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绩效工资,为什么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如题所述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有些工作,比如家访、问题学生、师德,是无法用分数来体现的。教师的工作是良心的工作。如果分配不公,必然导致他们积极性的严重挫伤和隐性罢工。

1.职称和绩效工资是教师抱怨最多的两个制度。如果说职称制度存在很多操作不当导致的问题,那么绩效工资本身就有先天不足,从来没有起到激励教师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本身就是为了提高教师待遇,奖勤罚赖,鼓励和督促教师努力,多上课,好课,多劳多得。初衷是好的,这是毋庸置疑的。相信每一位老师听到后都会欣喜不已。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拿出教师工资的30%进行二次分配,无疑是一块大蛋糕。大家都会睁大眼睛盯着他们,看领导怎么分配。结果校园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在绩效工资即将发放的时候,变成了绩效工资分配的大战。

2.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设计不能激励教师。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剥夺和分发了教师工资,在系统设计的源头就存在问题。

绩效工资的财务来源是所谓的生活部分里,教师工资,约占工资总额的30%。也就是说,是老师把自己的工资给了别人,也给了自己。而如何奖励,老师自己说不行,给老师投诉的权利,但也必须是私人的。在设计绩效工资制度时,其资金来源不应与教师工资挂钩。奖励就是奖励,资金要来源于专项财务项目。所以,老师无论怎么做都不能收回自己的职责!

当一个老师无论在一个体制内做什么都拿不到他的那份的时候,激励作用就不仅仅是一句空话,更是一个笑话。大家把钱拿出来放在一起,然后大家开始抢。当他们抢劫的时候,他们发现没有人抢走他们拿走的钱,因为在抢劫之前已经有很多钱流出了。比如班主任费、教师津贴、部分教师政策性补贴要专款专用。

3.绩效工资制度的作用是有效地制造员工和领导之间的矛盾和内耗。

个别领导缺乏科学管理的能力。学校有些领导往往不依靠自己的能力上去,自身素质不高,对绩效工资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在工作中,不能从大局出发,保护一个小群体,打击一个大区域,这是粗暴的,行为不端的,从而造成工作中的不满和错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绩效工资的未来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直接取消,怎么退,不搞这些有名的名字;二是改革走上正轨,激励性绩效工资由财政专项拨款,与教师原工资脱钩,成为纯激励。

将绩效工资的30%返还给教师是大势所趋,也是人民的心声。

写在最后:

既然要改善教师待遇,让他们活得有尊严,就不要整天担心,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鼓励他们进步。老师只有心情好,才能把每一节课都做好,化解矛盾,营造健康向上的教学氛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1

职称和绩效工资,是遭到教师吐槽最多的两个制度。如果说,职称制度是后天操作不当而产生诸多问题,那么,绩效工资本身就是先天不足,从来就没有发挥过激励教师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设计本身,就不可能起到激励教师的作用,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对教师工资一部分的剥夺和乱分配,制度设计的源头上就存在问题。

绩效工资的资金来源,是教师工资中所谓的活的部分,约占工资总额的30%

也就是说,是教师拿出自己的工资,来奖励别人和自己。而怎么奖励,教师自己说了不算。绩效工资制度设计当初,其资金来源,就不该跟教师的工资挂钩,奖励就是奖励,资金应该来源于财政专项,这样也就不存在教师吐槽无论怎么干,也拿不回本分了!当一个制度,教师不管怎么干都拿不回自己的那份时,激励作用不仅仅是奢谈,就是一个笑话。

大家拿出钱来放在一起,然后大家开始抢,抢来抢去发现,谁也没有抢到自己拿出的量,因为,在开抢之前,已经流出了许多,诸如应该专款发放的班主任费、教干津贴、部分教师政策性补贴等。绩效工资制度的作用,就是有效地在单位的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之间制造了矛盾,产生了内耗!

