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文

如题所述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文1:
实验名称:平面镜成像
实验日期:2013年7月31日
实验目的: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平面镜里成正立的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们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实验仪器和药品:平板玻璃一块,两根相同的蜡烛,木板一条(约60×15×4厘米)。木板中央有窄槽,可将平板玻璃垂直地卡在木板中央,木板的侧面从中央向两边画有等距离的刻线。
实验步骤:
1. 按图2.5-1组装好仪器。使平板玻璃正对着全班同学,在玻璃后面放没有点燃的蜡烛甲,前面放点燃的蜡烛乙。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或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直到从玻璃前边的各处看到玻璃后边的蜡烛甲好像也点燃为止。
2. 将装置仪器的木板转过90°,让同学看到蜡烛甲并没有点燃,说明刚才看到蜡烛甲好像点燃的情形,实际是点燃的蜡烛乙在平板玻璃里成的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和物体大小相等,虚像的位置和蜡烛甲完全重合。
3. 观察蜡烛乙(物)和蜡烛甲(像)的位置,可以看到物和像的连线跟玻璃(镜面)垂直,借助于木板侧面的刻线,可得到物和像距镜面的距离相等。
实验现象:物体在平面镜里成正立的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
实验解释及结论:物体在平面镜里成正立的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们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实验评价与讨论:
1. 选用薄一些的平板玻璃做实验,效果较好。因为玻璃厚了,会明显的看到由玻璃前后表面反射所成的两个虚像。
2. 平板玻璃要垂直地卡在厚木板的中央,玻璃如果倾斜或晃动都会改变虚像的位置,影响实验效果。
3. 实验时,玻璃后面的背景应暗一些。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文2:
实 验 报 告
学习中心:四川省宜宾县奥鹏学习中心物理学 专升本 201303561853 郑隆英
2014年 11 月 2 日
内容提要:将矿泉水瓶底剪去并瓶口向下,从上面放入一个乒乓球。因为瓶身不大,乒乓球会在下堵住瓶颈。左手持瓶身,右手从上向里倒水,由于下面的乒乓球堵住瓶颈,水只能向下渗漏。随着瓶内水的上升,下面的乒乓球尽管在它的周围和上面都是水,却没有上浮。如果用右手堵住瓶口,渗漏的水很快充满了瓶口和瓶颈之间,乒乓球的底部也会浸没在水中,它会立即“卟”地上升到水面。
关键词:乒乓球;底部;浸没;上升。
报告正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
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组次: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木块、斜面、小车、
实验过程: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组装器材。
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小木板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了路程 s1填入表格中。
4、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小木板的时间t1填入表格中。
5、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V=S/t算出小车通过全车的平均速度v1。
6、将小木板移至斜面中部,测出小车到小木板的距离s2。
7、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
实验记录:
水 的 沸 腾 实 验 报 告
班级: 实验人: 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①在烧杯里放入适量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然后把温度计插入水里。
②把酒精灯点着,给烧杯加热。
③边观察边记录。
④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观察记录:
①水温在 60℃以下时,随着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上气泡逐渐增多,有少量气泡上升。
②水温在60℃~90℃之间时,杯底气泡逐渐减少,气泡上升逐渐加快。
③在90℃~100℃之间时,小气泡上升越来越快。
④水开始沸腾时,大量气泡迅速上升,温度在不变。
⑤移走酒精灯,停止加热。
图象分析:
绘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变化的图象。
实验结论:
①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现象。
②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 验 报 告
班级: 实验人: 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提出问题:
猜想或假设:
进行实验:
(1)把装有海波的试管(高度约3cm)放在盛有热水(稍低于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的大烧杯里。试管内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玻璃棒),随时搅拌海波,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2)等海波的温度接近熔点时,稍减慢加热速度。注意观察海波的变化:试管壁开始→海波逐渐变软→温度海波全部熔化后温度。
图象分析:
绘制海波熔化时温度与时间变化的图象。
实验现象:
(1)开始加热时,海波物态固体,温度计示数逐渐上升。
(2)在一定的温度,但温度计示数波处于不变态。
(3)当海波全部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