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堇年除《大地之灯》外,还有哪些小说作品?

希望要有每部作品的简介及评价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小说散文集(2007.11,长江文艺出版社)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是七堇年的第一部散文小说集,是她的第二部单行本。全书收录包括序在内的19篇文章,共分为两部分,惊蛰与清明,寓意成长与写作路途上的不同阶段。作家郭敬明称七堇年“思想深刻、文笔成熟,远远超过作者本人的年龄和阅历。”
  《少年残像》中篇小说(pook2系列)(2008.1,长江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童时的绍城深秋,天空颤抖微微泛寒。候鸟耐不住冷寂,早早离开那里深灰的天空,只剩下忧郁而安宁的云朵守望没有翅膀的飞翔。天寒欲雪。黄昏日复一日地降临,一大片怆然的赭黄色余晖铺在天边,犹如神的麦田。而那种血清一样的颜色,总让人忍不住喻以某段糜烂在诗歌中的爱情。我知道,冬天很快就要接踵而至了,初雪过后,绍城将一片寂静荒凉。 在窄小的阁楼里,我用手抹掉木头窗玻璃上的水雾,向外遥望。一片熟稔的世界在我眼前洞开。天空颤抖着深深泛寒灰色的低矮的楼房轮廓模糊,成群的鸽子静静飞翔,如同最后一片萍聚的无名的命运。雾气蒙然,被黑色的朽木窗棂分割成小块小块的方形,在绍城万籁俱寂的夜里,比暗夜更暗。 我被午夜时分炸响的鞭炮声惊醒,睁开眼睛看见窗外陡然升起的艳丽烟花在高空中绽放,雍容的流光溢彩从窗户照射进来,明亮得将我的阁楼变成了一座通体透明的琉璃城堡。阁楼下面,母亲打开门迎接除夕之夜匆忙归来的父亲,絮絮叨叨地帮他卸掉行李。我醒来了。清醒得闻得到开门的时候风雪破门而入的寒气。钻出被子,我在黑暗而寒冷的阁楼里因为预感幸福而独自微笑。 因每年的这个时候,父亲必伴随这风雪归来。
  《澜本嫁衣》长篇小说(2008.12月,长江文艺出版社)
  主人公叶一生的姐姐——叶知秋是一个堕落的风尘女子,她酗酒,抽烟,吸毒,卖淫。而她放荡不羁的外表下却有一颗渴望返璞归真,渴望相夫教子,做一个普通女子的心。奈何这个社会是不容一个这样的女子立足的。她一次次地被抛弃,被背叛,完全沦落为男子发泄兽欲的工具。她在万念俱灰后吞食过量的鸦片自尽了,带着深深的绝望。 澜本嫁衣是专门做嫁衣的裁缝店。而叶一生的外婆做了一辈子嫁衣,却没有为自己的女儿亲手缝上一件。叶一生的母亲把一件嫁衣交给叶一生,而叶一生却没有如愿以偿地步上婚姻的礼堂。 嫁衣,本是喜庆的象征,却成了悲剧的滥觞。 在经历了爱与被爱,欺骗与被欺骗等女性角色的无奈和失落,婚姻的错位和失败后,姐妹俩对人间平静的残酷有了各自不同的理解。
  《尘曲》小说散文集(2010年.10月,浙江文艺出版社)
  图文雅丽的上品之作,睽违两年的精品呈现。 七堇年《尘曲》全书分为游记,散文,小说,三个部分。收录了七堇年后期零散见刊的精品散文,最新创作的精彩游记,以及中篇小说《尘曲》。全书皆配以作者原创旅途摄影插图。 游记以行走路线为线索,所见所闻所感,行文清新淡雅,高雅脱俗的审美情趣,都足以对读者的品位起到引领和定义的作用。 散文则是对以往经历、情感的一次回顾和思考,对人生和世事的领会,字里行间蕴藏着丰盛的情感和的深度的思考。 全新创作小说《尘曲》,讲述一个家庭在一天之间,集由机缘巧合,导致多年来平和表面下的激烈矛盾集中爆发。故事如戏剧一般展开,分为三场。每个家庭成员各自埋在心底的隐秘往事一幕幕上演:父亲早年的与前妻的情感纠葛;儿子作为一个同志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以及女儿在大学期间独特的经历。 以不同年代出生,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主角:父,子,女,影射了中国家庭成员...
