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临很多选择时,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

如题所述

之前看罗胖的《知识就是力量》中有一期,很好的分析了人们该如何做选择。罗振宇从人类历史的宝库里,提炼出“终点站、指南针、金丝雀、白衬衫”四种工具,教你做好人生的选择题。以不变应万变,坚守好自己的底线。“指南针”和“金丝雀”,看上去与选择毫无关联的两个物品,是罗振宇给出的另外两种方法。指南针永远指向一个方向,“人生选择中是剧烈的变化,真相是不变的东西比变的重要多。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我们要抓住不变的东西。”金丝雀的故事来自煤矿工人,金丝雀对瓦斯气体极其敏感,工人就在下井时带着关有金丝雀的鸟笼,以便随时观察空气情况,“这个方法告诉我们,有些选择你不要光想怎么选,你还要想什么是我绝对不能碰的底线。”不要忙着做选择,而是要减少选择。“人生天天做选择,精力的带宽是不够用的。一个聪明的人、一个最终走向成功的人,在做选择这件事上,第一件不是忙着选择,而是先去减少选择。”罗振宇的第四种方法“白衬衫”,是对抗选择的“终极大杀器”。“白衬衫”理论源自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罗振宇说,大前研一的衣柜里只有五件白衬衫,搭配好了不同颜色的领带,就像乔布斯永远一身黑T恤一样,不会在服装上做过多的选择,“用一项最没有缺陷的选择代替它就好了,这种选择不会错的。”罗振宇还引用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少则得多则惑”总结,“让生活尽可能简单,不为太多决定费神。现代社会是分工型社会,减少你的选择,把注意力资源省下来,用在你最擅长的事情上,把不做的选择交给更加专业的人士。”在罗振宇看来,只有一样东西值得选择,“就是进入什么样的环境和什么人在一起,这是对人生影响无比重大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0
我觉得做选择首先要知道这个选择究竟能带给你什么,会不会得不偿失,无论是从现实利益上来说或者是精神上。其次,应不应该指的是你的责任心,道德心,就是从你的世界观出发。最后就是你自己的意愿啦,你的梦想,你的感觉,或者你想赌一把。对每个人而言,这三者的比重应该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我认为做决定时要好好想清楚,违背两条以上的应该都不会是什么明智的选择。但也不一定,归根结底是要权衡什么对你最重要再选择。当然,现实并没有这么简单,未来变换莫测,也许你没有考虑周全,也许横生枝节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这是你现在唯一可以做的了,因此失败了也可以对自己说,我不后悔。
第2个回答  2019-04-10
所做的决定不是自己一个人能承受的了的,会给身边重要的人带来很大影响的。如,辞职了,家里就没有了任何经济来源了,老婆孩子要挨饿了。如喜欢一个女生,但是跟她在一起,老妈死都不愿意。如要辞职,一帮同甘共苦好几年的兄弟,会因为你的离去而失业。这时候就要做理性的选择了。你是觉得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重要还是老婆孩子有饭吃重要。是觉得一个女生重要还是老妈的命重要。是觉得自己为自己的职业有个好规划重要,还是承担一帮兄弟们的家庭生活责任重要。摸着自己的良心问自己,就会有答案。
第3个回答  2019-04-10
人这一辈子,要面对无数次的选择,往大了说,每一次选择都事关重大,都是决定性因素,似乎都会对未来产生必然的影响。如果悲观一点看,人有时也逃不脱命运,很多时候是被动去选择,或者说是无从选择。如果乐观一点来看,一个人可能选择什么,都是会做出一番事业来,不同的也许只是人生轨迹。所以,当面对选择,咨询千万遍,之后要静下来问问自己:我到底要的是什么?
第4个回答  2019-04-10
将选择具体化,也就是让选择更加真实。比如我们一般刷卡消费比支付现金消费要高,因为现金是真实、具体化的,而刷卡则有一种不是花自己钱的感觉,所以,让我们的选择具体化,或者说把选择对应的结果具体化,则会降低我们选择的难度。将选择分类,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它们的区别。其实将很多选择分类后会发现,我们能承受的类别比选择多。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一些无用分类,因为,分类是为了告诉选择者一些事,而不是创造选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