绩效工资未来也存在两条路可走

一是直接取消,该怎么发还怎么发,不搞这些名堂;二是改革到正轨上来,奖励性绩效工资,由财政专项拨款,跟教师本来的工资脱钩,纯粹变为奖励性质。奖励性绩效能不能对教师有激励作用?我认为,不能,相反,使人心浮躁,怨声载道。为什么呢?

绩效工资原本就是拿老师们自己的工资奖励自己,没多反少了。在没有绩效工资之前,老师跟公务员一样,是有第十三个月工资的,绩效工资,不过是把第十三个月工资拿出来作为绩效工资,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而这部分总额是固定的。

这些钱,要先拿出一部分给中心校领导成员、校长、主任、班主任做津贴,这是一大笔数字。就拿我们这30名教师的小学校,这些人加一起就11人。每个老师少得多少?至于教学奖励,是很有限的,比起分出去的那些可以忽略不计了。有了绩效以后,普通老师收入少了,那里谈得上激励呢?

工人计件工资的绩效奖励,那是多劳多得,老板出钱,不会影响其他人的利益。而老师的绩效,却是利益的再分配。影响的不只是钱,还有老师的心情。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本不是靠钱来调动的。没有这些利益纷扰的时候,老师们静心的教书,他们想的,只是如何把学生教好。学校本该是一片净土,什么时候让它回归清净才是正道。

教育行业实施绩效工资后,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点

①学校领导及其亲信的绩效工资,一般是普通教师绩效工资的3-4倍,二线的绩效工资远远大于一线教师的绩效工资,甚至部分学校出现了在体育馆看球的,看图书馆的绩效工资远远多于一线主科教师绩效工资的情况,甚至一年也不来学校一次的内退人员不仅享有绩效工资,而且远远多于一线的绝大多数教师的绩效工资,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各种领导谋取私利的工具。

②很多地方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等也从教师的绩效工资中分割一部分下来变成自己的福利,远比一线教学老师的绩效工资要高得多。对此,各学校一线教师反对声占了绝大多数,绩效工资的实行不仅没有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反而导致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消极怠工。

第2个回答  2021-06-11

不可否认教师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是一个充满爱和责任的行业。从本心里想老师,都不希望自己耽误任何一个孩子。一旦走上讲台一种莫名而来的责任感再悄悄地告诉老师努力努力再努力。咱们可以假设一下。用绩效工资来撬动老师的积极性,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老师们,教学不是为了自己的责任感,而是为了钱。当然老师们都明白教学规律。自然也明白怎样能让学生考取更好的成绩。而且考取更好的成绩的同时,会带来什么负面效应?那就是过早地发掘学生的潜力。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地让学生努力复习,努力复习。久而久之培养出得分机器。我是慢慢厌倦了学习。难道这是我们想看到的吗?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他不是学生在校的全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们想要的。而绩效工资的实施难免会让某些老师过于偏激的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把学生培养成那样的人。分数是上去了,其他的呢?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又漫长的过程,是一个慢慢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也不是标准件,我们也没有必要把学生都培养成一模一样的人。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老师都能够想到。一个优秀毕业生的培养,也不是毕业班班主任一个人做到的。

前面老师们做的工作功不可没。但是能立马看到吗?那些默默无闻的老师,那些安安静静教书育人的老师,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毕业班的老师再厉害,也是白搭。当然绩效考评好评的也是很多方面的。而绩效工资的单位总量是恒定的,有人多自然就有人上。也就是说考评好的人,吃掉了考评不好的人的工资。这样不怎么有利于团结吧?那怎样发挥我们光荣而又伟大的革命传帮带的作用呢?一个凭着良心和爱努力工作的人群,非得让他们拍排个12345,这本身就是违背他们的初心的。让老师们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培养安安静静的学生。我想才是更好的。

第3个回答  2021-07-13
都是被行政领导吃去,任由他们胡作非为,一线教师个个吃亏,所以非常绩效工资,废除祸害教育的绩效工资,才能更好激发教师积极性!
第4个回答  2021-07-14
很简单,绩效是市场行为,市场行为的结果就是商品。如果对教师进行绩效管理,那么知识和学生就必定会成为商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