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文言文称谓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0

1. 古代文言文中人称称谓语的解释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有以下几种:【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

《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

《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

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

2.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举例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有以下几种:【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

《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

《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

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

3. 求文言文称呼用语

文言文的日常称呼用词。

(1)自己谦称家父、家严: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家姐:称自己的兄姐。 舍弟、舍妹:称自己的弟弟和妹妹。

舍侄:称自己的侄儿。内人、内子、内助、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外子:称自己的丈夫。犬子、小子: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敝友:称自己的朋友。

敝人:称自己。(2)对人尊称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令子、令嗣: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侄:称人侄儿。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婿:尊称对方的女婿。 令媳:尊称对方的儿媳。

令正、贤阁,尊夫人:尊称对方的妻子。昆玉、昆仲:称人兄弟。

乔梓:称人父子。贤契:称自己的学生。

高足:称别人的学生。(3)常用敬词请:有求于对方。

请问:请求对方解答问题。 赐教:请人给予指教。

高见、高论:称对方的看法、见解。 恭喜:祝贺对方已经取得成功。

贵姓、尊姓:询问对方姓什么。 台甫:询问对方表字。

贵庚、芳龄:询问对方年龄。 高寿、高龄:问老年人的年龄。

尊府、府上、尊寓。 华居:称对方的住处。

(4)常用客气语恕:请求别人谅解,不要计较。 有劳:用于拜托&答谢对方帮助做事。

相扰:打扰。 难为:感谢对方的帮助。

(5)我国古代很多文明称呼,至今还被运用。称呼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自称父母为家父、家严、家慈;称别人庭院为府上,尊府;自称为寒舍、舍下、草堂。

将父母称为高堂、椿萱、双亲;妻子的父亲俗称丈人,雅称为岳父、泰山。兄弟为昆仲、棠棣、手足。

夫妻为伉丽、配偶、伴侣。妇女为巾帼;男子为须眉。

老师为先生、夫子、恩师;学生为门生、受业。学堂为寒窗;同学又为同窗等。

(6)日常生活中时常有人错误的使用文言词汇自己的儿子可以谦称“犬子”,但不能说别人家的儿子:“你家犬子如何如何”。古代女子没有地位,于是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为“糟糠之妻”,这不是谦词,是鄙视之词。

年龄大一点可以自称“愚兄”;但不能称别人为“愚兄”。称呼比自己大一点同辈男子,应该称“兄长”、“仁兄”等。

称呼比自己小一点同辈男子,应该称“贤弟”。但称呼自己不能称“贤弟”,应该自称“小弟”、“弟”等都行。

现代女子交往中的称呼,可以参照男子的称呼。(7)文言用语不能和口语混在一起使用“贵庚”是询问中青年人年龄的敬语,口语是问您今年年龄多大了,如果问“仁兄今年贵庚多少”?“今年”二字重复了,“多少”二字也重复了。

“台甫”是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例如问别人“请教尊姓、台甫?”不能问“你的台甫”是什么?当得知对方姓名后,不能随口应付。可以说“久仰。”

或者说“幸会。”表示认识对方很高兴。

当对方问:“请问贵姓?”时,不能说我贵姓什么,应该说,免贵姓什么,或者说敝姓什么。“高足”是敬词,赞扬别人的学生本领高强。

不能用于指自己的学生。如:“敝高足某某的作品又获奖了。”

句中“敝”是称呼自己的谦词,“高足”是称呼别人弟子的敬词,所以这句话不伦不类。

4. 带称谓语的文言文句子

拜 bài

1. 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行礼时下跪,低头与腰平,两手至地。后用为行礼的通称。

例:《书·顾命》:「授宗人同,拜,王答拜。」

2. 顺服;敬奉。

例:《左传•昭公十五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其何以献器。」

3. 奏上;奉上。

例:《痛史》第六回:「他却也拜了一本,说:‘贾似道卖国求荣,请速正法。’」

4. 敬受。

例:《晋书•太宗简文帝纪》:「进位司徒,固让不拜。」

5. 拜谢。

例:《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6. 拜谒;拜见。

例:唐杜甫《新婚别》诗:「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7. 祝贺。例词:「拜年」、「拜节」、「拜寿」。

8. 敬词。

例:清费锡璜《〈友鸥堂集〉序》:「同学弟成都费锡璜拜撰。」

9. 通过某种仪式结成某种关系。

例:《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二人拜为兄妹。」

10. 授官;封爵。

例:《汉书•爰盎传》:「上拜盎为泰常,窦婴为大将军。」

11. 拔掉。

例:《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拜。」

12. 植物名。即灰菜。

例:《尔雅•释草》:「拜,蔏藋。」邢昺疏:「此亦似藜,而叶大者名拜。」

13. 姓。

5.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有自称、他称、一般他称、爱称、敬称还有什么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自称姓名或名、用于介绍或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称郡望】 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称官名】 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称爵名】 《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

【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兼称】 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谦称】 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敬称】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贱称】 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拓展资料 称呼对方的: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高足——尊称对方的学生。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称呼自己的: 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哥哥;  自己家庭称——寒舍。

尊称:也叫敬称,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针对不同的对象,称呼可有多种。

称呼帝王时,一般有“陛下、大王、王、上、君、天子、万乘、圣主、主上、元首、九重天”等等。对一般人,则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台端、孺人、大人、兄台”等等至于古代对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尊公、尊大人。

对对方母亲称令堂、太君,对对方的妻子称令正,对对方妻父称泰山、冰翁,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千金、玉女、令爱等等,因多见于口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尊称词条。

6. 古文的称呼

文言文的日常称呼用词。

(1)自己谦称

家父、家严: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家姐:称自己的兄姐。

舍弟、舍妹:称自己的弟弟和妹妹。

舍侄:称自己的侄儿。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外子:称自己的丈夫。

犬子、小子: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敝友:称自己的朋友。

敝人:称自己。

(2)对人尊称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令子、令嗣: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侄:称人侄儿。

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婿:尊称对方的女婿。

令媳:尊称对方的儿媳。

令正、贤阁,尊夫人:尊称对方的妻子。

昆玉、昆仲:称人兄弟。

乔梓:称人父子。

贤契:称自己的学生。

高足:称别人的学生。

扩展资料

古代称呼

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时代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称呼也是一面镜子。称呼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同时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折射。

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

古代兄弟称呼

兄弟排行称谓: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称“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都统称为“叔父”。

古代父母称呼

父母又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考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