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一点点努力却总想一下得到高回报,是什么心理?

如题所述

付出一点点努力却总想得到高回报,这是一种功利思想。

总想看看结果怎么样,而不去追求过程。过程虽然漫长, 恰恰最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为啥人们总想要结果,而不去持续付出呢?

主要有以下心理:

1.目光短浅,只看眼前利益,只要暂时得到回报,就心满意足,不考虑长远,不为将来做打算。如井底之蛙,只看到头顶的一片天,而看不到全局。

2.做事急于求成,求胜心切,无法立足当下,总是瞻前顾后,一边张望一边行动,见到有利可图就一拥而上,见到无利可图,就畏缩不前。总是患得患失,没有稳定的内心。

3.内心脆弱,容易把困难无限放大,而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心理承受能力极差。

4.容易形成惰性,因为付出一点,发现回报小,就停止付出,行动上拖延,心理上松懈,很多事情因为没法实现,而自责甚至自怨自艾,形成恶性循环,而无法走出困境。

5.总担心努力了却没回报,或者努力也没用,这是种自我否定的心态,潜意识认为“我不够好”“我做不到”“我不行”,长时间的自我否定相当于自我催眠,容易形成无助感或无力感,这种限制性信念,深深地束缚人们的思想,让我们不作为。

6.害怕犯错,不能坦然面对错误,继而纠正错误,只是持续地使用蛮力,其结果往往背道而驰,事与愿违。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这样的步骤:选择、尝试、试错、承担,只有完整的体验这一过程,才能淡定面对生命中的考验。

道德经里有一句话 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还有句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可能比喻不太恰当 大致意思想说 当你不在意付出多少 不在意因为付出是否有收获的时候 才是你真正收获的时候

从人的角度出发,人是什么,是利己动物。我们在对任何的人和事付出之时,会本能的希望有一个期待之中的结局。

更多时候,建立在期待之上的回报,其努力付出的过程本质实际上就是一种投资;而一旦我们将期待值设定得过高,那么这种付出更像是投机。这并不是什么错误的心理,但是它会极大的影响,我们在努力付出过程中对于结果的判定。

 

因此,当我们努力付出,一旦在一定时间,我们看不到回报,或者回报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值,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的努力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从而开始产生诸如抱怨,焦虑等等消极心理。

 

从事的角度来看,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努力付出的过程,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首先,南辕北辙的努力与付出没有意义。当你一心向大海,走的方向却是森林,那么结果可以想见,决然不会到达你理想的目的。

 

其次,如果用因果律来解释,努力付出一直到收获回报,其间有时间,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努力付出的过程,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差甚至错误,这直接导致回报最终的产出效率。(别告诉我你不会有任何误差,没有误差的那是神,跟你没啥关系),所以十分付出三分回报,这是常态,但却绝不是常人持有的心态。

 

再次,付出与回报本身的关系,并不是相等关系,而是相关关系。你请女神吃一餐串串香,就想着晚上和她约个炮,这一餐串串香的付出,必然达不到你想要的回报。所以,不管努力与否,也不管的努力的程度有多高,付出本身就不能与回报划上等号。

 

关于付出与回报,记得当年一直为职场新人灌输“付出总有回报”这一信条的李开复吧。他当年为此坚持每天睡三个小时,还和同事比赛“谁能在凌晨里及时回复邮件”……努力把“拼命”作为自己的一个标签。没错,这是爱岗敬业,但是它并不代表工作的高效。最后的结局更令人瞠目,拼命的李开复,终于因为 健康 问题,离开了他的工作岗。

 

因此,在更多时候,“付出总会有回报”更像是心灵鸡汤,就像你的梦境一样;而梦醒之后的现实,恰恰环绕在你任何触手可及的地方。

付出一点点努力,总想得到高回报,这就是所谓的眼高手低。

就像我们做题目,光是看着题目,不做,其实一点用都没有,还总是妄想自己能够把题目答得好,其实,最后啥也不会。

我们把自己看得太重,总觉得自己强于他人,做什么事情,只需要一点点努力,就可以把别人辛辛苦苦做的东西比下去。

心比天高,认为自己有一点小小的成就就了不起,别人都不如自己,自己随便努力一下,便可以超越别人。

把自己当成上天的宠儿,感觉自己的天赋很高,不需要多努力,自己想要的东西都可以唾手可得,得到自己想要的回报。

付出很多都不一定有回报,更何况只付出一点点努力,如果说付出和收获成正比,那么只是动一动手指头,能够得到回报的几率就更小了。

这种心态失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多少人因为自己心气高,好高骛远而导致自己的失败。

