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出口贸易的优势和劣势?

如题所述

优势:劳动力资源密集,以初级产品为主,成本低廉,便于拓宽国际市场,薄利多销。出口产品层次丰富,符合各国人的口味。
劣势:核心竞争力低,低附加值,出口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品少。
一直以来,纺织品都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商品。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我国之所以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占有优势,在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廉。纺织品的成本最大组成部份就是人力成本,因此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之所以在国际贸易上占有优势,就在于我们的产品价格够低。
第一,发生在我国传统优势行业的贸易摩擦比例将呈下降趋势。虽然彩电、服装、鞋帽等行业的贸易摩擦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在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从长期看所占比例将呈现下降趋势。
第二,新兴优势行业,如钢铁、汽车、通信设备、化工产品将会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中的新热点。发达国家对涉及这些行业的贸易争端更容易采取贸易保护的手段,以维护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例如,2007年1至 11月份,已经有11个国家对我国出口的多类钢铁产品发起贸易保护调查,涉案11亿美元,占当年我国遭遇国外贸易保护调查的15%,预计明年钢铁仍将是贸易摩擦焦点。
第三,我国所遭受的"反补贴"等新的贸易摩擦形式将会继续增加。截至2007年9月底,我国共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10起、反倾销反补贴再调查4起,影响波及12万就业人口和约10亿美元出口。而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2004和2006年遭遇反补贴案都高居首位。预计反补贴案仍将为未来两年的焦点。
第四,涉及我国的贸易争端发生在第三国的可能性将会加大。
一方面,在传统优势领域,我国可能面对其它一些以制造业为主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从而引起贸易摩擦;
另一方面,在我国的新兴优势领域,我国会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与发达国家开展竞争。
第五,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将可能加剧。捷克、土耳其、乌克兰等一些东欧国家和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和我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同样以制造业为主,因此与我国在经济结构上缺少互补性,其国内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容易受到我国产品的冲击。
第六,在我国相对劣势的产业,我国相关企业也将更多地采用国际贸易规则保护自己利益。在国际分工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相对劣势的产业。随着我国企业对国际惯例的逐渐熟悉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特别是相对劣势行业的企业将会更多地采用国际贸易规则来保护自身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