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况

如题所述

圆梁山隧道是渝怀线上最长的隧道,隧道全长11068 m。隧道地处渝、鄂、黔三省市毗连地区,为川东褶皱山地与鄂西山地、贵州高原的接触带,属中、低山地形。主要发育毛坝向斜、桐麻岭背斜及伴生断裂,向斜区内发育较多横张断裂。地貌形态明显受构造和岩性控制,具带状展布特征,以褶皱构造为骨架,形成北北东向山脉和纵向河谷相间。隧道穿越乌江水系与沅江水系的分水岭——武陵山脉。地形条件十分困难,地质条件异常复杂,该隧道施工难度极大,被称为“国内隧道设计、施工禁区”。该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岩溶涌(突)水、高水压、高应力及煤层瓦斯,其中岩溶、高压富水地质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圆梁山隧道通过地层岩性主要为灰岩、灰岩加煤系地层、泥岩、粉砂岩、泥灰岩、白云岩。隧道穿越区域主要为毛坝向斜、桐麻岭背斜及伴生断裂。如图10-37 ,毛坝向斜走向为东西向,西翼高,东翼低,呈长舟形,为一封闭的可溶的不透水的盆装构造,毛坝向斜段隧道埋深780m。

为保证圆梁山隧道的安全正常顺利施工,有效地采取针对性措施,确定并选择有效的注浆施工方案,在圆梁山隧道施工中采取四种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手段,即超前探水孔钻探、红外线超前地质预测预报、TSP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和地质素描综合判断。

超前探水孔钻探是预报地层的最有效方法。如图10-38 ,平导超前探水孔在平导开挖面布设。根据机械配置特点,超前探水孔共布设4个,2个位于上部拱腰处,另2个位于边墙部位。超前探水孔采用 MKD-5S 地质钻机施钻,钻孔直径 ϕ90mm,探水段长30m,终孔位于隧道开挖轮廓线外1.5 m。

2002年1月31日,在PDK354+244.5~+274.5段施作超前地质探孔前,掌子面拱顶偏左侧有一竖向张裂隙,自拱部开始向下延伸30~50cm长,宽度2~4cm,裂隙处流水量为10m3/h,掌子面其余部位均无水,岩性为灰岩。2月1日0:10开始进行探水孔施工。在探水孔施作过程中,首先探1、探2分别钻至6 m、7.5 m时开始出水,但水量不大,同时可以看到拱顶左侧裂隙涌水点处涌水量明显减少,这说明探1、探2和拱顶左侧涌水点明显存在着水力联系。在继续钻孔过程中,探3钻至15 m时钻孔内出现涌水、涌泥,开始时表现为混浊水,含有部分角砾石,然后继续钻进时,顺钻杆周壁流出塑状粘泥,钻进速度极快,此现象持续10min。之后,又表现为涌水(混浊状)现象。钻至27 m时,进入岩层。在探3出现涌水、涌泥后不久,探4钻至12 m左右,也表现为涌水、涌泥现象,至接近终孔30.2 m时,地层变为岩层。探2钻进过程中未表现出涌水、涌泥现象,岩体破碎。探1最后结束,钻至18 m时钻进速度较快,也表现出涌水、涌泥现象,该孔和探4连通性极强。钻孔过程中测试掌子面探测里程段内探测孔总涌水量为35 m3/h左右。钻探结束后,各孔涌水量依次为探1、探2基本无水,探3涌水量为15 m3/h,探4涌水量为20m3/h,探3、探4涌水量约占钻孔孔径位的1/3~1/2,且随时间的变化而波动(脉冲状态),这是溶洞内地下动水压所致,涌水表现压力较小。由探水孔施作过程所表现的状况来看,平导由PDK354+261.5里程位置开始发育一贯通性强,宽约12~15 m的大型溶洞,内含大量淤泥、砾石,富水,该溶洞构造通过四个超前探水孔涌水量累计为35 m3/h,水头压力可能受淤泥阻挡未完全表现。为进一步确定溶洞状况,到2月3日平导开挖施工至PDK354+255.8时停止开挖,随之进行第二次超前探测工作。此时掌子面为泥岩,岩石破碎,夹部分灰岩,有3层各30~40cm宽的夹泥层。左下角有一小溶洞暴露,填充粘土。

