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城墙与快干涸的护城河,是选拔进士的贡院吗?

如题所述

北京东交民巷附近御河桥一带的景观。老北京的社会和生活是我们常常谈起的文化记忆,那么她到底是什么样的面貌呢?虽然我们看了很多文字,其细节可能依然模糊。今天,我们通过一组拍摄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照片,来认识古都的街道、城墙、自然风景等。 

北京内城角楼,看上去巍峨壮观。这样一个有着浓厚古风古貌的北京,大家觉得如何呢?跟你从电视剧中看到或者书中描述的一样吗?如果有时光机,你愿意穿越回去吗?


北京内城城墙与护城河。厚实的城墙与几乎干涸的护城河,符合你的想象吗?城墙外侧凸出的墩台,叫马面。它们凸出墙垣外表面8-20米,间距一般为70米,即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以内。其作用是能够自上往下从三面攻击城下的敌人。


北京内城城墙顶部景观。我们看城墙照片,大部分是看墙壁,很少看到顶部的样子。上面不仅有小房子,还种了树,有非常宽敞的空间。从数据记录来看,内城城墙高7.5米至8米,底宽约12米,顶宽约9米。清朝内城城墙不仅是军事防御设施,还是满汉居住区的分界线。


内城城墙外的骆驼商队,可能在等待进城。驼队相当于清朝时期的“运输卡车”,把城内百姓生活所需的日用杂货运进去售卖,如煤块、毛皮、食盐、白菜等等。驼队擅长长途跋涉,运输成本比马车和独轮车要低很多。


站在前门城楼上拍摄繁华的前门大街。大街上熙熙攘攘,非常热闹。


站在高处拍摄顺天府贡院。顺天府贡院位于紫禁城东侧、内城东南角,这张照片应该是站在崇文门附近的城墙上拍摄的。这里承担着“为国求贤”的职能,既是顺天府乡试的地点,也是全国会试的场所,那些闻名天下的举人、进士就是在这里选拔出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