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农业法规与职业道德这么课应该具备哪些思政目标?

如题所述

应具备社会发展需要,产业发展需要,个人发展需要这三个思政目标。
(一)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农业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前提是专业课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成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示范,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引领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形成正确“三观”。
一些教师在“授业——解专业之惑”方面确实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在“传道——解精神、心理之惑”方面作用尚待挖掘。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欠缺。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只存在于德育课堂上,较少与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结合;在农业专业课教学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只是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且以够用为标准,思政教育内容在农业专业课程中渗透不足。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欠缺。农业专业课教师长期进行专业课教学,对思想政治教育了解不多,知识体系不健全,更不知如何将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的传授有机结合,导致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相互配合,形成协同效应。
针对问题所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第一,教师要树立大思政理念,认识到这不仅是思政教师的职责,也是专业课教师的职责所在,从而有意识地在专业课堂内外进行思政教育。
第二,教师要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和育人能力,给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职业教育,关心爱护学生,精于业务,勤于探索,甘于奉献,服务“三农”,善于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用自身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感召学生,塑造学生的思想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农服务”的决心和信心。第三,从学校、系部及个人层面,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班主任的交流学习。
专业教师、班主任多到思政教师处了解思政课程体系,共同探讨思政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内容和衔接点;思政教师多了解专业群建设,了解学生的顶岗实习内容,相关企业文化、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才能够在思政课堂教学时创设和专业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入与思政内容契合的专业案例,让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而行。
思政教师从班主任处了解班级整体情况及学生个人的心理状态、思想品德状况、行为习惯情况,在专业课堂上可以提供展示的平台,有机渗入心理引导,因材施教,因势而为。
让班级形成一个良性的思政教育环境场,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深入挖掘思政资源,有机融入思政教育深入挖掘农业课程,每门专业课都蕴含着大量的思政教育资源,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可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人文素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