他人关系时所依据的原则。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和而不同”、“人和”、“和谐”和“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思想。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国的传统道德又特别强调“待人以宽,责已以严”、“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等道德要求,以调节人和人的关系。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发展中,这种思想对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发生了重要的作用。

(三) 重视人伦关系,提倡人伦价值。中国古代特别强调“孝”,即对父母尽孝,这是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孝敬父母有两个要求。一是要赡养父母,供给父母的生活。二是尊敬父母。

(四) 追求精神境界,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人格。中国古代道德教育,首先是注重改变人的气质,培养人的品德,即学习怎样做人。中国传统道德对于高尚的道德境界的追求,总是同一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哲学相联系,总是同“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态度共同发展。从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人格出发,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特别强调要从儿童起,就注意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由于注意了从少年儿童时就对人们进行必要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各种礼仪的教育,力求使他们自幼就熟习这些原则和规范,也就使他们在长大后不会对这些规范礼仪产生抵牾的逆反心理,也就能够收到教育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五) 强调修养践履,注重知行统一。首先,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特别强调“为仁由己”的道德主观能动性。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其次,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重视“知行合一”。“吾日三省其身”,“三人行必有吾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等,都同道德的修养践履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还强调“慎独”的思想。

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我们今天重视道德修养问题,包含着重新认识道德的社会作用的深刻用意。我们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还需不需要道德呢?一段时间来,“道德无用论”、“道德代价论”等观点引起广泛的争论,但社会道德状况严重滑坡的教训使我们上了深刻的道德教育课。虽然道德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道德作为社会关系的强有力的调节器,那么,这个社会就连正常的生活都难以保障。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法制社会,也需要建立一个道德社会。

基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重视道德品质的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从少年儿童抓起,才有可能使之潜移默化,化道德认识为道德行为。所以有必要在中小学进行中华传统道德教育。那么,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哪些基本内容呢?

一是正义。“正义”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道德规范。儒家认为,“义”有正当、公正、应当、符合原则的意思。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总是把“义”和“利”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即所谓“义利之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君子只知道去追求“义”,小人只知道去追求利。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些话说明孔子并不反对个人的利益和富贵,只是强调利益的取得必须合于义。而孔子也认为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首要的是要使老百姓都能富起来。

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由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下,在一部分人中滋生了享受主义、拜金主义,出现了损公肥私的现象。因此,怎样对待义和利的问题,在义和利不能兼顾的情况下,怎样取舍,是判断人们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正义和义利之辩的教育,对他日后处世,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作出正确选择,具有现实意义。

二是仁爱。仁是中国古代最基本、最高的道德要求,也是一切其他道德规范的根本。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对不同的人,仁爱有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表现。如对父母要孝,对朋友讲忠信。等等。父母对子女的爱,表现于抚养、爱护、教育等方面,是慈爱。子女对父母的爱,则表现于感恩、尊敬、赡养等方面,是孝敬。仁爱精神的一个基础,是恻隐之心,另一个基础是报恩的心理。报恩心理是孝的基础。墨子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都是说,知恩图报,对别人给予自己的爱利恩惠给予回报,是人之常情。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一个精神,就是“推己及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就是为仁的方法。凡事想到他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是爱人的出发点。推己及人,时时事事顾及自己言行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也是社会公德的基础。推己及人也渗透在对日常人际关系的处理中。推己及人。这是仁爱的基本精神,这一点最简单,人人都能够做到。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往往没有做到。所以,对仁爱精神的提倡、培养,需要我们在日常的事情上,一点一滴地去做。

三是宽恕。宽恕这一道德规范,大致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其一,要宽容、宽厚待人,不要过分地挑剔人;其二,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要有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量,允许别人有不同的意见。其三,要容许别人有过错,宽容人、谅解人、饶恕人。其四,要有仁爱之心,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

四是礼仪。礼仪与道德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仁就是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人际交往中,有一定的礼仪形式。如朋友见面要握手问好,早上见面道“早安”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言行举止、衣着打扮、行走坐卧等都要讲究礼仪。礼仪习惯的形成,要靠在日常生活中点滴地积累和养成。要从幼儿园起,从小学起,对儿童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我们提倡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你好、再见十个字,这是礼仪建设的重要方面。但实际使用的情况并不好。礼仪和道德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要从小进行养成教育,一方面又要进行道德教育,使人人都了解礼仪的思想内容,保证礼仪不流于形式。

五是勤俭。勤俭美德有两层含义,一是勤劳,一是节俭。勤劳与安邦定国相联系,如“克勤于邦”;勤劳与“自强不息”相联系,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节俭与“俭以立德”相联系,如司马光认为,俭是大德,一切德行皆从节俭中来;奢是大恶,所有恶行都从奢侈发端;俭与“持家治国“相联系。中华民族的勤俭美德从古至今是一以贯之,但近年来也确实出现了某种不良现象。尤其中小学生不经历创业的艰苦,坐享父辈的劳动成果,再加上长辈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勤俭教育已是势在必行了。

六是爱物。爱物是仁爱规范的进一步延伸。保护生态环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尊重自然、取物以时、取用有度、物尽其用、保护野生动物。等等。现阶段最重要的认识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七是自强。中国传统道德所讲的自强,是立志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自强,是“以天下为已任”的自强,而不是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的自强,这是中国传统道德自强的基本精神。要自强就必须有理想,立大志。自强还必须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增强本领。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自强还要注意加强团结。国家和民族的自强,固然要靠每个人的自强,但还必须有人们的团结合作,自强才有保证。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更强。

