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人的工资计入生产成本,那生产工人的福利费记作什么?生产成本还是制造费用?为什么?

如题所述

生产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计入生产成本。因为直接从事生产的一切职工费用算入直接人工费。

为了核算生产成本,可设置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并可以分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在未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之前,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之中。

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减去期末在产品成本,便能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期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期发生生产费用 =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

扩展资料

生产成本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

企业(农业)进行农业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可将本科目改为“5001 农业生产成本”科目,并分别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和成本项目,进行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企业(房地产开发)可将本科目改为“5001 开发成本”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同),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产成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9

生产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计入生产成本。因为直接从事生产的一切职工费用算入直接人工费。

为了核算生产成本,可设置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并可以分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在未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之前,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之中。

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减去期末在产品成本,便能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期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期发生生产费用 =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

扩展资料

生产成本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

企业(农业)进行农业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可将本科目改为“5001 农业生产成本”科目,并分别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和成本项目,进行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企业(房地产开发)可将本科目改为“5001 开发成本”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同),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产成本

第2个回答  2011-06-24
  公司职工的工资及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应按月编制“工资及提取职工福利费分配表”,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如果采用计件工资制,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及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有关产品成本。生产工人以外的工资及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则记入“制造费用”账户各有关车间明细账户内。辅助车间的工资及提取的职工福利费,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内。如果采用计时工资制,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也是直接费用,可直接记入产品成本;生产多种产品,则生产工人的工资及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通常采用的分配标准有两种:按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和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例: 美信公司2001年5月编制的“工资及职工福利费分配表”。根据该表作如下分录,并登记有关账户。

  工资及职工福利费分配表
  2001年4月           (单位:元)
  应记明细账         工 资
  实耗    职工
  应借账户       名称 费用项目   工时 分配率 分配额 福利
  (1h)       费
  (按合
  计工
  资
  14%                              计算)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直接人工 16000 0.55  8800 1232 10032
  ——基本生产成本 乙产品 直接人工  8000 0.55  4400 616 5016
  小计             24000     13200 1848 15048
  制造费用    一车间 工资及福利费       1500 210 1710
  制造费用    一车间 工资及福利费        800 112  912
  小计                      2300 322 2622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机修车间工资及福利费      3200 448 3648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工资及福利费      2700 378 3078
  合计                    21400 2996 24396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800
  ——乙产品  4400
  ——辅助生产成本   3200
  制造费用       2300
  管理费用      2700
  贷:应付工资      21400

  同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32
  ——乙产品  616
  ——辅助生产成本    448
  制造费用      322
  管理费用      378
  贷:应付福利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生产工人的福利费记为生产成本。

  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企业职工福利费,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的与工资制度并行的一项重要分配制度。
  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不再明确规定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由企业“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取消原来的“应付福利费”一级科目,增设“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二级明细科目归集核算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按照受益对象列入相关成本、费用科目。
  因此,职工福利费与工资一样,按受益对象列入相关成本费用科目,所以生产工人的福利费与工资一样计入生产成本。
第4个回答  2013-01-16
生产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计入生产成本。因为直接从事生产的一切职工费用算入直接人工费。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