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05是用什么统计学方法算出来的?好转率:Ⅰ组为41.2%,Ⅱ组为37.5%,Ⅲ组40.4%(P>0.05)

4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上面做的是方差分析吧。
检验统计量是服从F(3-1,n-3)分布的,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在查表得自由度为(2,n-3)F分布0.05分位数,算出F统计量的值,若这个值小于分位数,则接受原假设,无显著性差异,若大于0.95的分位数,则拒绝原假设。
但是这样通过查表对照比值不方便,于是提出P值,P(F值>F)=P值,F值为上面算出的F统计量的值,F是自由度为(2,n-3)的F分布0.05的分位数。若F值>F,P值<0.05,拒绝原假设,若F值>F,P值>0.05,若F值=F,P值=0.05.P值计算比较麻烦,但是通过计算机比较容易计算,
很方便,只要跟显著性水平比较就可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31
结果的统计学意义是结果真实程度(能够代表总体)的一种估计方法。专业上,p值为结果可信程度的一个递减指标,p值越大,我们越不能认为样本中变量的关联是总体中各变量关联的可靠指标。p值是将观察结果认为有效即具有总体代表性的犯错概率。如p=0.05提示样本中变量关联有5%的可能是由于偶然性造成的。即假设总体中任意变量间均无关联,我们重复类似实验,会发现约20个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我们所研究的变量关联将等于或强于我们的实验结果。(这并不是说如果变量间存在关联,我们可得到5%或95%次数的相同结果,当总体中的变量存在关联,重复研究和发现关联的可能性与设计的统计学效力有关。)在许多研究领域,0.05的p值通常被认为是可接受错误的边界水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