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年不能下葬要等三年以后才能下葬

如题所述

安徽的安庆才有这样的风俗,其他地方都是及时下葬的。
安庆之所以不能当年下葬,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权威的解释是元末的战争使得安庆地区遭受世所罕见的巨大破坏,人民伤亡殆尽,田地大量荒芜。建立明朝后,又因为当时江南地区土地大多为豪强地主霸占,他们在地方上盘根错节,势力雄厚,而且他们还过分压榨农民,既和国家争夺赋税来源,又不利于经济的恢复。朱元璋为了打破江南地区强大的宗族势力,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巩固其统治,就颁布“移民令”,强制江南大量人民被迁往江北苏北一带开荒屯垦,并且不得回迁原籍,隔断移民与原籍地的一切来往,史称“洪武赶散”。
  在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中,临近安庆地区的江西移民大量迁入安庆地区。据清初桐城派学者朱书说 “然元以后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强半徙自江西,其徙自他省会者错焉,土著才十之一二耳”。大量的江西移民达到安庆地区以后,被朝廷告知不得回迁原籍,兄弟亲戚之间不得往来,否则受到重罚。但是这些背井离乡的移民中心中始终抱着有朝一日能回到故乡的幻想。因此,在当时那些移民过来的老人们在去世后,按照逝者的生前遗愿将棺木在野外暂厝,不要入土下葬,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魂归故里。由于朝廷的移民不得迁回原籍的强制政策始终未能松动,移民们回归故里梦想在岁月无情的流逝中渐渐的破灭了,原本暂厝的棺木最终也不得不入土下葬了。
就这样,这种移民寄托着对故乡无限思念的丧葬方式就在家乡安庆地区渐渐地成为一种独特的风俗,一直沿用至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4
这种丧葬习俗一直到新中国早期,中国还有很多区域有所保留。
一是将棺椁寄存于寺庙或村镇边远荒屋。
二是将棺椁用芦棚或砖石泥土围固,此称:丘子。
三是挖一沟状坑,棺椁可半入或全入(棺椁高出地面或平与地面或稍稍低于地面),上部以物遮盖,此称:地窨子。
四是挖沟式半入或全入后,用土暂时埋葬,有坟头儿,此称:厝葬。厝葬就是“等待”以后的深葬;等待什么?运往故土?老夫妻?动迁?葬俗??
五是树葬形式的其中两种。1.犯有通奸罪的女子,被绑缚于树干之上,被众人(族人)杀死后,待全部剩骨殖后,捡骨葬。2.于林中聚拉四棵相邻树木,将树头绑缚一起,逝者平方树头上,何时骨殖全部落于地,再捡骨葬。
六是西南少数民族葬法。逝者入棺土葬,三年后开墓捡骨入瓦缶从葬,此称:二次葬。这种葬法,时至2010年底的今天还在大力盛行。
无论什么葬制葬法,都是劳动人民的葬俗传承,都是特有的某种传统,都有他所传承的缘由、群体、道理、文化、内涵等等。任何事物的传承都不用大惊小怪,无非就是自然而然、连续,无可厚非。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这是哪的规矩,只听说因为没找到好坟地而暂时不下葬,还没听到过有强制停三年再下葬的,你们那个地方的规矩可真奇怪,按礼说,这样把死者三年下葬的儿女是可以归到不孝一类里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8-10
没听说这样的习俗,中国之大,各地区别很大。不过倒是有听说,家里的直系长辈过世了,如果不在百日以内办理婚礼。就得等3年守孝期满了才能办婚礼。
第4个回答  2010-12-24
我们那里也是 那是规矩啊 等人彻底烂了才可以 直接下葬不吉利 这就是农村的迷信 相信死人力量比较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