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采取了哪些宏观政策,为什么?

如题所述

加息 提高准备金 央行票据 特种国债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行为)
税收 财政预算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及存款准备金率包括两部分,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目前为6%,即接受存款的商业银行必须把存款的6%上存中央银行,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对应的准备金就是法定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叫做超额准备金(国内习惯于称其为备付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率(国内常称之为备付率)。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和超额准备率的高低由商业银行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
中央银行透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建立起来的,近20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六次调整。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按存款种类规定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为20%,农村存款为25%,储蓄存款为40%。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使当时的专业银行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透过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贷款)的形式将资金返还给专业银行。
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从1985年开始将法定存款准备率统一调整为10%。
1987年和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为适当集中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和项目的资金需求,也为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两次上调了法定准备率。1987年从10%上调为12%,1988年9月进一步上调为13%。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到1998年3月20日。
我国的法定准备金存款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金融机构按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一般存款帐户,统称备付金存款帐户,用于资金收付。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备付率做了具体规定,要求保持在5%—7%。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各家银行经营的特点重新确定了备付率,工行、中行不低于6%,建行、交行不低于5%,农行不低于7%。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原来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帐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帐户;法定存款准备率从13%下调到8%,超额准备金及超额准备率由各金融机构自行决定。1999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1月2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
从2003年9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
从2004年4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20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六次调整
时间 调整为 调整原因
1985年 统一为10% 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
1987年 从10%上调为12% 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
1988年 进一步上调为13% 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
1998年3月21日 从13%下调到8% 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
1999年11月21日 由8%下调到6%
2003年9月21日 由现行的6%调高至7%
所谓金融制度,就是指有关金融交易的全部制度安排或规则的集合。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金融制度:(1)金融制度的最上层是法律、规章制度和货币政策,即一般意义上的金融活动和金融交易规则;(2)金融制度的中间层是金融体系的构成,包括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3)金融制度的基础层是金融活动和金融交易参与者的行为。在任何一个金融制度中,它的参与者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五类:资金有余的人或部门、资金短缺的人或部门、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当局。为什么:一、社会保障缺乏社会信心。
二、经济发展受政策调整太大。
三、教育医疗等支出增长远大于收入增长。
四、社会劳动与收入公平因非合理因素影响而质疑。
五、社会求助需求与社会道德支持形成差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6
一:财政政策 国家预算 税收政策 财政支出政策 公债政策
财政政策分为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在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下,会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采用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的措施,来刺激社会总需求,来促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平衡。
一般来说,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况下,会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采用增加税收和压缩政府支出规模的措施,来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平衡。
一般来说,在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的情况下,会实行中性财政政策,即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从而保持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
二: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再贴线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政策有三种类型:扩张性货币政策,一般来说,在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即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会刺激社会总需求,促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平衡。
一般来说,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即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会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膨胀,从而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平衡。
一般来说,在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的情况下,则实行中性货币政策,以继续保持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
三: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 。
产业政策的作用:1、调控经济总量 2、优化产业结构 3、促进技术进步 4、提高经济效益
第2个回答  2011-06-26
我国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可央行却大幅调高存款准备金,所以,多中小企业却是资金紧缩,流动性不足。国企就流动性充足。因为输入性通胀的压力越拉越大,我国要吸收流动性,就大幅调高存款准备金了。
第3个回答  2011-06-27
加息 提高准备金 央行票据 特种国债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行为)
税收 财政预算
第4个回答  2011-06-26
2011年中国宏观政策应该还是以经济为主,以下为主要十大经济看点:

货币:政策有望“前紧后松”政策工具组合灵活
楼市:调控持续发力 房价回调动能加大
物价:权重“重组”让CPI更具指导意义
红币:人民币国际化提速“红币”将深度崛起
产业:新兴产业进入实质推动阶段
分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酝酿破题
债券:市场合并新年有望实现政策突破
股市:政策力度节奏左右A股震荡上行节奏
能源:价格上涨空间大 税收杠杆至关重要
银行:增长回归稳健 调控加大风险

参考资料: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2/11/c_121065253.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