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工程的审计费如何处理?

我单位开据发票总额包括工程款和审计费190000
收到对方单位支票数是扣除审计费(5000)+质保金(9500)后的数,金额是:175500
请问审计费 质保金分别走什么科目?
审计费对方没有发票的话,我方走什么科目?

作为开发间接费用扣除。

会计处理方面: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财会〔2013〕17号)规定,开发间接费,指企业为直接组织和管理开发项目所发生的,且不能将其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工程监理费、造价审核费、结算审核费、工程保险费等。因此,房地产企业开发产品工程决算审计费计入开发间接费用。会计处理为:
借:开发成本——开发间接费用
贷:应付账款等。
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开发企业工程决算审计不及时,甚至在产品出售之后才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工程决算审计,由于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之后发生的费用,无法再计入存货成本,因此,这部分工程决算审计费只能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账款等。
土地增值税处理方面: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开发间接费用,是指直接组织、管理开发项目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周转房摊销等。从以上表述看,开发间接费用没有列举工程决算审计费,但并不意味着未列举项目不能作为开发间接费用扣除,还须看工程决算审计费是否属于直接组织、管理开发项目发生的费用。按照《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相关规定,与上述表达口径并无本质区别,因此,工程决算审计费属于开发间接费用。即使由于房地产企业工程决算审计不及时,导致会计处理时只能计入当期损益,也不能改变其属于开发间接费用的性质。只要工程决算审计费在土地增值税清算前发生并取得合法有效凭据,不论会计如何处理,均可作为开发间接费用扣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14
审计费应走管理费用,质保金应为其他应收款科目.
如对方无发票,也应作管理费用,只不过要进行一下情况说明,并经证明人证明,来入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8-01
  装饰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措施:
  1.认真实施装饰工程合同审计
  装饰工程合同有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等几种,目前建筑市场上以固定总价合同居多。审计人员在审计伊始,首先要对合同中以下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合同条款是否合法,签订程序是否合规,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是否明确;
  施工合同与招标投标文件对照,是否有违反招标文件的条款;
  施工合同的内容是否完整,用词是否明晰;
  合同中哪些内容是包定的,哪些是开口子的,管理费用的取定、人工工资单价、优惠承诺等等是否明确;
  合同中的质量要求和实际质量是否相符等。
  审计人员在合同审计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深度的把握。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建议合同当事人进行调整,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可靠性。
  2.经常搜集装饰材料市场价格
  装饰工程中,材料品种的千变万化常常使审计人员应接不暇。有的装饰材料如果没有经过仔细比较,仅靠审计人员的目测,是无法知道其产地的,产地不同,价格也不同。对于新型装饰材料,可能更生疏,而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价由于产地、品牌的不同,也难以参考。为准确核定材料价格,减少审计失误,需要审计人员经常去建材市场作调查,了解各种装饰材料的市场变动情况。对众多材料的性能、价格、产地等要反复询问,多作比较以加深印象,并作详细记录,这样对材料就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逐步结累,形成一定量的信息库,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3.通过实地勘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对于决算中存在的差异,审计人员必须而且应当努力去纠正,最好的方法是结合实际到装饰现场进行实地勘查。第一、通过现场勘查,可以为准确核实工程量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后阶段工作提供准确数据;第二、审计人员可以利用竣工图纸与工程实际状况仔细核对,找出其存在的差异,观察实际使用材料是否与决算所列材料一致,避免出现代用品,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如果条件允许,审计人员最好在施工过程中不定期地到施工现场抽查,取得所用材料的材质、实际施工的方法等与工程审计有关的资料,特别象装饰造型、花饰点缀等项目根本就没有相应定额可套用,而通过实地勘查,即可以掌握隐蔽工程的做法和细部构造等的资料,又可为审计无定额标准套用的工程子目价格提供客观依据,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
  4.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的素质对审计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合格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审计纪律,严格按程序、按规范操作;具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谈判技能并有丰富的审计经验。审计人员在竣工决算审计前要有一种专业上的判断,从大的方面判断送审决算的准确度。在审计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审计,能够及时发现决算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错误,对于技术上的疑难问题,要详细记录下来,必要时去权威部门听取他们的解释和意见,取得可靠的定价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