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邹平县的地理 历史

谁能告诉我 邹平出的历史名人 还有邹平的最高峰 其他关于邹平的地理历史的事也好 谢了

邹平历史名人

伏生:秦汉之际邹平人,《尚书》的收藏口传承续者,著游《今文尚书》,历代学者誉之为《尚书》“再造”。

刘徽:魏晋时期邹平人,著名数学家,被誉为“古代世界数学泰斗”,著有《九章算术注》等,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领先世界的地位。

段成式:晚唐时期邹平人,著名文学家,所著《酉阳杂俎》,以内容广博而闻名中外,其诗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在邹平度过青少年时期,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其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中华民族最高尚的道德规范。

张万钟:明末邹平人,鸽子研究专家,著有《鸽经》,被誉为“世界鸽子研究的真正开创者”。

马骕:清初邹平人,著名史学家,著有《绎史》、《左传事纬》、《十三代瑰书》等。

梁漱溟: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31年在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进行了长达7年的乡村建设实验。

李广田:邹平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与何其芳、卞之琳并称为“汉园三诗人”,曾对民间文学的挖掘作出过显著贡献,后期任云南大学校长,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刘建庵:中国现代著名版画艺术家,出版过连环画《阿Q正传》、《高而基的童年》,曾任文化部教育司副司长等职。

郭在贻:现代著名语言学家,训诂学专家,著有《训诂丛稿》

邹平的最高峰

邹平县隶属山东省滨州市,位于山东省中北部,黄河下游南岸,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东接工业重地淄博,西临山东省会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靠黄河,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26公里,西距济南国际机场62公里,东距海滨城市青岛240公里。全县辖13镇、3个街道办事处,858个行政村,人口69万,总面积1252平方公里。

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邹平县置县于西汉,现有古文化遗址80多处,出土文物数千件。近年发掘的丁公遗址出土的陶片文字被考古学家认定为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字,把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向前推进了800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在邹平度过了青少年时期。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三十年代在邹平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进行了七年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李广田,著名版画家刘建庵,语言学家郭在贻,都是知识界颇有影响的邹平籍人。

邹平县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南部长白山区为山地丘陵,是重要的林果产地。邹平水杏、礼参葡萄、长山山药、红芽香椿、金星山楂,久负盛名,远销四方。农业主要产品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畜产品等,小麦和棉花跨入全国优质小麦基地县和优质棉百强县行列。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有铜、金、银、钼、硫、花岗石、麦饭石、矿泉水、天然气、石油等,特别是铜、金、矿泉水、花岗石等储量巨大。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建材资源和中药材资源。中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黄河、小清河、孝妇河等主要河道纵横交织,水利工程配套,历来是粮棉集中产地和国家重要的优质粮棉生产基地。

近年来,邹平县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全县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良好县风和民风。全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2002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4.1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7.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3亿元,连续15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今年上半年,邹平县克服“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2亿元,同比增长了21.8%;实现财政总收入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1%和35.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25
邹平县
概况

邹平县总面积1252平方千米。总人口70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黄山街道鹤伴二路567号,邮编:256200。行政区划代码:371626。区号:0543。拼音:Zouping Xian。

--------------------------------------------------------------------------------

地理位置

邹平县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东接工业重地淄博,西邻山东省会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靠黄河,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26公里。西距济南90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62公里,东距海滨城市青岛240公里,距淄博市37公里,北至首都北京550公里。至2003年末,全县有199485户,总人口701841人。现在全县辖13镇3个街道办事处,858个行政村,面积1251.75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邹平县总面积1250平方千米,总人口709570人。辖3个街道、13个镇,857个村委会,874个自然村。

黛溪街道 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74512人。辖26个村委会,26个自然村。办事处驻黄山二路90号,邮编256200。

黄山街道 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29754人。辖38个村委会,37个自然村。办事处驻鹤伴二路659号,邮编256200。

高新街道 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36854人。辖45个村委会,37个自然村。办事处驻礼参村,邮编256200。

长山镇 面积106.6平方千米,人口75294人。辖109个村委会,103个自然村。镇政府驻长山村,邮编256206。

魏桥镇 面积140.19平方千米,人口81815人。辖82个村委会,89个自然村。镇政府驻魏桥村,邮编256212。

好升镇 面积36.6平方千米,人口31799人。辖39个村委会,34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好升村,邮编256219。

韩店镇 面积83.4平方千米,人口38686人。辖46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镇政府驻西王村,邮编256209。

孙镇 面积99.01平方千米,人口39189人。辖41个村委会,43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孙镇村,邮编256210。

临池镇 面积51.19平方千米,人口28955人。辖43个村委会,43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大临池村,邮编256220。

青阳镇 面积49.29平方千米,人口34591人。辖17个村委会,17个自然村。镇政府驻韩家村,邮编256217。

明集镇 面积68.6平方千米,人口36245人。辖36个村委会,36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明家集村,邮编256216。

焦桥镇 面积82.05平方千米,人口39020人。辖48个村委会,53个自然村。镇政府驻焦家桥村,邮编256208。

台子镇 面积88.03平方千米,人口36581人。辖72个村委会,88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台西村,邮编256213。

西董镇 面积101.64平方千米,人口37623人。辖70个村委会,72个自然村。镇政府驻西董村,邮编256218。

九户镇 面积91.49平方千米,人口40926人。辖67个村委会,71个自然村。镇政府驻九户村,邮编256211。

码头镇 面积119.86平方千米,人口48716人。辖78个村委会,76个自然村。镇政府驻码头村,邮编256214。

www.xzqh.org根据“滨州市地名网”资料整理。估计为2004年统计资料)

--------------------------------------------------------------------------------

历史沿革

1994年9月15日,撤销好生乡、明家集乡、韩店乡、临池乡,设立好生镇、明集镇、韩店镇、临池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1994年9月19日,撤销青阳乡、孙镇乡,设立青阳镇、孙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1995年1月4日,撤销苑城乡、焦桥乡,设立苑城镇、焦桥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1995年4月4日,撤销台子乡、礼参乡,设立台子镇、礼参镇。以上两乡撤乡设镇后,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1995年6月20日,撤销西董乡,设立西董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1996年12月29日,撤销九户乡,设立九户镇,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鲁政函民字[1996]66号)。

2000年,邹平县辖15个镇、2个乡。总人口686590人,各乡镇人口: 邹平镇 113972 长山镇 47475 魏桥镇 55892 西董镇 35989 好生镇 32411 临池镇 30366 礼参镇 20885 苑城镇 24431 焦桥镇 36928 韩店镇 36767 孙镇镇 35586 九户镇 38212 青阳镇 32229 明集镇 33771 台子镇 34877 里八田乡 25122 码头乡 51677(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年,邹平县辖13个镇、1个乡:邹平镇、长山镇、魏桥镇、西董镇、好生镇、临池镇、焦桥镇、韩店镇、孙镇、九户镇、青阳镇、明集镇、台子镇、码头乡。

2002年4月17日,省政府批复同意:邹平县撤销码头乡,设立码头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2002年11月15日,省政府批复同意:邹平县撤销邹平镇,以原邹平镇的行政区域设立黛溪街道办事处、黄山街道办事处和高新街道办事处。黛溪街道办事处机关驻黄山二路90号,黄山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南部新区景观大街16号,高新街道办事处机关驻黄山三路88号。截至2002年12月31日,邹平县辖3个街道、13个镇。

--------------------------------------------------------------------------------

乡镇简介

黄山街道 位于邹平县南部新区,办事处成立于2003年2月,因撤销邹平镇而设立,总面积45平方千米,辖4个管理区,3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8万,是县政府驻地和未来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