  我也只能弄这么多了,我不多看她的书,所以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你可以上网搜一搜。
  除了这几本单的之外,还有很多篇章,有的是单独的,有的是最小说里面的,你可以在百度七堇年百科里面找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4
单行本 大地之灯新版
《大地之灯》长篇小说(2007.1,长江文艺出版社)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小说散文集(2007.11,长江文艺出版社) 《少年残像》中篇小说(pook2系列)(2008.1,长江文艺出版社) 《澜本嫁衣》长篇小说(2008.12月,长江文艺出版社) 《尘曲》小说散文集(2010年.10月,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品年表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在路上》(2004年5月,《第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幻听》 《故城》 《昨天》 《北方》(2004年8月,岛第一辑) 相关书籍
《远镇》(2004年10月和2004年12月,分上下连载于岛第二辑和第三辑) 《睡在路上》(2005年2月,岛第四辑) 《书信》 《花朵之蓝》(2005年12月,岛第六辑) 《冰是睡着的水》(2006年5月,岛第七辑) 《春别》(2006年11月,最小说第一辑) 《大地之灯》(2007年1月,单行本) 《灯下夜祷》(2007年1月,最小说第三辑) 《少年残像》(2007年3-6月,分上、中、下、终连载于最小说第五-八辑) 《薄奠》(2007年6月,最小说第八辑)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内封面
《孙悟空的迷你裙》(2007年1月 moy 第七期) 《流景闲草》(2007年7月,最小说第九辑) 《北之零年》(《少年残像》番外)(2007年8月,最小说第十辑) 《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2007年9月,最小说第十一辑) 《江河梦》 《为了忘却的纪念》(《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自序)(2007年10月,最小说第十二辑) 《蓝颜》(2007年11月,最小说第十三辑) 《城事》(2007年11月,岛第九辑)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2007年11月,单行本,收录未发表的《札记》) 《七,给世界上另外一个我》(2007年12月,最小说第十四辑) 《少年残像》(2008年1月,单行本) 《你的名字叫红》(2008年1月,最小说第1期) 《夜殇》(2008年2月,最小说第2期) 《月光下我记得》(2008年3月,岛第十辑) 《幻世》(2008年4-6月,分一二三连载于 书封面
最小说4-6期) 《再见敦刻尔克,再见》(2008年4月,最小说第4期) 《地震在别处》 《昨日以前的星光》(2008年7月,最小说第7期) 《沉默如谜的呼吸》(2008年8月,最小说第8期) 《一束河流》(2008年9月,最小说第9期) 《九月》(2008年9月,最小说第9期,最小说卷首诗) 《如果天空不死》(2008年10月,最小说第10期) 《碧云女子》(2008年11月,最小说11期) 《澜本嫁衣》(2008年12月,单行本) 《是的,是的》《云荷》(2008年12月,最小说两周年纪念特刊) 《双生记》(2009年1月最小说 少年残像
) 《Remember,darling上》(2009年1月最映刻) 《Remember,darling中》(2009年2月最映刻) 《Remember,darling下》(2009年3月最映刻) 《宇宙》(2009年4月最小说) 《大地之灯》(2009年5月再版) 《与君书》(2009年6月最映刻) 《生如夏花》(2009年8月最小说夏日特刊) 《赋得永久的人间》(百度七堇年吧刊《Se7en》第三期) 《尘曲》 (小说散文集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0 年10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05
