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孩子是让他们更自由的释放天性还是加以约束?

如题所述

应该要适当约束。当我们讨论“规矩”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立规矩”这个词有点太宽泛了,我们其实可以把“立规矩”进行拆解,它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设定界限”、“建立秩序感”、“建立生活常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社会规则”……以题主的描述为例:玩具乱扔,是没有养成收拾玩具的习惯;作息不规律,其实是没有建立特定生活常规。虽然对于大人来说,这些用“规矩”一个词就能概括,而且似乎很容易就能做到,但对于孩子来说,“规矩”包含了太多的内容,而且很难做到。不是家长告诉孩子:玩完玩具要收拾好。孩子就会养成自觉主动收拾玩具的习惯。也不是家长说:到了九点,你就得睡觉。孩子就能到点上床睡觉的。婴幼儿最开始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规矩,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应该遵守哪些规矩,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家长告诉他们要守哪些规矩,他们就会守的,任何看似简单的小习惯、小规矩,都是需要时间慢慢去养成的。都没有给孩子学习和养成的时间,就说他们没规矩,有点太不公平了呀。不同的规矩,养成的方法、时间都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孩子一岁多到两岁左右的时候,就要开始有意识的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渐建立秩序感了。比如:每次游戏过后,妈妈都和宝宝一起把玩具收起来,这样孩子就会知道,收玩具是游戏之后的常规操作,根本不用家长刻意的去“立”,孩子就能意识到这个“规矩”的存在。之后,家长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自己来收玩具,家长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这样,孩子逐渐就能守“规矩”了。有些“规矩”甚至能更早去“立”,比如:从小婴儿时期,就建立睡前仪式,包括换尿布、调暗灯光、睡前故事等等,一直坚持下去,慢慢的,一做这些事情,孩子自然就知道到睡觉时间了。所以,如果孩子已经快4岁了,那“规矩”肯定是早就该“立”了,如果先前没来得及,现在也不晚。另外,释放天性和加以约束不是对立的,而是共存的孩子喜欢玩水玩沙玩泥巴,家长没有因为觉得脏而去阻止,这是让孩子释放天性。可是如果孩子玩儿完以后不想收拾,任由玩具乱七八糟的扔在那里,这就不是释放天性了,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者秩序感。养育孩子,说到底就是在天性和界限之间去寻找一个平衡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27

三岁的孩子,让他们更自由的释放天性不应该加以约束。因为三岁的孩子。还不太懂事理智还不健全。正是有童真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甲乙管速。那么他会很有压抑感,将不再像小孩一样了,活泼天真。

第2个回答  2022-10-27

当然是释放天性了,父母要学会接受不完美,每个孩子一定有不完美的一面,更多的去看孩子好的地方,发现亮点才是推动一个孩子成长、进步的方向,当家长让孩子身上的亮点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阴暗的地方就会越变越少。找到孩子光明的那一面,积极的想办法把它放大,这才是让孩子获得自尊,自信最有效的方法。

第3个回答  2022-10-27

三岁的孩子应该让他们释放天性,发挥自己的想象,不是每一朵花都是红色的,现在约束孩子等于折断他们的翅膀,那他们还怎么飞翔,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应该开出不一样的颜色,约束起来只会变为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

第4个回答  2022-10-27
孩子一般在三岁后就可以逐渐给立规矩了,这个时间段孩子已经可以理解父母的要求,也能用语言相对准确的表达自己的了。

玩具分类整理可以在一岁多两岁就可以引导了,每次玩完家长可以引导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玩完一类玩具收拾整洁才可以玩另一类玩具,逐步建立孩子分类收拾玩具的习惯。

作息时间的安排更多的依赖于家长的规划和引导,4岁的孩子对时间还没有清楚准确的认识,家长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让孩子参与到进来,他会更容易接受和遵守。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接受过批评,没有接受过规范,孩子的不安全感会更加强烈,他能感觉到大家都不喜欢自己,但又不知道为什么,在他的心里完全不知道边界在哪里,他做了很多坏事的时候,看到的是父母无所谓的表情,他得到的结论是父母不爱自己,不关注自己。

父母关键时期和关键问题上没有发声、没有规范、没有边界,孩子就没有安全感,所以无条件的爱绝不是溺爱,无条件的爱中包含着父母一定要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犯错误,帮助他规范自己的行为时父母的责任,要告诉孩子或严厉的表态:“因为我是爱你的,所以我坚决反对你做这件事,我要跟你好好谈谈这件事。”谈完之后,一定还要说一句:“虽然爸爸今天批评了你,但是爸爸永远爱你。”这样的聊天和沟通,都是为孩子传递一个信息:爸爸妈妈批评他、规范他,对他提要求,不是不爱他,这背后没有任何的威胁,知识帮助他成为更加“挺拔”的人,是在帮助他成长,遇到问题可以和父母探讨,
有些孩子犯了错误,拼命的捍卫自己,说自己没错,这是因为他们觉得如果承认自己错了,父母就不爱他们了,孩子最不能承受的就是自己不被爱,他跟父母斗争到底,用更加叛逆的行为来证明——我值得你们爱护。父母应该让孩子对你无条件的信任,无条件的依赖,前提是父母对他是无条件的爱,这里面没有交换、没有恐吓、也没有威胁。

父母要学会接受不完美,每个孩子一定有不完美的一面,更多的去看孩子好的地方,发现亮点才是推动一个孩子成长、进步的方向,当家长让孩子身上的亮点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阴暗的地方就会越变越少。找到孩子光明的那一面,积极的想办法把它放大,这才是让孩子获得自尊,自信最有效的方法。
勇敢的表达爱,表达出对孩子的欣赏,孩子才能更加自信、乐观,所以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无条件的欣赏和接受的,内心笃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孩子都能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