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人事管理中,“编制冻结”是何意思?冻结后,还可调入人员吗?

如题所述

遇到大的机构改革,为了防止突击提拔,临时增加编制和因编制变化带来的国有资产流失,这个时候就是编制需要冻结。

编制冻结就是“暂时停止一切关于编制的办理手续”,既不再办理人员的入编手续,也不办理人员调离的手续。

因此,编制一旦冻结,是不能调入人员的。编制冻结一般是在改革时进行的,有时间性,不会一直冻着。

一旦改革结束,编制会自动解冻,而后一切恢复正常运转。所以,要办理编制,只能等编制解冻后。

编制冻结一般都是指事业政府机关的人事情况,民营企业一般不会。

扩展资料:

制定背景

2008年3月,根据200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制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要求,原人事部会同中央组织部起草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暂行条例(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批。

2011年,国务院法制办在充分听取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共十章 68条),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

2014年4月25日,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第652号)。

2014年5月15日,国务院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全文(共十章 44条),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9

编制冻结的意思是:暂时停止一切关于编制的办理手续,既不再办理人员的入编手续,也不办理人员调离的手续。

因此,编制一旦冻结,是不能调入人员的。

编制冻结一般是在改革时进行的,有时间性,不会一直冻着。一旦改革结束,编制会自动解冻,而后一切恢复正常运转。所以,要办理编制,只能等编制解冻后。

如果遇到大型的改革,那么一般是人事和编制全部冻结,人事冻结的管理部门管理权限在人事部门(之前的公务员局,领导当然在组织部),编制冻结的管理权限在党委的编办。

扩展资料:

“编制冻结”案例:

事业单位一度被视为政府机构改革的“绊脚石”和导致政府财政供养不堪的主要原因。

2004-2006年,辽宁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全部冻结。此举改变了事业单位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构重叠、人员臃肿、机制不活、效率低下的状况。

事业编制只减不增

2004年11月2日辽宁省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冻结全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通知》之日起,两年内全省事业单位只减不增。

此次冻结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是辽宁省下一步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一个信号。“冻结”的基本原则是在事业单位机构总量和人员编制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只减不增。

空余编制月底收回

通知规定,两年内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设立新的事业单位、增加事业编制。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对要求增加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不再受理。

为严格控制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对当年所有空余人员编制予以收回,此项工作于11月底前结束。

空余编制加剧了政府财政负担,收回后政府的财政负担将得到缓解。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辽宁事业单位编制将全部冻结 空余编制月底收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干部人事制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13

编制冻结就是“暂时停止一切关于编制的办理手续”,即核定该单位编制保持原状。既不办理人员增加编制的调入、入职等入编手续,也不再办理人员减少编制的调离、退出手续。

编制冻结,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固定该单位人员人数和岗位职数。在冻结时限内,编制不增加,也不减少。

编制冻结分为几种情况:

一、  固定人数和岗位职数的编制冻结

编制冻结后,该单位在现有人数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人员人数和岗位固定。不能增加或调入人员。除非该单位有自然减员(调出、退休、死亡等),编制有了空缺,才可以新调入和增补人员。

但一般情况下,编制冻结与人事冻结是同时进行的。统称为“编制人事冻结”。在“编制人事冻结”的情况下,既不能调入调出、退休减少,也不能升职降职、人员调动。一切与编制、人事有关的所有事项全部停止。

在这种情况,一般在机关事业单位比较常见。编制核定后,编制内的所有人员经费均由各级财政拨款,如果没有编制,就没有财政拨款。这样,就从经费上固定了机关的人数及职数。

除非单位在岗人员有人调出、退休或死亡,造成编内人员减少,在编制冻结,人员人数和职数固定的情况下,人员无法调入或升职。

二、重大的机构和人事改革的编制冻结

一般情况下,重大的机构改革,年度结算期、一把手变动等,为了保证改革有序进行,防止临时增加编制和防止因编制变化带来的国有资产流失;或防止突击提拔等不良现像出现,一般均会进行编制冻结。