赵勤,笔名七堇<jǐn>年、山荆 ,女,1986.10.5,出生四川泸州。2006年,她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终于写下第一部长篇《大地之灯》。在众多或偏激或强说愁或疼痛苍白的青春文学领域里,堇年的独树一帜已引起众多评论家的瞩目。
自幼学习绘画与钢琴近十年。中学时期过钢琴十级。她承认没有海量的阅读积累,却在小学时代想写本书,亦依然循规蹈矩地在母亲的教鞭下学钢琴、学画画、当大队长、当班长、上奥数班。中学时代接触过吉他,爵士鼓和电影的些许皮毛,后来发现唯一收获是借以走入表达这个世界的途径。曾经的理想有做漫画家和拍电影,至今仍耿耿于怀。成长中遇到很多的可贵,开始念念不忘要去祭奠那些人和事,于是找到成本最为廉价的表达形式,即写作,去防止自己向时光和记忆倒戈。正以在回忆和幻想之间流盼的浮躁姿态,向死而生。 2002年,堇年写下了第一篇文字《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她说,回顾昨日看到了写作带给我的另一种形而上的成长,而今看来已是噜苏繁冗的羞人之笔,但之所以鄙弃过去是因为有所进步。 堇年在高中生活中遇上了一些可贵的朋友,令堇年受益匪浅,如曲和(成都电子杂志《MOY》主编之一)等,过上了与写作、音乐、电影相关的生活。但与此对应的是,面对数学考试深恶痛绝的同时茫然无措。七堇年在成长过程中对于少数爱看的几本书手不释卷,因为反复的阅读早已烂熟于心,如史铁生的千字短文《秋天的怀念》,她经常在宿舍25瓦的小台灯下读。她第一次知道文字的力量是在语文课上做《秋天的怀念》阅读题,竟因不知不觉落泪而茫然无措。她自称,史铁生的作品是引导我开始重新审视文学与写作的滥觞,它在我心中永远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2003年,在《我与地坛》相伴的日日夜夜,她因尚未习惯住读生所必须习惯的冷清寂寞而停留在内心慌乱的年纪,文字的清净独处让她安之若素,执笔写下一些自认为言不由衷的文字——《北方》《幻听》《故城》《昨天》。 2003年下半年,在晚自习上始作《远镇》;寒假之前赴上海参加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此前以《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一文入围初赛),并以《在路上》一文获一等奖,装奖杯的红色纸盒尚有颁奖时王蒙的签名。 2004年,高二下学期晚自习上完成《远镇》,并将此文寄向朋友介绍的《岛》中,在读者回函表里排名第一。而这时她在权衡庞大沉重的学习压力和喷薄欲出的写作欲望时终究选择后者。她说,酣畅淋漓之处常常与文字交融而不能自已,那种旺盛的表达欲望与表达过程的顺利前所未有,但只是昙花一现,终在兵荒马乱的高三弃绝种种以倒戈,完成形式上的自我安慰。 2005年6月之后,高考败北之后的沮丧难以发泄而踏上旅途,萧索的荒原令她生情,有了几个短篇的轮廓。回家后写下一些无关痛痒的练笔,如《书信》。此文被曲和称之有沈从文的风骨,令堇年内心哗然,也有欣喜。 2006年,写下第一部长篇《大地之灯》。 自发表《远镇》以来长期供稿于《岛》《最小说》,已颇具争议。郭敬明曾在hansey出走柯艾时把七堇年看作是他团队的核心成员。
单行本 大地之灯新版
《大地之灯》长篇小说(2007.1,长江文艺出版社)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小说散文集(2007.11,长江文艺出版社) 《少年残像》中篇小说(pook2系列)(2008.1,长江文艺出版社) 《澜本嫁衣》长篇小说(2008.12月,长江文艺出版社) 《尘曲》小说散文集(2010年.10月,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品年表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在路上》(2004年5月,《第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幻听》 《故城》 《昨天》 《北方》(2004年8月,岛第一辑) 相关书籍