八是诚信。处世待人,诚信为本。老子也强调“言善信”,就是我们所说的“说话算数”。近些年来,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由于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消极影响,这一道德要求经常受到破坏。我们要在中小学生中进行诚信教育,以诚信自我约束,会使我们社会文明程度有更大的提高。

九是谦虚。“谦虚”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一大美德,也是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一个重要规范。谦虚道德表现在待人接物上,应当尊重别人,对人恭敬有礼。谦虚道德表现在学业方面,则应当采用诚恳虚心地向他人学习的态度,以不断地增进自己的学问和才干。《周易》说:“谦,亨。君子有终”意为谦虚能使人亨通,能使人顺利办好事情,君子之行必有好结果。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充分体现孔子的谦虚好学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发扬中华民族的谦敬美德,虚以处己,敬以待人。

十是孝行。孝是做人的起码的道德。在中小学生中加强孝行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独生子女受父母的宠爱,但如果没有孝的教育势必使学生养成自私的毛病,再加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子女赡养老人的困难加重,如果不进行孝行的教育,也许今后会出现不“能养”的情况。进行孝行的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的感恩的心,使之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与人和谐共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6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在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及佛学中的心性之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

(一)整体至上,“克己奉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传统伦理结构中,为国利民,“兴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经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现,是最大的“义”。坚持这个原则,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一切服从这一准则,乃是“仁人志士”的体现。从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们一直倡导这种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论语·雍也》),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杜甫咏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的秋风所破歌》);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观点、主张,都坚持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群体的关系上,“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考虑个人利益时应不违背道德原则,不得伤害社会和他人利益。所谓“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论语·雍也》)。

(二)仁爱兼利的人际和谐原则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提倡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和帮助,力图构建和谐亲善的温和气氛。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他将“仁”同“爱人”相联系,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仁”,“博施济众者,可谓仁矣”(《论语·述而》)。主张人与人相和,就从自己的欲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增强理解,彼此相互体贴,照顾,给对方以便利,特别是对有困难者以帮助和救济。墨子从人与人的朴素尊重的功利原则,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原则。他认为,人与人的矛盾、纠纷,都是由于“亏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爱”,困此人应当“爱人若爱其身”,而爱人和被人爱是相互联系的。“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这种人际相爱不仅表现在心理上的同情与关心,更表现在实际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实际利益。“兼和爱”而“交相利”,默家冲破了儒家“爱有等差”的等级观念,而倡行兼爱到利的普遍性。力争使之“广施周遍”、“广达四海”。

(三)“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阔胸襟。

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的流变,化育而成中国人的人格精神,表现为相互联系而又相对而生的两方面:一曰“自强不息”,二曰“厚德载物”。在《易经·易大传》中,最早提出“刚健”学说,“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象传》)“刚健”表现为人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刚强不屈的性格,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刚健自强”的思想,历来被历代思想家所崇尚,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载物”则是中华传统伦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怀,也是实现刚健自强的现实途径。《易经·象传》中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主张君子应象大地那样以博大的胸怀、孕育、承载与容纳万物,从而使自己成为博大精深的圣人。这一优秀的品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以喜悦的情怀容纳别人,善待别人,善待人生,凡事多从好处看,在生活中发现美,发现对人类,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与人相处,多发现共同点,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其二就是以谦逊的态度,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长处,取长补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这种廉和态度促使人不断充实自己,从而使自己日益壮大起来。

(四)修身自律,躬行实践的道德修养原则

注重加强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是中华传统道德中独具特色的伦理文化,在这个方面可资借鉴继承的精神遗产也最为丰富。

在中国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而儒家一派在这方面的思想资料最为系统,儒家学派为人们构画着“三纲八目”的修养系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明确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各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这里的“修身八目”详细地规划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八个阶段,而且他们认为,道德修养是社会上所有的人们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儒家学派既概括了道德修养的完整体系,肯定道德修养的极端重要性。同时还为指导人们的道德修养,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道德修养方法,诸如“立志”、“学习”、“克己”、“内省”、“实践”、“慎独”等。他们特别注重“立场”的修养意义,认为“立志”是做人的开端,是成才的根基。“三等可以夺帅焉,匹夫不可以夺志”(《论语·子罕》),而“立志”的核心是“志道”,即志向要远大,崇高“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员与议也”(《论语里仁》)。“克己”是说为达到一个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须克制自己的私欲与主观偏见,使自己的心理情感与行为方式符合道德的要求。“学习”是道德修养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经典里,“学习”主要是对道德理论,道德规范的学习与了解。《论语》的开篇词,便是孔子对道德学习的感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将道德学习概括为“学”、“问”、“思”、“辨”、“行”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不仅要学习经典,还要向道德先进典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学而》)。“内省”就是不断地反思自己,察觉自己的错误与过失,即时发现即时改正。曾参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同上)。明代的学者王阳明,总结出“省察克治”的修善方法,是对曾参“内省”的丰富和发展。他主张每个人应经常在闲暇之时,把自己的好利好货等私欲认真的清查出来,按照圣贤的道德理论,严加批判,将之消灭干净。“如去盗贼,不要予他出路,不要予他方便,务必使其扫除净尽”;“又如猫之捕鼠,一眼盯着,斩钉截铁,务必将其消灭净尽,廓然大公,方始为快”(《传习录·下》)。“慎独”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礼记·中庸》中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高尚的人,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应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因为在无人所知,无人关注的地方,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德的高低,故而必须自觉主动地保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慎独”的方法和境界,是一个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反映,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
第2个回答  2017-05-01
跟封建迷信同属于封建文化,专门用来束缚能能耐的人的。
第3个回答  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