追根究底,是眼界格局小,世界这么大,牛人多的是,不去看看,总以为自己多了不起,其实,自己啥也不是。

不要太自以为是,也不要倚仗自己的小聪明去生活,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和天赐的财富。

有高期望,就要付出那么多的努力。不要活在幻想里面,人类最大的弱点之一,就是自命不凡的幻想。

谦虚做人,谨慎做事,踏实一点,脚踏实地地付出,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付出一点点努力却总想着得到高回报,这是一种急功近利、异想天开、白日做梦的妄想心理。

回报是99%汗水+1%的智慧换来的,没有付出哪来回报;何况只付出一点,就想高回报;马云就不敢这么说。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经历了九死一生,才拥有现在的权利和地位。

脚踏实地,一心一意做事儿才是王道。

咱不说鸡汤,也不打鸡血,只说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这种心理初一看好像是“不劳而获”的功利心理或者是投机心理。但我认为真正有功利心理、投机心理的人终究是极少数,而绝大多数人只是有着类似的心理,这种心理有着”功利投机“的表象, 但当事人内心深处却非常明白这种心理的本质与功利投机心有着巨大的区别 ,其中包括题主本人,你心中应该也是这么想的。

其实这种心理如今很多人都具有,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学名词可以概括,如果非要用一个比较贴切的词来概括的话,就是” 内心不强大 “。

前面说了,这种心理类似于、却又不同于功利投机心理,可当事者非常清楚”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非常明白”有付出未必会成功,但没有付出肯定无法成功“,可又因为这样那样的担忧又难以付出、或者浅尝辄止后又不愿意再度付出……

总之,这是好几种心理的复杂组合所产生的一种表象, 类似的表象还有”一劳永逸“、”一夜暴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活少钱多离家近“等等大家所熟知的心理表现, 而且是一种心理方面的恶性循环,目前还无法判定是否是心理疾病,以下简单分析一下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

第一、危机感。 如今是一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各个领域的更新换代和淘汰都十分快,但却不是谁都可以跟得上节奏的,可每一个人却又很清楚跟不上节奏就会被淘汰,因此,强烈的危机感几乎遍布 社会 的每一个阶层,从学生到老年人各有各的危机感。

第二、缺乏安全感。 强烈的危机感背后就是对等的安全感缺乏,而在经济化时代,缺乏安全感的本质其实就是”钱不够“,虽然钱不是万能的, 但足够的钱真的能解决普通人生活中的绝大部分问题 ,年轻人担心钱不够娶不上媳妇,中年人担忧钱不够孩子学费老人医疗费、老人担忧钱不够养老和子女的负担、穷人担忧钱不够无法过日子、富人担忧钱不够无以应对各种危机……总之,各有各的”钱不够“,谁都缺乏安全感。

而强烈的危机感和缺乏安全感,直接导致了对高额回报的憧憬,因为越强烈的危机感越是需要对等的、越高的回报来填补的。

第三、竞争激烈。 这是一个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空前的时代,也是一个 社会 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从拾破烂乞讨的到 社会 精英几乎每一个人从步入 社会 后就在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虽然这种拼命竞争中有“欲望”的原因,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竞争,也许晚上躺在床上会想:如今是个物资丰富的时代,怎么着也饿不死,为啥累死累活的去拼?可早上起了床却又不得不加入激烈的竞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有为了孩子,有为了配偶,有为了老人……谁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总归是一点: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明白,不竞争的结果就是被淘汰,被淘汰的结果各有各的理解,但终归很惨就是了。

第四、越来强的挫败感。 强烈的危机感和安全感缺失、再加上激烈的竞争,使得很多人都发现如今想干成点什么事情真是太难了,尤其对于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的年轻人来说, 社会 经验的缺乏和手中资源的匮乏、以及各种 社会 规则的变化,更是导致他们会体验到更多的挫败感,也就是网上有些年轻人抱怨的:”感觉干啥啥不成、做啥啥不对、说啥啥都错“,这种抱怨虽然夸大其词,但却是很多人、也包括中年人和老年人的真实体验,这直接导致很多人 不是不想不出,而是不敢付出。

第五、 不良风气的影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良风气的传播速度也是爆炸式的,尤其是近十年 社会 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不良风气的传播速度几乎是空前的,比如奢靡腐化之风、攀比之风、炫富之风、不公平现象、特权现象、高彩礼、结婚难……以及前段时间流行的”看不起穷人、一切失败只因为你懒“等等高高在上的蔑视风气,这些不良风气更加重了人们心中的危机感和安全感的缺失,也更加重了竞争的激烈和越来越强的挫败感……

