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女人都非常清楚的一点就是我们一般大姨妈的颜色是暗红色,或者是接近暗红色的情况,但是有的女人的月经颜色是非常不正常的,比如是褐色,或者是黑色的情况,这样的问题就要注意了,因为这也暗示了一些身体的疾病,那么到底月经颜色不正常是什么原因?月经颜色发黑怎么调理好?
1、月经颜色不正常原因
1、血液循环不良型
在经期前会觉得肚子胀胀的,下腹部突出,一到经期就会便秘。经血颜色为暗沉的颜色,感觉黏稠,有时会有像猪肝色般血块流出。经血量多,第一天比较少,但是第二天与第三天起突然变多,经期会达七天以上。
改善方法:血液循环不佳的人要多活动身体,小心别受寒,不要吃冰冷食物。最好不用卫生棉条。多吃黑色、红色、紫色食物,蔬菜最好都是加热处理。避免长时间坐着,要多走路,让骨盆的血液循环好些。可以喝些姜黄茶或是中药的玫瑰花、红花、山楂茶。
2、怕冷型
一到经期,腹部就有受寒的感觉,经痛严重,一受寒会更严重,但是保暖会觉得舒服一点。经期通常都迟来,经期常会持续七天以上,经血暗红色,会夹杂像猪肝色般的血块流出。特别怕冷,并发虚弱型的几率很高。
改善方法:要做好保暖功夫,可以穿厚内衣或厚袜。不要穿裙子,因为要是下半身受凉,经痛会更严重。建议吃温性食物。平常可以盆浴或泡脚来驱寒气。建议可喝姜母茶与肉桂茶。
3、压力过大型
经期前精神不安定,情绪焦虑不安,容易发脾气。贪食与厌食两种现象不停地重复着,老是放屁或打嗝,会乱长痘痘,不是便秘就是拉肚子。每个月经痛症状不同,会随当时的身体状况改变,在经期前会腹胀或腹痛,但是月经一来这些症状会消失。经血是一般的红色,是正常的四到五天。有时会提早,有时迟来。
改善方法:平常就要学习控制情绪,日常生活作息要正常,经期可听听音乐或喝喝药草茶来安抚情绪。多吃橘子或喝茶,平常房里可放些绿色植物,起床后可以做些简单的伸展操,如果有时间可以散散步。建议喝茉莉花茶与薄荷茶,中药可试薄荷与陈皮。
4、贫血型
容易头晕,一站起来就眼冒金星,皮肤摸起来粗粗干干的,精神不集中,老是健忘。生理期腹部不舒服,还会腰酸背痛以及并发各种不适症状。经血颜色是粉红色或浅红色,经血很稀,经期很短。月经迟来的情况很严重,经常会拖到四十天以上。即使经期已经结束了还是觉得全身无力。
改善方法:平常不要用眼或用脑过度,睡眠要充足,日常饮食生活要注意补血。每晚十二时以前睡,若是睡不着可以喝杯热牛奶。可以吃动物肝脏或其他补血食物。建议喝枣子茶或枸杞茶,中药可用当归与龙眼。
5、虚弱型
一到经期前,脚就会浮肿,容易疲劳,且腰酸背痛,不太有食欲,容易感冒或拉肚子。几乎不会有经痛现象,经血是浅红色,有时量多有时量少,呈两极化。经期短,若是并发贫血,月经就容易迟来。新陈代谢差,水肿严重,尤其下半身更是肥胖。
改善方法:三餐不能少,多吃好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早餐一定要吃,因肠胃不好,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不适合做激烈运动,若想运动,最好选晚餐后散步。建议喝杜仲茶与高丽参茶。中药可用莲子与黄芪。
专家提醒:女性月经期要注意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应多饮开水,保持大便通畅。血热者经期前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葱蒜韭姜等刺激运火之物。气血虚者平时必须增加营养,如牛奶、鸡蛋、豆浆、猪肝、菠菜、猪肉、鸡肉、羊肉等,忌食生冷瓜果。
2、月经发黑吃什么好
1、鸡肉,不得不说,自古以来都是滋补身体,增强体质的一种肉类食物。一般经期颜色发黑者,多是体质虚弱造成气滞血阻造成,而香菇炖鸡肉汤(最好用乌鸡),红枣去核,再和鸡肉和香菇一起炖汤,不仅吃起来美味养颜,还能补气血,改善月经颜色发黑症状。据一位医生朋友说,这道菜还是增强体质的不二选择。
2、阿胶,历来是公认的女人圣品。原因在于它富含多种微量元素,除了美容养颜外,还能养血补血,尤其适合那些经期规律紊乱,月经颜色发黑的,且平时极容易感冒,以往做过手术后落下一些病痛者以及脾胃不好的人群服用。
3、生姜红糖水,相信不少女性朋友都懂得喝这个。虽然生姜红糖水多用于一些风寒感冒者服用,但因为此水能驱寒暖胃,益气补血,而且散瘀血,尤其适合那些经期身体易发冷,或冬天四肢容易发冷者以及体寒和宫寒的,经期颜色发黑的女性朋友。此水加红枣,其补血效果更好,但不宜天天喝,建议偶尔喝一次即可。
4、月经期间一般吃一些香蕉,甜橙,榴莲,人参果,番石榴等水果,可以每日三种早、中、晚交换食用。但是如果是有疼经的女性,建议最好少吃苹果。而体质比较好的女性,苹果等水果也可吃。
5、血虚治法:八珍汤加味。党参12克,黄芪12克,茯苓12克,炒白术10克,大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12克,仙灵脾9克,山茱萸9克,鸡血藤12克。加减:脾虚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经期者,宜加红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隐冷者,加文叶9克、乌药9克。
6、肾虚治法:归肾丸加减。菟丝子12克,杜仲10克,枸杞子12克,山茱萸9克,当归9克,熟地10克,淮山药12克,白茯苓10克,巴戟天10克,仙灵脾10克,补骨脂9克。加减:经期加莪术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乌药9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