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省一等奖证书,成绩在校100以内,学业水平考试7A3B,我有资格报哪所大

我有“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省一等奖证书,成绩在校100以内,学业水平考试7A3B,我有资格报哪所大学的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该注意些什么?
谢谢~

清华大学
北大大学
2011年全国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已落幕,其考试题延续了与高考不同的“另类”风格,一如既往地引来了各界热议。争论的焦点无非是些老调重弹:有考生和家长反映,被那些偏、难、新、奇的考试题“雷”倒了;有中学教师抱怨,这样的考试令中学教育无所适从;高校的回应则是,选拔本来就不是以中学教学为中心,而是以大学各自的要求为标准。那么,“大学各自的标准”究竟在哪里、是什么呢?

翻遍各大名校的招生简章,似乎找不到所谓的标准。有的只是对招收对象的要求,比如“优秀”、“综合素质高”等抽象字眼,或者是对报考条件的罗列。理论上讲,标准应该体现在对考试的规定之中,然而各高校对考试的说明实在少得可怜,除了考试的科目以外,你一无所知。

这也许正是高校想要的效果。因为,考生知道得越少,越没法准备,就越能考察平时的积累,从而使一切题海战术和应试教育彻底失灵。可如果真是这样,高考的考纲早该先扔掉,应试教育也应该彻底改革。

考试是一种测量工具,好比尺子。尺子如果没有刻度,就无法丈量长度。同样道理,自主考试也应有纲可循,否则命题者难免就兴之所至,甚至随心所欲了。比如,某高校特色模块考试的作文题是:要求对台湾诗人林亨泰《二倍距离》这首颇具后现代色彩的诗歌——“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进行鉴赏。有考生称看了30遍都没有读懂。如果是为了显示出题者的“匠心独运”,那么它做到了。有人认为出题者“创造性地把奥数题搬进了语文考试”。唯一让人弄不明白的是,它到底想考查考生哪方面的能力?如果想考查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独到的见解,就不应该设置如此高难度的审题障碍,因为这样一来很难分清考生的失误究竟是因为看不懂,还是因为没有表达和思考的能力。据校方称,这道题并不是没有高分,我们很希望校方能将得高分的答案公之于众。但在笔者看来,不知目标为何物的考试题是没有效度的,依据没有效度的考试题转换出来的分数也是没有参考意义的。

公平性是考试的底线。那么,自主考试的“超纲”之举,是否如高校所言使考生无法投机取巧而只能靠平时积累,所以就格外公平了呢?我们不妨推敲一下。首先,考试的时间和长度有限,所以不可能包揽一切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而只能做抽样。如何进行抽样?如果不是在约定的范围内抽取,而是根据命题者的偏好来决定,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为什么我必须答对这几道题而不是有可能的其他考试题?如果考生在平时花了很多功夫刻苦学习,但长期的积累恰恰没有在寥寥几道考试题中被考到,因而得不到高分,这是公平吗?

这源于过去那种简单片面的看法:考试大纲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罗列。事实远非如此。世界各地几乎所有规范的考试都有大纲,它们不会把内容规定细致到具体的知识点,但是会给出大致的范围,或者根据自身的定位对所要考查的能力做出界定和解释,或者分批次公布样题。自主考试比高考更有空间做到这些,这才是它的真正优势所在。

然而,高校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考虑清楚自己究竟想要选拔什么样的考生?高校要做的不是一遍遍强调大学的要求与中学的不同,而是应该找出这些不同,定义这些不同。自主考试与其一面在考试题形式和考试模块上大做文章,一面在考试理念上大开倒车,回到最原始最粗放的状态,不如花些力气把符合自己定位的考试标准制定出来,解决目前有效性和公平性的基本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4
人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01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第3个回答  2010-11-28
北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