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第七天》中亡灵世界的构造是什么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第七天》在开篇即以逝去的人的第一人称视角将氛围带入了亡灵世界。对于亡灵世界的界定并没有确切的表明。整部作品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界,隔绝生的世界和死的世界是殡仪馆的火化。在这之间,处于一种灵魂游离的状态,能够看到生的世界的景象但是却无能为力。

再继续向前,“我们走在寂静里,这个寂静的名字叫死亡”,余华构造了一个极尽美好的极乐圣地———“死无葬身之地”。“死无葬身之地”在普遍意义上背离了入土为安的思想,是一个人死后被咒骂的地方,是一个死后没有人愿意去的地方。

但是在余华《第七天》的描绘中,“死无葬身之地”是一个理想的世界,那里芳草鲜美,仿佛世外桃源,那里没有仇恨没有不公。这种强烈的反差感颠覆了人们原有的认知,在此框架中将事实使用一种倒影的方式进行素描。

我们由此会想到鲁迅的《影的告别》中讲到“无地彷徨”,余华所构造的亡灵世界之一的“死无葬身之地”恰如“彷徨于无地”,鲁迅先生同样构造了一个生死边界地带的特殊空间叫做“无地”。这些特殊空间的构造即是我们所虚构的亡灵世界。

《第七天》这部小说所虚构的亡灵世界中的意象是“雾”与“(雨)雪”,所构造的亡灵世界中的梦幻天堂是“死无葬身之地”。

在杨飞(“我”)刚刚去世的时候,他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城市失去了白昼和黑夜,失去了早晨和晚上”。接下来是“浓雾锁住了这个城市的容貌”“浓雾湿透我的眼睛,我什么也没有看见”,在从现实世界去往“死无葬身之地”之间经过了漫长的混沌,余华将这种混沌用“雾”的迷蒙作为意象,能够使读者更有身临其境的效果,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小说所描绘的环境中来。

在走向“死无葬身之地”的世外桃源之前,不止有模糊,仍然有光芒。光芒的意象即是“雪”。这里塑造的“雪”即是清晰和温暖的象征。“我向前走去,湿漉漉的眼睛看到了雪花,在浓雾里纷纷扬扬出来时恍若光芒出来了,飘落在脸上,脸庞有些温暖了。”

“雾”与“雪”的意象在亡灵世界的游离状态中叫交替着,在框架中起到了烘托氛围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承接上文的“内容”带给杨飞(“我”)心境的变化,也开启下文的“内容”,预示着杨飞(“我”)后续经历的悲惨和美好。

最后,进入到了“死无葬身之地”,“看见一个世界———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他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相较于“雾”与“雪”的清冷和迷漫,这是无处容身的“孤魂野鬼”和谐而美好的梦幻天堂。

第2个回答  2022-07-04
这些都是一些数据造成的。通过数据来建立起了一个虚拟世界。让很多的冤魂进入这个世界。
第3个回答  2022-07-04
《十日谈》中的“框架结构”中构造了“瘟疫”世界,通过乡间别墅故事会的形式构成了一个框架。在这个大的框架下,讲述了一百个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框架结构”小说的另一部分 内容。
第4个回答  2022-07-04
我觉得就是借助一个死人赴死的魔幻故事,把中国当代的残酷展现出来,小说里有一句话,你的殓 衣拖在地上,看上去像婚纱,我走过这个城市的所有角落,眼睛里挤满老人们的身影,唯独没有父亲的脸庞,这就是作者记忆中的世界,是呼唤声,也是漂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