《远镇》(2004年10月和2004年12月,分上下连载于岛第二辑和第三辑) 《睡在路上》(2005年2月,岛第四辑) 《书信》 《花朵之蓝》(2005年12月,岛第六辑) 《冰是睡着的水》(2006年5月,岛第七辑) 《春别》(2006年11月,最小说第一辑) 《大地之灯》(2007年1月,单行本) 《灯下夜祷》(2007年1月,最小说第三辑) 《少年残像》(2007年3-6月,分上、中、下、终连载于最小说第五-八辑) 《薄奠》(2007年6月,最小说第八辑)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内封面
《孙悟空的迷你裙》(2007年1月 moy 第七期) 《流景闲草》(2007年7月,最小说第九辑) 《北之零年》(《少年残像》番外)(2007年8月,最小说第十辑) 《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2007年9月,最小说第十一辑) 《江河梦》 《为了忘却的纪念》(《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自序)(2007年10月,最小说第十二辑) 《蓝颜》(2007年11月,最小说第十三辑) 《城事》(2007年11月,岛第九辑)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2007年11月,单行本,收录未发表的《札记》) 《七,给世界上另外一个我》(2007年12月,最小说第十四辑) 《少年残像》(2008年1月,单行本) 《你的名字叫红》(2008年1月,最小说第1期) 《夜殇》(2008年2月,最小说第2期) 《月光下我记得》(2008年3月,岛第十辑) 《幻世》(2008年4-6月,分一二三连载于 书封面
最小说4-6期) 《再见敦刻尔克,再见》(2008年4月,最小说第4期) 《地震在别处》 《昨日以前的星光》(2008年7月,最小说第7期) 《沉默如谜的呼吸》(2008年8月,最小说第8期) 《一束河流》(2008年9月,最小说第9期) 《九月》(2008年9月,最小说第9期,最小说卷首诗) 《如果天空不死》(2008年10月,最小说第10期) 《碧云女子》(2008年11月,最小说11期) 《澜本嫁衣》(2008年12月,单行本) 《是的,是的》《云荷》(2008年12月,最小说两周年纪念特刊) 《双生记》(2009年1月最小说 少年残像
) 《Remember,darling上》(2009年1月最映刻) 《Remember,darling中》(2009年2月最映刻) 《Remember,darling下》(2009年3月最映刻) 《宇宙》(2009年4月最小说) 《大地之灯》(2009年5月再版) 《与君书》(2009年6月最映刻) 《生如夏花》(2009年8月最小说夏日特刊) 《赋得永久的人间》(百度七堇年吧刊《Se7en》第三期) 《尘曲》 (小说散文集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0 年10月)
参考:百度百科
第3个回答  2010-12-04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小说散文集(2007.11,长江文艺出版社)
《少年残像》中篇小说(pook2系列)(2008.1,长江文艺出版社)
《澜本嫁衣》长篇小说(2008.12月,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喜欢澜本嫁衣~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811346.htm

第4个回答  2010-12-04
楼主想了解小说作品的详情就去盛大文学协作网站的云中书城看吧 这里的小说都是名家写作的 带有每部作品的简介 还有强大的网友评论系统 可以让你随时与众多网友分享和评论作品!!!
