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介绍如下:

农历上半月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月相变化具有周期性,其更替周期是29.53天,约为一个月。顺序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

月相在中国的辨认方法: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的,这一天叫作“新月”或者“朔”,是农历的初一。

过了新月,随着月球的公转,在地球上可以看到一丝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天空西侧,弓背朝西,叫作“蛾眉月”,是农历初三、四。

到农历初七、八,可以看到半个月球,凸面朝西,叫作“上弦月”。

到农历初九至十四,能看到月球的大半部分,叫作“凸月”。

农历十五、十六、十七,能看到一轮圆月,叫作“满月”或者“望”。

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只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叫作“下弦月”。

再过几天,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牙,弓背朝东,叫作“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又从朔开始,周而复始。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就是一个“朔望月”,约29.53天,农历一个月的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