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人生活状态比较

如题所述

我们的父辈是把一毛钱当一块钱花,偏偏我们的子女又喜欢把一元钱当一毛钱花,挤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不得不拼命赚钱,活活一个拜金族。比较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人的理财生活,不是忆苦思甜,只为吸取各方经验,更好地管理好我们的钱包。早一天理财,早一天享受生活。

50年代生人:我们是典型的“看家狗”

这一代人的群体特征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经历过上山下乡,沐浴过改革春风;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成为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批受影响者,4050人员中的绝大多数主体就是他们。

50年代生人大多缺乏较高的文化素养,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他们饿过肚子,所以比其他年代生人表现出更强烈的珍惜粮食和生命的表征。在他们的理财目的中,所谓“富贵”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尽管他们不知道,在此后的二三十年中,这一切得来都易如反掌。要温饱,重保障,这是50年代生人的理财初衷和终极彼岸。

80年代的改革大潮,是大部分50年代生人此生记忆里所曾有过的最美好年代。那时候正三十而立的他们,急不可待地下海、出国。在上海这座城市,如果你在80年代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位朋友或者亲戚有过此类经历,简直会被笑作天方夜谈。

下海的,有呛水返回海岸的;出国的,也有无数人做了中国第一代“海归”,捧着国外辛苦赚来的第一桶金,开始了国内的创业路。做一份小小的殷实实业,这是这一代人的印记。尽管走得并不轻松,但50年代生人却是相当知足。因为在根子里,他们渴求的,并不是财产上的大富大贵,而是在经历种种风浪之后的平静和踏实。

50年代生人有着最淳朴的感情,在如今的离婚排行傍上,很难寻到50年代人的踪影。对家庭,对子女,他们有着深重的责任感。家庭的子女教育投资,这占去50年代人的大部分积蓄。孩子好不容易读完九年义务制教育,大学又迎来了并轨和扩招的热潮。这股大潮,可都是得靠钱说话,工资上涨没能赶得上物价上涨,不少50年代生人的一生积蓄,都花在了子女的四年大学费用里。“如果这也算押宝,那我们可真是把全副家当,都押在了孩子身上。”

案例1:怀念15%存款利率时代

人物:王阿姨 出生年代:1952年 理财方式:死守储蓄,认为这是最保险的理财方式

王阿姨是一位女同事的母亲,照片里的王阿姨,露着幸福的笑,和女儿站在厦门鼓浪屿的日光岩上面,鸟瞰整座海滨城市。这次春节时的旅行,花费了同事近5000元积蓄,“哎哟,就这样三两天地玩一玩,半个一万就出去了,真是想想心疼。你们小孩子呀,就是不知道节约点用钱。”王阿姨以这样的唠叨来表达自己的被子女宠爱。

除了保持更年期母亲的一贯“细细嘴”,王阿姨最常念叨的,就是自己过去的苦日子,忆苦似乎已经成为她的习惯,尽管她的目的并不是拿这个来思甜。“1978年刚生囡囡的时候,咱们家就你爸爸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我们一家人呢。那时候爸爸一个月才多少铜钿?才30几块钱呢。”

如果摆在今日,30几块钱连一件七浦路的衣服还要讨价还价才能成交,王阿姨认为她之所以能持家最大的秘诀在于:节俭。除了养活一大家子,王阿姨还靠她先生这每月唯一的家庭收入,两年后在郊区农村建造了一套近200平方米的大瓦房。“1981年的时候,囡囡3岁不到,家里就已经有了新房,周围邻居都羡慕得要死,老远都跑过来看新房子。”王阿姨回忆起来,仿佛眼前正是那栋她一手设计的“经典楼盘”,脚正踩着贴着“1981年9月竣工”的青碗瓷花字样。

“每月也会有些计划,比如30多块钱的收入,要分几份来用:其中几块是养囡囡的,十几块又是一家人要过日子吃饭的,还要留几块钱出来修房子的……”王阿姨对自己的规划能力相当满意,“不省着点过,还不知道怎么活过来的呢;要知道,囡囡爸爸之前自己一个人过,也是这些钱,但就常常饿肚子。”

不过说到理财,王阿姨却显得明显没有像她的发型那样与时俱进。“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怎么理财,没钱怎么理。更何况以前20多年,过的都是苦日子,谁还能有多少积蓄出来做点什么投资呀。那时候在70年代,你要是敢自己养只兔子,就会有人要割你资本主义的尾巴,还别说做生意当万元户了。”存款,有了钱就往银行里跑,这是王阿姨惟一的理财途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