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街道的经济建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该街道按照“因村、因社、因户制宜”的增收项目定位原则,结合各地的区位优势,科学布局增收项目,合理制定到户增收规划方案,分户建立增收档案及台账,制订切实可行的增收计划,为增收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各村(社区)迅速启动牛羊、鱼、鸡鸭、肉兔、蜜蜂养殖和蔬菜、柑橘种植等增收项目,努力拓展致富渠道、抢抓发展机遇,实现了增收工作开门红。白鹤街道是开县新兴工业区,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物产,具备办工业企业的优良条件,给全街道经济的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辖区内有方圆平方两公里的开县工业园区A区,住有国有市级企业、中小型企业、个体四眼私营企业共40余家。街道农业生产以水稻、玉米、薯类、蔬菜、油料等农作物为主。2006年粮食总产量达20335吨,人均占有量为317公斤,社会总产值8.19亿元,其中农村经济总收入1.1亿元,工业产值6.15亿元,其他0.94亿元。三峡工程的建设、西部大开发、县城的搬迁、开县工业园区的建设,给白鹤街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勤劳、勇敢、聪明、善良的白鹤人,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迅猛发展,进一步加速实现‘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走出一条‘富民强街道,构建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白鹤’的金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