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简单介绍

如题所述

1.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
2. 春秋时期已有用菰叶包黍米的“角黍”以及用竹筒装米烤熟的“筒粽”。
3. 东汉末年,广东碱水粽的出现,标志着粽子制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4.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并加入了益智仁,成为“益智粽”。
5. 南北朝时期,杂粽的出现增加了粽子品种,也使其成为人际交往的礼品。
6. 唐代,粽子的用米品质提升,形状也更加多样,如锥形和菱形。
7.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变为箬叶,且馅料更加丰富,包括豆沙、猪肉等。
8. 至今,每年端午节,中国家庭仍会包粽子,粽子花色品种繁多。
9. 端午节的另一习俗是赛龙舟,起源于对屈原的纪念,现已成为重要的民间活动。
10. 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避邪驱瘟的寓意,同时也兼具装饰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