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中的去个体化现象一定是反社会的吗?举几个例子。谢谢啦~~

如题所述

  最近太忙了,才看到你的问题。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由费斯廷格等人最先提出,是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个人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从而做出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为了被社会认可,平时所做出的行为都是符合社会标准的,而这里所说的去个性化状态下做出通常不会做的的行为自然可以理解为不符合社会标准,说得严重点就是反社会吧。
  我觉得这是个约定俗成的问题,就像我们定义1+1=2一样,我们把个体的这种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时所做出的反社会行为称为去个性化。所以可以说去个性化现象一定是反社会的,如果在一个具体情境中,个体并没有做出不妥的行为,可以说他在具体情境中没有丧失行为的自我控制,我们就不认为他被去个性化。所以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的避免这种去个性的状态。
  去个性化通常是由于匿名性和自我意识丧失所致,平时我们经常会说罚不责众,就是因为匿名性创造的去个性化的状态,个体行为的责任意识丧失。比如集体逃课,还有很多群体的打砸抢烧行为等等。有人认为精神分裂患者之所以行为有难以预计的破坏性,原因正在于他们丧失了自我意识,没有了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跟去个性化行为有相似之处。
  你还可以去看看津吧多的关于去个性化的电击实验,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希望能帮到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5
楼上的回答的已经很明确了。呵呵,我再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个小孩落水了,一群人没有下水救人而是流着口水看热闹。包括会游泳的、平时很有爱心的、甚至是有救人经验的,都在看热闹全然忘了自己的身份和技能,这就是去个性化。或者反过来说,像春季联欢晚会上郭冬临和周涛合演的小品,大英雄,客车落水了,连老太太都跳下去了,不会水的受到感染也跳下去了(当然还是被人救了),这也是去个性化。
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