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的定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因特网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它给我们带来了便捷和效率,注定将成为我们所有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1月发布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04年底,中国大陆的网民数已达9400万人[4]。然而,网络也是个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尤其是某些人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和成瘾现象,不仅直接导致其身心问题,如:心理依赖和身体疾患;而且也因连锁反应而对许多家庭、甚至社会造成危害,如:少年出走,因网络成瘾而犯罪等。

(一)、网络成瘾及基本特征
最早提出“网络成瘾”概念的是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金伯格(Goldberg),他在1994年借用了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IV》中关于药物依赖的判断标准提出了“网络成瘾主要是一种行为成瘾”[5]。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又称网络成瘾障碍[6]、因特网性心理障碍[7]、病态网络使用[8]。

出现网瘾的人常常会有以下一些症状:不管遇到何种情况,每天的生活中只想做这一件事,失去其它的生活兴趣和追求;可为上网而变更重要的人生任务或时间表,譬如,不去上学、不去上班,不睡觉等;不敢让人知道自己在网上停留的时间;或已经向他人表态不再上网却仍找机会偷偷上网,因为无法自制;上网后总在做同一类的虚拟事情或无意义事情。下网后,脑中一直在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沉溺表现)。

对他们而言,网络几乎成为现实世界的替代品,他们沉湎于网上的虚拟世界,并出现相应的生理和心理障碍。生理障碍常见的有食欲不振、头昏眼花、情绪低落、精力难以集中,免疫功能降低,严重的可导致神经系统紊乱,引发心血管疾病及眼睛疾患等;心理障碍则表现为越来越喜欢撒谎和遮掩自己的行为,尤其是掩饰上网的时间和行为,一旦离开网络便无所事事,、抑郁或焦虑,甚至出现一些人格障碍。——所有这些都是沉溺者表现或经历的症状[9]。一些人也曾设法戒掉网瘾,但当真正停止上网后就会出现上述症状,为此,有的人甚至采取自杀的方式进行解脱;也有的人就此沉沦。

(二)、未成年人已成为网瘾高发群体
据台大心理系教授陈淑惠所做的调查,在一千多名台大学生中,发现“网络成瘾”的比率为5-10%,男女比为1/2[10]。国外研究表明,网络成瘾发生率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年龄在13—18岁、正值青春期发育的中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重灾区[11]。

据民盟北京市委提交的报告(出处),北京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者约有13万多人,占14.8%。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1月发布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04年底,中国大陆的网民数已达9400万人,在各年龄阶段中,18岁以下占16.4%,18-24岁占35.3%,25-30岁占17.7%,年龄结构表明,我国的网民以青少年居多[12]。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和西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最近完成的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发病率已经高达15%[13]。

继父母离异、毒品、电子游戏等引发犯罪的主要原因后,网络也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未成年人因网络成瘾而引发犯罪这个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忧虑。当未成年人迷恋上网络,并且每天晚上都上网到很晚的时候,他们就会缺少睡眠,考试不及格,不爱与人交往,并对发生的事情向他们的父母撒谎,还将逐渐出现了一些行为问题,如逃学、不择手段获取钱财等,有的最终走向犯罪。河南郑州公安局的一位警官提出,因为上网成瘾导致的青少年犯罪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济南一监狱在押的1500多名少年犯中竟有70%是因为上网成瘾导致走上犯罪道路的[14]。

(三)、未成年人网瘾形成过程分析
要预防和减少网络给少年带来的危害,必须了解未成年人喜欢上网的心理,同时研究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大致发展过程和规律,进而才能找出相关的对策。

笔者在2004年参加了河北石家庄市团市委举办的“远离网瘾”活动,对5名未成年人(均来自河北省)进行了典型个案的访谈、并对来自全国的94个网络成瘾孩子的家长进行电话访谈,对石家庄市149个网络成瘾孩子的家长进行了电话访谈,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料整理。

调查发现:在未成年人接触网络到沉迷于网络的发展过程中,有三个很重要的时间点,我们且用符号代替予以说明:A 点是孩子开始上网的时间点;B点是父母发现孩子异常的时间点;C点是孩子出现不良行为问题的时间点。当然,这一过程并非绝对化,也有些家庭是B与C同时出现,即直到孩子出现不良行为问题,甚至严重不良行为问题的时候才发现孩子沉迷于网络。见模式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