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真的有问题吗

那个是高中的政治研究论文题目。 不知道怎么答,怎么写。中国制造是有问题的,却不会是全部。不知道怎么写才行。

在8月28日召开的“整合跨越——世界经济合作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力挺“中国制造”。他直言,部分西方国家围攻“中国制造”,但是他们的“妖魔化”并不能打垮“中国制造”。因为国内制造的很多产品在全球占到了50%以上的份额,欧美对“中国制造”事实上已经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8月30日中国网) 龙永图力挺“中国制造”,是有着特殊背景的。今年以来,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的媒体,纷纷用放大镜般的眼神紧盯“中国制造”,从水产养殖产品到牙膏,从沙滩车到汽车轮胎,从玩具到手机,从食品到药品……对个别产品质量暇疵恶意给予频频曝光。一时间“中国制造”似乎在国际市场上成了“劣质品”的代名词,引发了世人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 “中国制造”真的很遭吗?任何一个粗略了解中国产品、中国国情的人,都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据商务部发言人介绍,中国去年出口金额达到了万亿美元。在如此大量的产品出口中,每一笔合同都是进口商和中国出口商经过在规格、质量等各个方面的认真讨论达成共识的条件下实现的。应该说,中国的出口产品整体上是被进口国的经销商和当地消费者认可和接受的。以出口食品为例,2004年到2007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食品的合格率都在99%以上。前不久,日本厚生省公布的2006年进出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出口到日本的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9.42%,而美国是98.69%,欧盟是99.38%。 正如龙永图所断言的那样,部分西方国家围攻“中国制造”,但他们的“妖魔化”并不能打垮“中国制造”。近年来,我国强大的制造优势和稳定的质量,让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快了中国制造基地的建立。通用汽车等跨国公司输往美国一半左右的商品,都是在中国制造的。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进口市场,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同样,中国与欧盟也是有着紧密相依的经贸关系,2006年中欧贸易额增长25%,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据欧方统计,2006年1至9月欧盟从中国进口1356亿欧元,中国取代美国上升为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如果说“中国制造”真的有问题,那么,中国制造的产品不可能在全球占到了50%以上的份额,欧美也不可能对“中国制造”产生如此强大的依赖性。 世界离不开“中国制造”。这个结论已被美国普通市民所证明。早在两年前,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 这位美国家庭主妇这样现身说法地告诉美国人:“没有中国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会越来越麻烦,而且代价会越来越大。以后10年我可能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 “妖魔化”打不垮“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仍需再接再厉。愿“中国制造”这张名片的含金量越来越高,愿“中国制造”的名声在国际市场上叫的越来越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