如2018年3月,全国税务系统自国家税务总局以下的所有省、地、县国税局、地税局机关合并,该决定是国家税务改革的重大举措。

当时,全国税务系统国、地税的各级机关,全部实行了编制和人事冻结。在这种情况下,规定期限内,一切与编制人事有关的招聘、聘任、调入、调出、升职、撤职、降职、退休、病退、加薪、减薪等全部暂时停止。

三、撤销单位的编制冻结

这种情况下,人员不允许调入,只允许调出。

四、特殊时期的编制冻结

党和国家的重大会议、重大事项进行期间,为保证社会的安全稳定,有时会有专门规定进行编制及人事冻结。

如: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党政群团机构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3月2日,中央编办下发文件,暂停各级国家公职人员编制内的人员调动(包括公务员、参公及事业单位)。

编制冻结均有规定时限,在规定时限内严格执行,而在规定时限结束后,编制解冻,与编制有关的工作仍然恢复正常。

编制冻结的管理权限在各级党委的编制委员会或中央及垂管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

人事冻结的管理部门管理权限在各级人事部门或公务员局。领导职数的编制管理权限在各级党委组织部。

扩展资料:

编制冻结可能造成的影响:

一是影响招聘。冻结时期,行政事业单位招聘会减少或停止。

二是影响就业率。冻结时间如果过长,可能会影响应届生的就业率。

三是出现内部人员空缺。冻结时期不可招聘新的工作人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可能会空缺。

四是影响办理入职手续。冻结时期,入编手续会过慢,对已经考入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但还未办理完入职手续的人员会有一定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干部人事制度

百度百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7

编制冻结的意思是:暂时停止一切关于编制的办理手续,既不再办理人员的入编手续,也不办理人员调离的手续。

因此,编制一旦冻结,是不能调入人员的。

编制冻结一般是在改革时进行的,有时间性,不会一直冻着。一旦改革结束,编制会自动解冻,而后一切恢复正常运转。所以,要办理编制,只能等编制解冻后。

如果遇到大型的改革,那么一般是人事和编制全部冻结,人事冻结的管理部门管理权限在人事部门(之前的公务员局,领导当然在组织部),编制冻结的管理权限在党委的编办。

扩展资料:

人事冻结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常规的人事冻结,主要领导或者班子成员即将有较大的变动,在新班子调整结束期间,人事冻结,不做任何提升、进出、换岗等。

另一种就是要进行体制改革,有合并、改制,或者其他情况。

人事冻结的本意是两个防止,在特定情形下,防止单位进人、防止单位突击提拔干部。在单位里,最稀缺、最重要的是编制、是干部岗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干部人事制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9

一般人事冻结为企事业单位或机关单位的行为,一般都要由上级主管单位或部门决定是否冻结或由本单位或董事会决定是否冻结。如果确定为冻结期,原则上不再招聘新工作人员,只能等解冻后再进。

在机构改革全面结束期间,凡涉及编制增减、人员调动、工资审批的事项一律冻结,且严禁各部门借调、抽调干部。

编制冻结有两种情况,但都不会影响现有人员的编制状况。

(1)一种是不允许调入,只能调出(主要是打算取消或者合并单位等情况)。

(2)另一种是冻结期间不允许调入和调出(特殊情况,会有时间限制,超出时间就可以正常调动了)。

扩展资料:

冻结时间:2018年3月,两会之后

冻结原因: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党政群团机构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3月2日,中央编办下发文件,暂停各级国家公职人员编制内的人员调动(包括公务员、参公及事业单位)。

(1)冻结时期,事业单位招聘会减少。

(2)冻结时间如果过长,可能会影响应届生的就业率。

(2)冻结时期不可招聘新的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可能会空缺。

(3)冻结时期,入编手续会过慢,有可能影响已经考入事业单位编制但还未办理完手续的人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干部人事制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