总之,这种心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好几种负面心理的结合体,可以肯定的说,几乎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有这种心理,但是,内心强大的人可以忽视或者控制住这种负面心理,而内心不够强大的人却很容易表露出来。

有时候付出和回报真的不成正比,想一想心也挺寒的。但是人生就是这样,如果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那你得多百搭。所以问心无愧就好。

当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时候就会开始斤斤计较的我真不适合群居生活,倒霉死的一天,又一次被人看扁的一天。

终究还是要对自己好一点,对其他人狠一点,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那就随他去吧,不再幻想什么了,敏感的人真是遭罪。

不要在意付出有没有回报,是不是成正比。一定要去付出,即使回报只有一点,那也证明是成功的。霍教授称自己很幸运,付出和回报基本成正比。

所以假如把精力放在讨好他人的行为上,而非提升自我和创造财富上,那么在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情形下会产生自我内心冲突。

有时候,付出和回报是不成正比的!但是有时候我们不会计较结局,只在乎其中的过程,等到最后的结局尽非人意,但我是从不后悔!

人都是互相的,感情是需要经营的,付出和回报是期待成正比的。成年人的世界最重要的是关系相处舒适,谁也不想委屈了自己。

不要让心太累,不要追想太多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人和事。你我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一向喜欢追忆,喜欢回顾,喜欢不忘记,如今却发现,深刻在心里的那些东西,早已在他们的时间里化成遗忘。

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能够正确地看待自身与他人的差别;他既不会自轻自贱,崇拜英雄和偶像,把任何人都看得比自己优越;也不会盲目自信,无谓地贬低他人,他不会因别人的权力财富地位而愤愤不平,他愿意以自己的实力战胜对手,而不是因对手的缺陷使自己获胜。他没有时间兴在乐祸;没有时间评论别人。他只是忙于自己追求的事业,他不会计较在每件事情上是否公平,只愿自己的内心快活与充实。

题主,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我个人觉得,付出一点点努力却总想一下得到高回报的人,主要有以下两种心理。

首先,是投机取巧心理。 有投机心理的人,就是希望付出一点点,却能获得很多。这样的人,不会脚踏实地地干活,不会慢慢地去积累,甚至他们还看不起那些脚踏实地的人,认为那样的人太傻,不如他们聪明,不会像他们会钻空子,投机取巧。

其次,是急功近利的心理。 有急躁心理的人,是静不下心来做事的。他们为了发财,为了获得成功,什么事都愿意干,但是就是不愿意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好好反思。所以,常常出现的后果是,毛毛糙糙的,什么事都干不成,什么事都干不好。

而真正能取得成功的人,是经过漫长的努力、辛勤的付出,创造性的才智,以及悠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实现的。在国内外拥有众多粉丝的李子柒, 在最近获得了国家政府层面的赞誉,认为她是中国文化输出的最好代表之一。

可是,在获得今日荣誉、赚取成百上千万的金钱之前,李子柒有漫长的默默无闻的奋斗过程,她一边要照顾生病的奶奶,一边要在田地里劳作干农活,一边还要把自己的劳作过程用手机拍摄下来、再用手机剪辑成视频。直到后来,她才有了团队的支持,拍出更高质量的短片。

像李子柒这样优秀的青年,还有一个就是李佳琦。 他的付出,和李子柒比起来,谈不上谁多谁少,但绝对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当然,这两个人比较幸运,都出名了,都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且他们的品牌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可是,很多人只看到他们赚取了很多钱,很多人也梦想着像他们一样赚取很多钱,但又有几个人有这样的努力付出呢?所以, 我想对那些付出一点点就想获得高回报的人说一句:还是脚踏实地好好干吧。

付出一点点就获得高额回报的人,跌下来的速度也会非常快的。 别的不说,就说抖音上的那个唱着“gucci gucci,prada prada”的女孩 温婉跌下来的样子不要太难看啊!

题主,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您解一点疑释一点惑。

这种心理想法应该是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的天性。也可以说是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的原始本性。也可以说是人的惰性使然!

你大可以不必把他放在心上。好好的去工作,好好的去打拼。多付出少回报,换来的是开心幸福感。人的生命不是太长,开心幸福才是最主要。斤斤计较少付出想多回报的的心态。人生会很痛苦,无益身心的 健康 成长!加油!!!

眼高手低

劝诫

那些刚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们,当人生刚刚开始的时候,请一定不要眼高手低,做好手头每一件看似简单又普通的工作,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与进步中,让才华逐渐撑起自己的梦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