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理发的风俗什么时候开始

如题所述

1. 流传至今的二月二龙抬头理发风俗,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自1644年清军入关后,官方规定男子必须留沙壶头,即四周无发、中间一缕编辫。
2. 在明朝以前,汉族人的发式并非如此。那时的儿童和十八岁以下少年理发时通常剃光头,年至十八岁成年后加冠,此后头发不再剃除,直至生命终结,因身体发肤,视为父母所赐。
3. 民间有言“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被视为祥瑞之兽,掌控和风化雨。农历二月二,人们期望龙王抬头兴云作雨,滋润大地,因此有了“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能带来好运和福运,故有民谚“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年二月二,理发店都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4. 另外,我国民间有“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因此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整月不再理发,直到二月二才恢复。但近年来,这一禁忌已逐渐淡化。
5. 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理发,即使是简单的修修剪剪,也被认为有吉祥之意。理发不在于数量多少,而在于仪式感。即使是自己给自己剪下一根头发,也象征着吉祥如意。
扩展资料:
民间传说中,农历二月初二是龙王抬头的日子,此后雨水将逐渐增多。因此,这天被称为“春龙节”。北方广泛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提到:“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可能是“春龙节”习俗最早记载。从科学角度看,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前后,大地解冻,天气渐暖,农民结束闲暇,开始春耕。古时称“二月二”为“上二日”,民间盛行的春龙节,古时亦称“春耕节”。
参考资料来源:
- 百度百科-龙抬头(中国传统风俗)
- 百度百科-二月二习俗
- 人民网-二月二民俗:民间流行"剃头" 多祭祀土地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