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的族谱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28
1. 吴姓源于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通志·氏族略》、《史记·周本纪》、《元和姓纂》及《丹阳吴氏族谱》等资料均有记载。
2. 古帝颛顼时期吴权之后裔也可能成为吴姓的来源之一。
3. 另外一种说法是,吴姓出自远古时代部落有虞氏的后裔。
4. 还有资料表明,夏代少康时著名弓箭手吴贺的后代也使用了吴姓。
5. 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如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赫哲族等,也有使用吴姓的。
泰伯是吴姓的得姓始祖。三千年前,泰伯与其弟仲雍南逃至江南,创建了吴国。后来,吴国被越国所灭,吴姓王族子孙为纪念国名“吴”,将其作为自己的姓氏。
吴姓早期发展主要在我国南方。秦汉时期,吴姓族人开始向江西婺源、安徽歙县等地迁移,并有部分北迁至山东、山西等地。在此期间,吴姓族人参与起义,因功被封王,出现了多个名门望族。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吴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南朝时,吴姓族人发展至湖北中部一带,逐渐兴旺,形成了著名的武昌郡望。在秦汉时期迁居山东等地的吴姓族人,有一部分迁居四川成都一带,逐渐成为当地名门。
隋唐时期,吴姓先后出现了陈留、濮阳、勃海三支著名家族。陈留望族起源于迁居山东吴姓一支,东汉末年以后,历经战乱,但仍作为当地大族不断发展。濮阳吴姓为东汉大司马吴汉之后,地位一直显赫。渤海吴姓也因名人不断而著称于世。
宋元时期,吴姓族人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北方吴姓大量南迁并在南方大发展的情况。因此,北方吴姓渐衰,南方渐旺。在此时期,“延陵季子”的后人咸阳吴姓、绍兴吴姓等逐渐显贵,历代为官,家族不断扩大兴旺。
明清及近现代时期,吴姓名人大量涌现,家族分布进一步广泛,人口增多。此外,吴姓还出现了向东南亚及海外广泛迁徙的现象。如今,吴姓主要分布在江南一带,华东各省吴姓人口比率均占各省人口百分之二以上,尤其在福建省,约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五。
吴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主要有八个:延陵县、濮阳郡、渤海郡、陈留郡、吴兴郡、汝南郡、长沙郡、武昌郡。
堂号有“源远”、“至德”、“思敬”、“怡德”、“有秩”、“三让”、“崇礼”、“让德”、“思让”、“均安”、“履成”、“敦厚”、“德让”、“源德”、“树德”、“世德”、“观乐”、“双合”、“思源”、“崇本”、“瑞本”、“听彝”、“种德”、“延陵”等。
吴姓族人的特点有:历代吴姓族人地位显赫,高官众多,名人辈出;吴姓族人皇亲较多,使得本族有一个良好发展环境,繁衍播迁到全国各地;各支吴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
吴姓名人包括吴起、吴广、吴芮、吴汉、吴均、吴兢、吴道子、吴镇、吴承恩、吴三桂、吴敬梓、吴昌硕、吴沃尧、吴有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