图10-37 毛坝向斜段工程地质图

图10-38 平导超前探水孔设计图

(单位:cm)

第二次超前探测自2月3日11:10开始。为探测溶洞大小,探3外插角14° ,探4上仰7°。探3钻至1.5 m时,钻进容易,为淤泥质粘土,钻至13.2 m时钻进速度开始变慢,为岩层,钻孔过程中孔内基本无流水,钻至16 m时仍表现为岩层,停止钻探。探4钻至5.5 m时开始进入淤泥质粘土,钻至19 m时钻进速度开始变慢,进入岩层,探4涌水量约10m3/h。探1钻至7.2 m时,钻入淤泥质粘土,钻至10m左右进入岩层。

(1)工程地质

结合已开挖的地质状况和红外线超前探水预测预报、TSP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经综合分析可得出:圆梁山隧道进口端平导里程为PDK354+255~+275地段范围内发育一贯通性强、近东西向、宽约12~15 m的大型溶洞,内含大量淤泥、砾石,富水。地层岩性为泥岩和灰岩的接触带,岩体破碎、裂隙发育、自稳能力较差。根据地层岩性判断,该段地层可能处于吴家坪组向长兴组过渡的地段。该溶洞在平导横断面及平面分布如图10-39。

图10-39 溶洞分布图

在溶洞探测及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涌水涌砂现象,对涌出物进行成分含量及筛分试验,以确定地质状况。

2002年2月23日20:30对突泥进行取样分析,突出的粘泥黏度较高,其成分除含有少量的粉砂和炭质泥岩碎块外,基本均为粘土。3月4日在工作面进行取样,经分析,前期涌出物为粉细砂,含有少量砾石。3月5日工作面对后期涌出物取样并进行经筛分试验,由试验数据绘制涌出物成分比例图,如图10-40。绘制涌出物筛分曲线,如图10-41。

由涌出物成分比例图、涌出物筛分曲线图来看:后期涌出物中粘土、砂、砾石、水比例基本相同,涌出物累计筛余百分率曲线基本呈直线分布,可见原地层填充物在未受到压力水冲出前,其级配相当合理,呈较致密结构。

(2)水文地质

1)由探水孔的涌水冲出物来看,在整个观测过程中,涌水基本为混浊水,不含或含有少量胶泥和角砾石。在10m的开挖施工期间,测试出各探水孔涌水量,如图10-42。

图10-40 涌出物成分比例图

图10-41 涌出物筛分曲线

图10-42 探水孔涌水量分布曲线

由各探水孔涌水量变化曲线来看,探1、探3、探4各探水孔水量呈无规律交替变化,探2基本保持无水,各探水孔最大涌水量为25 m3/h,但总涌水量基本保持不变,约35 m3/h,可见掌子面前方存在的水源头不止一个,且为动水压。

2)测试溶洞段涌水量,绘制涌水量变化曲线,如图10-43所示。

由涌水量变化曲线来看,2002年3月3日1:50在进行全断面超前预注浆时,由掌子面左侧拱腰和右侧拱顶位置出现了涌水、喷泥现象,该现象持续5min后,涌水、喷泥现象消失,此时涌水量为90m3/h。在继续进行注浆施工时,于3:50和6:40也相继发生了涌水、喷泥现象,持续时间均为5min左右,涌水量达到120m3/h、200m3/h,6:40~12:30期间,相继发生了涌水和涌泥现象,其涌水量均小于200m3/h。3月4日12:30和3月5日5:00 ,又发生了两次特大涌水和涌泥现象,受测试条件所限,测出当时涌水量大于400m3/h。之后,涌水量基本稳定,未再发生大规模的涌水和涌泥现象。

图10-43 涌水量变化曲线图

3)注浆施工过程中表露:溶洞的上、下部和围岩交界部位均有压力水存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