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有什么作用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4课的《最后一分钟》,要的是这几次的作用。

“最后一分钟”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在课文的每一小节出现一次可以起到承接上下文、呼应前文的作用。

1、第一小节

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2、第二小节

“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

3、第三小节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强迫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

4、第四小节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等。透过这些诗句,可以体会得到香港回归之后人们那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欢迎之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最后一分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最后一分钟文中出现了三次,各有这些作用:香港回归到了祖国的怀抱,结束了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20
三次
第3个回答  2010-12-17
= = 你给个原文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