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春分,昼夜均为12小时,此后,北半球昼渐长。“春不减衣,秋不戴帽。”不要过早减衣,以防病毒乘虚而入。饮食要忌大热、大寒的饮食,保持寒热均衡。早睡早起,散步放松,调达情志,保护肝脏。

春分由来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的日子。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天气气候

春分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 赤道,全球绝大部分地区昼夜几乎相等,春分后,阳光直射位置继续北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 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 油菜花香。

春分习俗

吃春菜

“春菜”,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为“春碧蒿”,与鱼片“滚汤”,名“春汤”。“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春分到,蛋儿俏。”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是玩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

家家吃汤圆,还煮些不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嘴,以防雀子来破坏庄稼。

春分当天放风筝,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等,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二三尺。

饮食篇:忌热寒,求中和

春分时节,饮食方面的原则是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可适当多吃黄豆芽、芹菜、小葱、莴笋等。

作息篇:睡眠足,勤锻炼

保证充足睡眠,作息规律;多食含维生素B族食物,可驱“春困”,如大豆、花生、火腿、黑米等;饭量不宜过饱。

“春困”不能单纯依靠多睡觉来解决,要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促进或改善机体血液循环。

保健篇:慎春捂,多梳头

不少人懂得春捂秋冻,但春分后,是否应该春捂就得看天气了。人们要随着气温升高逐渐减衣服。此时头部要少捂,春分后阳气上升,多用梳子或手指梳头,有助于梳理阳经,利于阳气升发。

由于春分这天正好昼夜平分,阴阳各半,此时的节气特点是阴阳平衡,故养生也要顺应此时的节气特点,要讲求“平和”,以和为贵,以平为期。

精神:心平气和

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做到心平气和,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从而安养神气,切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剧烈而不利于肝气疏泄 ,与春分时节的“阴阳平衡”特点相应。春分时节,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桃红李白,百花盛放,此时仍然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可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与好友结伴郊游,增广见闻 ,以利于肝气的疏泄。

起居:多晒太阳

在起居方面,虽然春分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较大,而且仍不时会有寒流侵袭。此时,要注意添减衣被,“勿极寒,勿太热” ,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够微微汗出,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尤其是老人及小孩,抵抗力差,容易患感冒或风疹等传染病,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 可以多晒太阳,以利祛散寒邪

饮食:戒酸增辛

春分节气,肝气旺,肾气微,故在饮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肾补肝,同时,由于肝气旺,易克脾土,因此饮食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饮食上可多吃姜、葱、荞、韭菜、淮山、枸杞、土豆、椰菜、鸡肉、鲤鱼、 鲫鱼等,同时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