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父母有哪些强盗逻辑?

你见过父母有哪些强盗逻辑?

多子女家庭,大部分父母都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毕竟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肉的厚度还是不一样的,能做到大差不差的父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很多父母严重偏心,只偏爱自己疼爱的孩子。哪怕这个孩子虚情假意,哪怕这个孩子已经很有钱了。

但是有些父母就是把自己有的,甚至不惜去压榨其他子女的孩子去贴补这个孩子。然后等自己需要养老的时候,又去找平时不亲,老实的孩子,让他们担任养老职责。
真是,亲的儿子钱不舍得花,不亲的儿子来养老。一些父母这样的强盗逻辑,只会欺负那些老实厚道的孩子,而让孩子虚情假意的孩子有恃无恐。其实,父母也喜欢欺负老实孩子,因为父母心里很清楚,老实孩子就算碰到不公平,偏心,也会默默承受,这样的孩子还好拿捏。

可是,就算老实孩子对父母很顺,很好,父母还是喜欢那种嘴甜会来事的孩子,哪怕这样的孩子是虚情假意。

强迫有钱的孩子去资助穷的孩子,甚至希望均贫富
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说,每个孩子的能力和性格都不一样,做出的成就也不一样。有的孩子勤快能干,还会来事,挣了大钱,让家里人过上了好日子。

而有的孩子却不思进取,好吃懒做,没啥能力,所以日子过得很一般。
这个时候,很多父母的强盗逻辑就来了,强迫有钱的孩子去资助穷的孩子,甚至希望均贫富,让那些不好好干的孩子跟着有本事的子女过上好日子,让这个好逸恶劳的子女依附着勤劳能干的孩子生存,让能干的孩子源源不断为那些一事无成的孩子输血,而且还对这个能干的孩子各种道德绑架。
凭什么?生活都是自己干出来的。自己没办事凭什么吸别人的血,长大成人都都要为自己负责了,救急不救穷。

当有难处的时候,关系好的兄弟姐妹可以拉一把,但自己不努力,只想坐享其成,再好的兄弟都没有这个义务。我认识一个家庭,两个儿子,大儿子从小就很踏实能干,学习成绩也好,毕业考上了知名大学,后来工作几年后,自己创业成功当了老板。而相差5岁的老二,从小被惯得不成样子,不学无术,早早不上学了,在社会上干什么都不长久。

后来娶媳妇的时候也是老大帮衬着,当老大事业成功后,就把老二弄到公司里,但老二不正经干,还损害公司利益,后来老大就把他踢出去了。父母不乐意了,说就算不干活,也要老大养着老二一家,老大气得不成,直接与老二一家断了联系,对父母也是只寄钱,不再管。

要知道,很多子女不孝,都是父母处理的不好。父母的一些强盗逻辑,让本是同根生的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相煎何太急,成为仇人大打出手,一家人四分五裂,父母晚年也得不到善待,凄凄惨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31

1 房间门没有什么情况不能关。就算睡觉了我妈还是会过来把房门开了。记得小时候被父母骂哭了,想关上房门生闷气,后果只会让父母更生气,不断的拍门。不许哭,不许用肢体语言表达对父母的不满。同时也有过在房间写作业看书的时候被父母在窗户悄悄地站着监察着我的经历。

2 孩子不配有隐私。初中的时候和同学感情特别好,正值青春期也有多愁善感,会与朋友有书信往来的交流方式,也会写日记。后来有一晚失眠了,凌晨一点多,发现妈妈悄悄走进来翻我书包,偷看我的日记和书信。可笑的是有一次,我把妈妈偷看我日记的事情写成作文,因为当时作文水平还算不错,这篇作文得了高分被贴在课室墙上,某一次家长会我妈妈看见我这篇作文,回家把我打了一顿,说我丢人。从此不准我写私密性的日记,不许和同学书信往来。

3 没有独立的财政。因为家距离学校近,初高中都走读。因此没有生活费一说,平时也没有每个月给多少钱让我自由支配。需要买东西,每次都是问妈妈要。给了就能买,不乐意给的就买不了。过年的压岁钱有两千左右,都要上缴,不留一分,哪个亲戚给了多少钱都要记录,那时候父母说,记录下来是要知道要还那亲戚的小孩多少红包。外出上大学,生活费用了多少我有机会含糊过去,但父母都是帮我大概的数,别人家的孩子一个月八百块生活费,父母就给九百。还说有多了,肯定有剩余。九百块在一线城市有剩余确定不是在逗我?对了如果知道有打兼职的话就会相应的少两三百。

