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目标?

如题所述

1、中国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英格尔斯提出的现代化的十项指标中有关教育的有两项,即成人识字率高于80%,高等教育普及率高于15%。从这两个指标看,我国均已超过这些水平(成人识字率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以上)。
2、可以说从各级各类教育的毛入学率,即教育发展水平量化的角度而言,我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阶段的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正在进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在新的阶段,继续推进教育现代化需要从以量的扩张为重点,转向以质的提升为重点;从以“硬件”建设为重点,转向以“软件”建设为重点。
3、从以效率取向的非均衡发展,转向以公平取向的均衡发展;从以人为发展手段的教育价值观,转向以人为发展目的的教育价值观等。集中起来说,就是要从重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教育,转向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教育,也就是真正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推进教育现代化。
4、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把提升人的现代性水准、促进人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贯穿于教育实践的始终。关于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盟等国际机构,美、英、法、德、日等国家先后提出了“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这些不同的框架在素养结构或关键能力的重点方面有所不同。
5、但一个共同点是适应进入21世纪人类正在经历的新科技革命、经济社会加速变化和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等新变化和新挑战,对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新的结构框架。

我国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中,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专题研究和多方研讨,提出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从两个方面说,它对于实现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教育现代化具有提纲挈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一方面,核心素养的内容体现了国家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并依据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迅速变化的新要求,赋予时代的内涵。
6、突出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了21世纪信息时代对人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的新要求。也可以说,人的现代性的时代内涵将成为教育现代化实践的基本目标和检验标准。
7、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居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指导性目标的位置,处于统领地位,将通过从核心素养、教育质量标准、课程标准到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测评这样众多的实践环节,循环往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最终渗透到人的成长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侧面,发挥提升人的现代性的整体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