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看来鸿星尔克为何没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8-30
广告做的非常多,但是鞋的质量一般般。价钱还比较贵性价比不好。刚上市的时候也没找到自己的产品定位。慢慢的被市场淘汰了。
第2个回答  2020-08-30

因为鸿星尔克没有创新精神,鞋子的设计都很落后,而且性价比不是很高,广告宣传也没有做好,所以鸿星尔克会没落

鸿星尔克

第3个回答  2020-08-30
鸿星尔克是一个在战略选择上一直落后的企业。当其他运动品牌瞄准市场体量大的篮球、足球、跑步、羽毛球的时候,它却选了一个极其偏门的网球路线。花了不少钱,走了不少冤枉路。但还好的是,整个运动发展的大势以及鸿星尔克在销售上的重视度,推动了它很迅速的走上50亿级别体量。



2008年后,整个行业的困境同样让当时企业的大老板吴荣光开始考虑转型的问题。但直到2010年才有了基本的思路,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他提出的转型方向跨度较大:从专业运动走向休闲服饰,这主要可能来自于像优衣库这样的休闲服饰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从运动着重于做鞋到更强调服装在整个品类中的强势突围。

这对于一个一开始做专业运动的品牌来说,无疑是一次“跳级式”的转型运动,基本上相当于重新再来。但战略实施的问题在于,它既想跳出去,又不舍得专业运动,所以战略指向并不清晰。各管理层对战略的理解也都不一致。在当时晋江企业的圈子里,不理解也会附和着老板一起干。这样的转型虽然从上到下同心实施,但最后的结果大家也可想而知了。

2013年,鸿星尔克发生了其他企业不曾发生的管理层交替。家族分家,大老板吴荣光脱离了鸿星尔克服饰企业的掌控权,选择了金融房地产的二次创业。吴荣光的弟弟吴荣照开始掌管服饰品牌。二老板接手后,与原先的经营理念截然不同,依然选择了回归专业运动市场。只不过它的回归没有特步的那么高调,也许他们自认为原来的战略还未偏离轨道太远。

决定企业生死的战略大方向上的不断摇摆,注定了未来发展的尴尬境地。

鸿星尔克早在2009年就请来了原美邦东西区销售总监鲁小虎,曾是上面提到的361度营运副总裁王宏征的下属,其专业领域也仅仅是销售而已,并没有全局的战略操盘经验。他在鸿星尔克所负责的也是全力推进销售运营的提升。自始至终,一直到现今,鸿星尔克都只是专注在销售层面,并没有像安踏甚至是特步、361度一样,考虑在整体战略和全局上进行转型。产品、品牌都依旧停留在原来的阶段,甚至是战略上选择忽视。即使销售靠精细化的运营和低价政策在短时期内能上升一点,又能如何。没有既定大方向,甚至是不舍得投入,省下来的钱是否能帮助你解决未来的生存问题。

2010年,鸿星尔克从新加坡被迫退市。
第4个回答  2020-08-30
鸿星尔克是一个在战略选择上一直落后的企业。当其他运动品牌瞄准市场体量大的篮球、足球、跑步、羽毛球的时候,它却选了一个极其偏门的网球路线。花了不少钱,走了不少冤枉路。但还好的是,整个运动发展的大势以及鸿星尔克在销售上的重视度,推动了它很迅速的走上50亿级别体量。

2008年后,整个行业的困境同样让当时企业的大老板吴荣光开始考虑转型的问题。但直到2010年才有了基本的思路,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他提出的转型方向跨度较大:从专业运动走向休闲服饰,这主要可能来自于像优衣库这样的休闲服饰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从运动着重于做鞋到更强调服装在整个品类中的强势突围。

这对于一个一开始做专业运动的品牌来说,无疑是一次“跳级式”的转型运动,基本上相当于重新再来。但战略实施的问题在于,它既想跳出去,又不舍得专业运动,所以战略指向并不清晰。各管理层对战略的理解也都不一致。在当时晋江企业的圈子里,不理解也会附和着老板一起干。这样的转型虽然从上到下同心实施,但最后的结果大家也可想而知了。

2013年,鸿星尔克发生了其他企业不曾发生的管理层交替。家族分家,大老板吴荣光脱离了鸿星尔克服饰企业的掌控权,选择了金融房地产的二次创业。吴荣光的弟弟吴荣照开始掌管服饰品牌。二老板接手后,与原先的经营理念截然不同,依然选择了回归专业运动市场。只不过它的回归没有特步的那么高调,也许他们自认为原来的战略还未偏离轨道太远。