4 亲戚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和朋友提前约好的约会如果与突然的亲戚聚会有冲突的话要放弃的是朋友的约会,试过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长已经做好饭我们准备吃饭了,家里突然来亲戚做客,我被命令十分钟内到家招呼亲戚。道德绑架严重,和亲戚或邻居关系好,偶尔出去吃个饭,父母就说,你看xxx对你多好,以后你赚钱了回来也要一一回请他们吃饭。学校安排实习一个月,工资都不够那个月的生活费,被父母安排好工资的用处,xxx亲戚一家对你多好,所以要回来请他们吃饭…xxx亲戚要买什么什么礼物给他们…

第2个回答  2022-01-31

1.学习必须比上,但物质条件必须比下。

2.女孩子在大学毕业前留过腰长发或者烫染头发都是“不学好”、没有上进心的表现;主动剪短发则是有上进心的表现。

3.向父母要钱就是不懂事的表现。哪怕要的钱用于学习资料、生活必需用品、救急情况,哪怕暂时确实没法经济独立,只要要钱,就是给他们批评辱骂的契机。“一个优秀的孩子是不应该向父母要钱的。”

4.“小孩”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利,此处特别说明,没有结婚生子在他们眼里都是“小孩”(经评论区指正,我这里的“小孩”指没有思想必须听父母话的木偶人)无论发表一些对时政、新闻等等的看法还是表达自己的三观,都会被呵斥“小孩子懂什么,管好你自己!”

5.不论是尾鱼、丁墨还是东野圭吾、凑佳苗写的悬疑推理类故事,统统叫做“诱导犯罪的阴暗的杀人狂小说”;不论是奥斯卡还是金棕榈获奖的影片,只要自己没听过,统统叫做“诱导犯罪的阴暗的电影。”

6.R&B、黑泡、爵士都没有古典音乐高贵;漫画没有油画高贵;国货没有进口货高贵;自己的孩子没有别人的孩子高贵。

7.“没有父母的不是。”父母永远是含辛茹苦为了孩子好,父母怎么可能犯错误?错的永远是孩子,只要指出父母一点点小问题,都是这个孩子思想有问题。

第3个回答  2022-01-29
我认为父母的强盗逻辑其实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对待自己的子女问题的时候,但是我认为最强盗的逻辑是这一点:父母认为他们的年龄,阅历以及社会经验都非常的丰富,比自己要强好多倍,有的时候犹豫不了解状况,他们的说法确实是让人啼笑皆非的,主要表现为餐桌上的菜品问题,他们喜欢吃的太么,就一定会认为你也喜欢吃,当你不喜欢吃的时候,他们就认为你是特别的叛逆!
第4个回答  2022-02-01
我们最亲近的人想方设法,用一些不太合理的方式让我们答应他们的要求;而当我们一次次勉为其难地答应后又感到非常痛苦。他们常常会使用的手段,有以下几种:1、角色塑造。父母把自己塑造成“好人/有理的、权威的角色”,把拒绝他们的孩子塑造成“坏人/无理的、需要他们指导的角色”。比如一位父亲对孩子说:“因为我是你爹,而你是我孩子,孩子懂什么,当然得听爹的。”2、归于病态。父母把孩子的拒绝贴上“歇斯底里”、“有病”的标签。于是,孩子原本合情合理的诉求变成了不理性、不正确的要求。父母可能不会直接说“你不正常”,但是会用种种表现迂回、间接地暗示“你不行”,比如,他们可能说“你为什么会感到生气?你果然像你母亲一样敏感”。3、寻找同盟,联合阵线。父母有时看自己没办法控制孩子,就找其他人成为自己的同盟。比如,被逼婚的人们发现,除了自己父母不断地提出要求外,亲戚和父母的朋友有时也会参与劝说。当发现亲戚和朋友也无法让你听从后,父母可能会搬出更权威的救兵,像是“社会规则”、“老祖宗文化”等等。4、反面对比。父母会拿其他人作为完美的标准,与那些人相比,我们似乎充满缺点。他们会说:“为什么别人能满足我的标准,你却不能呢?”面对这种比较,许多人会忍不住满足父母的要求,来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如果对方真的想以一种公平的方式、怀着对你的尊重和爱来解决冲突的话,他们会把你们之间的问题放到台面上讨论,而不是抱怨,或说一些阴阳怪气的话让你猜测他们的意图;此外,他们会试图了解你的担忧和感受,认真倾听你为什么拒绝他们的要求,并且承担冲突中他们需要负起的责任。即使对方有强烈的不满,也不会夹杂对你的侮辱和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