第5个回答  2010-12-04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是七堇年的首部随笔集,全书共分为两部分,惊蛰与清明,寓意成长与写作路途上的不同阶段;收录曾经发表在杂志上的部分中短篇作品,并加入了大部分最新创作的散文等作品。青春文学领军人物郭敬明由衷赞扬七堇年“思想深刻、文笔成熟”,远远超过作者本人的年龄和阅历。“这是一部让人惊叹的作品,也是一部异常深刻和饱满的成长记录。在众多或偏激或强说愁或疼痛苍白的青春文学领域里,七堇年的独树一帜必定引起所有人的瞩目。”
在青春之书里,我们同在一行字之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关于少年时代,冷暖自如,是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这一切将在被回忆肆意篡改的书写下,渐渐抽象成一些雾一样的尘埃,浮在梦境之外的空茫黑暗中,日日夜夜不停坠落,终会尘埃落定。在我们的希望和愿欲的深处,隐藏着对于青春的默识。如同种子在雪下静静梦想。所以你要知道,我将在更大的沉默中归来。青春是生命最温暖的被窝,是生命最华丽的裙袂。

《少年残像》讲的是童时的绍城深秋,天空颤抖微微泛寒。候鸟耐不住冷寂,早早离开那里深灰的天空,只剩下忧郁而安宁的云朵守望没有翅膀的飞翔。天寒欲雪。黄昏日复一日地降临,一大片怆然的赭黄色余晖铺在天边,犹如神的麦田。而那种血清一样的颜色,总让人忍不住喻以某段糜烂在诗歌中的爱情。我知道,冬天很快就要接踵而至了,初雪过后,绍城将一片寂静荒凉。
在窄小的阁楼里,我用手抹掉木头窗玻璃上的水雾,向外遥望。一片熟稔的世界在我眼前洞开。天空颤抖着深深泛寒灰色的低矮的楼房轮廓模糊,成群的鸽子静静飞翔,如同最后一片萍聚的无名的命运。雾气蒙然,被黑色的朽木窗棂分割成小块小块的方形,在绍城万籁俱寂的夜里,比暗夜更暗。
我被午夜时分炸响的鞭炮声惊醒,睁开眼睛看见窗外陡然升起的艳丽烟花在高空中绽放,雍容的流光溢彩从窗户照射进来,明亮得将我的阁楼变成了一座通体透明的琉璃城堡。阁楼下面,母亲打开门迎接除夕之夜匆忙归来的父亲,絮絮叨叨地帮他卸掉行李。我醒来了。清醒得闻得到开门的时候风雪破门而入的寒气。钻出被子,我在黑暗而寒冷的阁楼里因为预感幸福而独自微笑。
因每年的这个时候,父亲必伴随这风雪归来。
第6个回答  2010-12-04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少年残像》中篇小说 《澜本嫁衣》长篇小说 《尘曲》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因为我们都如此轻易地走到了别人的光环和阴影的笼罩下,愚蠢地聒噪,还坚信这就是自己的优点和价值所在。而我淡然地坚持以苍白的语言尽我所能刻画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敌对,以及内心深处库存已久的冷漠与希望,决绝与妥协。真实真实再真实。青春,我可爱的青春。 我们都对了还是错了,我们都爱了但是忘了。走的时候你哭了还是怎了,我只是疼了但还是笑了。我想引用一句被说过很多次的话,我生命中的温暖就这么多,全部给了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微笑。 原来有些事真的是不经意的完整,有些人真的是出乎想象的命中注定……无论上天给我怎样的躯壳,我上演了十七年的悲欢,一些人一些事就这么明明灭灭地刻在沿途的风景中。我学会了安稳学会了谎言学会了冷静学会了沉默学会了坚忍。辗转中的快乐在百转千回中碎成一地琉璃,我站在风中把它们扫进心底最阴暗的角落。再也没有关系。那样明眸皓齿地对别人微笑,灵魂喷薄影子踯躅。只剩坚强无处不在。 所以如果有不幸你要自己承担,安慰有时候捉襟见肘,自己不坚强也要打得坚强。还没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举目无亲,我们没有资格难过,我们还能把快乐写得源远流长。 陌路尽头,撒去一抔惨淡暗白的骨灰,有多少淡薄的人情能够留得住厚养薄葬的遗憾,在悲郁的挽歌的尾音上,给这尊沉默的青碑下孤了的魂灵写一首至情致意的所谓哀悼?而这人间,朝生暮死之间,有多少尸骨未寒的苦魂循入空寂,却在人世间再也捞不起一丝纪念。 我站在风中,手里的扫帚把散落一地的琉璃扫近内心最阴暗的角落。 风空空洞洞地吹过。一年又这么过去。而来年,还要这么过去。我不知道是安稳的背后隐藏着沮丧,还是沮丧里终归有安稳。只是我们,无法找到。 一个人要举重若轻并且诚恳无欺地面对自己的过去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少年残像》
被彻底颠覆的生活如一道未尽的路横亘在前,世界之大,我却不知其折或远。 他是我的少年,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