决定企业生死的战略大方向上的不断摇摆,注定了未来发展的尴尬境地。

鸿星尔克早在2009年就请来了原美邦东西区销售总监鲁小虎,曾是上面提到的361度营运副总裁王宏征的下属,其专业领域也仅仅是销售而已,并没有全局的战略操盘经验。他在鸿星尔克所负责的也是全力推进销售运营的提升。自始至终,一直到现今,鸿星尔克都只是专注在销售层面,并没有像安踏甚至是特步、361度一样,考虑在整体战略和全局上进行转型。产品、品牌都依旧停留在原来的阶段,甚至是战略上选择忽视。即使销售靠精细化的运营和低价政策在短时期内能上升一点,又能如何。没有既定大方向,甚至是不舍得投入,省下来的钱是否能帮助你解决未来的生存问题。

2010年,鸿星尔克从新加坡被迫退市。

2017年,德尔惠被爆欠债6.36亿元宣布破产,美国上市公司喜得龙破产,霍普莱斯、新加坡上市公司鳄莱特老板失联、欠薪。
第5个回答  2020-08-30
鸿星尔克从2000年创立到现在,发展也是由盛转衰。自从2005年在新加坡上市之后发展迅速,并且开辟了独特的营销手段。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资助朝鲜奥运代表团,此后还资助中国女子举重队并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的第一金。这些资助使得鸿星尔克名声大噪,开始进入海外市场。反观同一时期的安踏还正在努力谋求新出路,李宁也才开始步入正轨。鸿星尔克却这一手好牌打烂,也不禁令人诧异。

打开鸿星尔克的官网,你就会发现好像走进了一个大型的山寨现场,一眼望去几乎都是各大品牌的爆款。尤其是推出的球鞋,几乎就和AJ一样,唯一的区别应该就是LOGO,还有之前推出的绿尾鞋,外形和阿迪的小绿尾没有任何区别,可以说是很完美的复制了。而在现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一味的抄袭是没有好的出路。

大家都知道,无论在哪个行业,创新都是发展的不懈动力。如果一个品牌没有创新,无法注入新的活力,那就注定会是失败的结局。同是国产品牌,安踏现在就比鸿星尔克发展更好。但其实最初,安踏也是模仿耐克阿迪中的一员,但不同的是,安踏是从模仿到超越。就拿安踏的安踏芯缓震技术来说,虽然比不上耐克阿迪这些一线品牌,但也能够和李宁云、匹克的三级缓震相提并论。从这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来,创新和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多么的重要。

除过模仿,鸿星尔克的主战场已经发生了改变,大多专卖店几乎都在海外,国内反而很少见。似乎是预见了国内市场趋于饱和,鸿星尔克开始将眼光放到了海外市场,从2008年在黎巴嫩开办第一家专卖店以来,海外市场的专卖店就逐年增加。但反观其他的国产运功品牌,在国内的专卖店比比皆是,这在大众的心中就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自然销量是会增加的。而转战海外的鸿星尔克,在国内已经没有办法立足,可以说是没有核心竞争力,大众也不会去选择。

市场趋于饱和,鸿星尔克的出路在哪

最后就是运动品牌的壮大,国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耐克、阿迪、安踏、李宁等品牌随处可见,每个品牌都有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让一些小品牌没有办法进入。还有就是大众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鞋子的追求,不仅停留在运动品牌上,还有很多的休闲鞋、板鞋、帆布鞋、例如匡威、回力、范斯、人本等。大众的选择越来越多,所以鞋子市场的竞争压力还是很大,鸿星尔克的没落似乎成为了必然。

但作为曾经的运动品牌巨头,鸿星尔克重新崛起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摆脱模仿、山寨的称呼,鸿星尔克必须要有自己创新,这样才会保持品牌的竞争力。其次就是不断开发新的领域,就拿李宁来说,它现在已经不仅拥有鞋子,还研发了一系列的服装、装饰品,甚至走上了时装周。现在大众提起李宁,俨然已经成为国货之光,现在青年的首选。

品牌的意义在于带给大众新的享受,更要带给大众新的体验,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山寨。在现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如果没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者是真正的技术来支撑,那注定是不会走得很远,也更不会走向国际。

作为曾经最受欢迎的中国运动品牌,大家都会希望未来发展的更好,也更希望在国际舞台上看到我国的运动品牌。“TO BE NO.1”是鸿星尔克的代表,希望鸿星尔克可以做自己,达到第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