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积懒成笨!!

如题所述

这种懒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种是行为上懒散。千什么都没有精神,浑身懒洋洋;做事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作业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沉迷能获得短期快感的事物中,喜欢选择轻松舒适的学习方式。

一种是思维上的懒散。需要动一点脑筋的题他就说不会;上课只会抄笔记,完全不经过大脑思考;注意力不集中,遇到稍微有一点枯燥的东西就走神。

为什么很多孩子喜欢看电视,不喜欢看书?

就是因为看书需要思考,而电视不用。

一旦孩子习惯接受信息的方式太简单,他们就会排斥那些需要动脑筋的学习内容,喜欢死记硬背,比如抄单词、记笔记,一到需要思考的时候,就卡壳了。

大脑也是会“用进废退”的,换句话说,越懂得思考,孩子大脑也会越来越灵活。

懒于思考是一种坏习惯,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耽误孩子的学习。

懒得去思考的孩子,等到了高年级,落下的学习内容会越来越多,差距也会慢慢拉大。

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正是纵容孩子懒惰的根源。

每次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家长的应对态度,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态度。

家长态度温和而要求严格,给了孩子尊重与必须遵守的底线;家长态度强硬而要求严厉,给了孩子底线,也施加了很大压力;家长态度模棱两可,给了孩子讨价还价的余地:家长完全不管,给了孩子不努力、不学习的理由。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错误态度,正在导致孩子越学越“笨’

一定要明白:指望孩子自觉,是最无力的教育。指望孩子爱上学习,学会学习,是最难实现的愿望。

最好的方法就是: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曾经有清华大学教授大胆评价:在中国,至少有一半学生在“假努力”!

表面上看非常刻苦,实际上学习时很少思考,懵懵懂懂,成绩仍然一塌糊涂。

他们看上去用了十二分的功,但最后只有六分的收获。

孩子饱受[伪勤奋]的折磨,根源就是因为懒得思考。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习惯

1.家长要学会真关心

把钱花在刀刃上,教育不能盲目从流,适合孩子才好。

用检查代替唠叨,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及时发现问题;狠得下心来管教,不纵容,不偷懒,守护孩子的成长。

2.孩子要学会真努力

积极主动,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把学习当做最重要的事:积极思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遇到不懂的一定要请教;积极学习,多动笔,多阅读,多练习,认真对待每次作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