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靖难之役能成功篡位,依靠了哪些人的支持?

如题所述

靖难之役可以说是明朝初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起兵夺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表面上看靖难之役是皇族内斗,燕王朱棣依靠军事胜利成了大赢家,但是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是各利益集团互相博弈妥协的过程,“靖难之役”朱棣能获胜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拉拢了大多数人。



明朝的政治格局可以说完全是明太祖朱元璋打下的,别看朱元璋出身贫苦,没受过系统教育,但他对于政治权谋的掌控是中国古代帝王中顶尖的。总结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在朱元璋的规划下明朝统治阶级主要分成了四个部分,皇族、武勋、文臣、宦官,皇帝居于仲裁者的地位平衡各方,掌控天下。


皇族就是朱元璋的子孙们,朱元璋为了保障朱明皇室的统治地位,将自己成年的儿子分封到全国的重镇和交通要道,这些王爷们虽然不能插手地方政务,但是手握军事大权和大量财富,特别是边塞九王每个人都有数万兵马,可以自行征伐蒙元残余势力,权势滔天,燕王朱棣就是边塞九王之一。

武勋集团就是为了明朝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们,比如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人都属于这个阶层。经过“蓝玉案”、“胡惟庸案”,武勋虽然遭到了朱元璋的大肆打压,但因为这些家族和皇室之间的姻亲关系,以及这些人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和各种特权,到建文帝朱允炆登基的时候武勋集团依然举足轻重。


文臣集团在朱元璋时期可以说是处在弱势地位。朱元璋出身贫寒,早年间受到过贪官污吏的压迫,再加上他自己是马上皇帝,因此对于读书人一直不太看得上。明朝初年文臣的地位相较于唐宋时期是远远不如,比如宋朝时刑不上士大夫,但是朱元璋对文臣动辄打骂,只是将文臣当成自己的助手和制衡武勋的工具,中枢决策大权牢牢地掌握在朱元璋手中。


宦官集团作为依附于皇室存在的群体应该算是半个势力。朱元璋鉴于前朝宦官专权造成的危害,严令“宦官不得干政”,但是宦官作为皇室的忠仆,朱元璋不可能弃之不用,因此让宦官帮皇室理财,比如明初的海关关税,各地的金银铜矿等等都由宦官管理,这造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明初皇帝的内怒比国家的国库还富裕。大太监们占据肥缺自然富得流油,再加上内廷二十四衙门这一庞大机构,因此宦官集团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再回过头来说“靖难之役”。作为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建文帝朱允炆在战争初期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只不过因为种种决策失误将太多的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朱允炆和爷爷朱元璋的成长经历完全不同,长于深宫之中,从小接受儒家教育,在三位老师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的影响下,天然亲近文官集团,提倡文官统治,因此朱允炆登基后大力提高文官的地位权力,而对于皇族、武勋、宦官都是打压。


对于皇族,朱允炆是直接削藩。朱允炆的削藩和西汉时的削藩是两回事,朱允炆不只是要收回诸王的封地以及军事权力,甚至于连皇族的政治、经济特权都要剥夺,再加上手段过于激烈逼的湘王朱柏自焚而死,完全是不给诸王留活路。反观燕王朱棣在皇族中素有微信,再加上各种政治许诺拉拢了大部分皇族站在自己这边。


对于武勋,朱允炆最大的表现就是疏远和不信任。朱允炆是一个书生气十足的人,从小接受的儒家教育以及爷爷朱元璋的影响,对于武勋极度防备,在“靖难之役”过程中害怕武勋做大,常常干预前线作战事宜,这可以说是建文朝廷战败的重要原因。而燕王朱棣长于行伍之间,接受过徐达的军事教导,再加上在北方边境常年作战的经历,因此和武勋集团关系紧密,很多朝廷武将都是他的间谍,为他传递消息,随着朱棣的接连胜利,越来越多的武将投降于他。


身为皇帝奴才的宦官本身应该是最忠于朱允炆的,但朱允炆严惩宦官的态度,以及将宦官管理的海关关税、金银矿产交由文官管理的行为大大损害了宦官集团的利益。明朝初年的宦官虽然影响不了朝政,但身处的位置决定了他们消息灵通,通风报信都是一把能手。



“靖难之役”表面上看是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争皇位,实质上是文官集团试图树立权威、掌控国家大权引起的冲突。只不过建文帝以及其核心决策层的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过于理想主义、急于求成、纸上谈兵,使得己方一败涂地。


“靖难之役”虽然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但是文官们继续再为实现文官统治而努力。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俘,宦官头领王振、武勋领袖英国公张辅等朝廷大员死伤无数,明朝各方势力间的平衡被打破,文官集团因为拥立明代宗朱祁钰以及保卫京城等事情一跃成为朝中第一势力,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此后明朝皇帝和文官集团间的斗争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3
朱棣在靖难之役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姚广孝,姚广孝为朱棣出谋划策,智多而近妖,对朱棣的贡献最大,加上跟随朱棣常年征战的十万将士,才成功造反。
第2个回答  2020-12-03
朱允炆、姚广孝等。朱允炆的优柔寡断才使朱棣有了反败为胜的机会;姚广孝的辅助是朱棣成功纂位的基础。
第3个回答  2020-12-04
主要是朱棣自己的亲信,比如张玉、朱能、邱福、王忠、王聪、火真、王真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