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有什么联系,考试急用!!!

如题所述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大类。
  诗。古代的诗可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是指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诗,近体诗是讲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但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算一种自由体。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就称为几言。按言分有四言诗、五言诗(简称"五古")、七言诗(简称"七古")、杂言诗(诗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如《硕鼠》为四言诗,《石壕吏》、《饮酒》为五古,《琵琶行》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为杂言诗。
  广义地说,楚辞和乐府诗也都可算作古体诗。
  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创造,成为一种有浓厚色彩的新诗体。篇幅、字句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方言,大量用语气词"兮"。如《涉江》。
  乐府诗:"乐府"原指掌管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采集歌词的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开始建立),后来也指采集来配乐的歌词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所写的作品。乐府诗一般是杂言,也有五言、三言、四言、七言等。最早的乐府主要是民歌,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汉代以后的文人,如曹操父子、李白、杜甫摹仿乐府写的诗也不乏佳作,白居易的"新乐府"(《卖炭翁》是其中一首)更反映了乐府诗的发展,写时事、创新题。他们的作品都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语言通俗明快,富有音乐性。歌、行、曲、引、吟、叹、怨、操等都是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并沿用后代。
  近体诗:近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当时为了与过去的非格律诗加以区别,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叫一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偶数句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每个字用平声(相当现代汉语的阴平和阳平)还是用仄声(相当现代汉语的上声和去声)都有规定。如《过故人庄》是五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七言律诗。
  绝句又叫截句、断句,因其形式很像截取律诗的一半。或五言,或七言。每首四句,二、四句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句中各字用平声还是仄声也有规定,绝句用不用对仗都可以。如《送元二使安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都是绝句。
  词。词还有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等名称。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开始是用来为某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为谱配歌词叫填词,填词所选定的调子叫词调,词调都有名称(如"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叫做词牌。后来成了与音乐失去联系的一种文学体裁,词牌也便成了说明文字声韵格式即词谱的名称。填词时为点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早行"、"咏梅"等。
  词一般按字句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一首词只一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一段叫一阕。双调中的两段,称上阕、下阕,或叫上片、下片,三叠、四叠中的段落按次序叫第一阕、第二阕……词在句式方面的基本特征是长短句,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词谱中对每种词调的平仄、押韵都有规定。
  曲。曲是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宋、金时期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词,发展到元代,就形成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又称北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与套数;杂剧是可以演出的戏曲。另外,流行在南方用南曲演唱的叫南戏。
  小令一般常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只有几句到十几句,必须按曲牌规定的字数、平仄、韵脚填写。
  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成套的曲子,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其组成有一定的规则。
  杂剧是戏曲,有唱词、科介、宾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四折加一个楔子。一折相当一幕,楔子在开头或四折中间,相当于序幕或过场。全剧由科介、宾白、唱词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角色有旦、末、净、丑。全剧曲子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2
看官且坐,听我细细道来。
诗经的那些大家都知道,这是最早的诗歌形式,诗从开始就有演唱演奏。公元前三百四百年又出现了楚辞。到了汉代才有了早期的五言古诗,当时还木有格律要求,而到了三国曹丕写了两首完整七言,到了齐梁时期才流行起来。随着人们对四声和韵律的进一步认识到了初唐完整的格律体系形成,形成了近体。
到了唐玄宗时代,逐渐有了比较完整的词这种形式。和诗一样,词也是也和音乐有关。不同的是词在格律上更和音乐相“贴切”,诗是现有诗才有音乐,词是现有乐曲才填词,所以也叫依声填词。
到了元代,词逐渐形成曲的形式,更加口语化,更加活泼。
当然这是一种比较简略的说法,你可以看看这个。和我的有些不同,我也正在看。

参考资料:http://bbs.zhsc.net/read.php?tid=665634

第2个回答  2011-06-22
诗歌体与词曲体文学特征的不同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眼儿媚》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第3个回答  2011-06-22
语文古诗词整理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断桥人在天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过故人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故人具鸡黍,要我至农家。
龟虽寿 绿树村边合,青山横北郭。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开选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题破山寺后禅院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当与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夜雨寄北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 观书有感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名著导读:《繁星》《春水》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作者:冰心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如梦令 二是对自然的崇拜与赞颂
常记溪亭日暮,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沉醉不知归路。 《伊索寓言》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七年级下册
山中杂诗 滁州西涧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竹里馆 江南逢李龟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里几度闻。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峨眉山月歌 送灵澈上人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春夜洛城闻笛 约客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逢入京使 论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八年级上册
望岳 长歌行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春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野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怀采薇
石壕吏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早寒江上有怀 秋词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夜阑卧听风吹雨,野马冰河入梦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饮酒 赠从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冰霜正凄惨,终岁常端正。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穿透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登幽州台歌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念天地之悠悠,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独怆然而涕下。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终南别业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已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江城子密州出猎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牵黄。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武陵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无题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九年级上册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境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舟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