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励志对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意思

如题所述

释义:一个有志气的人,做事情是一定会成功的!

这只是蒲松龄的自勉联,出自抗清名将金正希(吴恭亨(清)《对联话》记载)。

    原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典故:

    百二秦关终属楚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 陈胜、 吴广,接着有 项羽和 刘邦。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流传至今。

    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 赵国 巨鹿(今河北省 平乡县), 赵王连夜向 楚怀王求救。楚怀王派 宋义为 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了。他杀了 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 漳河,解救巨鹿。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 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打这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破釜沉舟

    《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 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 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 巨鹿(今河北 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 项兵威震诸侯。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孙子兵法》所说的“ 焚舟破釜”虽然也表示誓死决战的意义,但尚未形成后世常谈的典故故事。至《史记》所载“项羽破釜沉舟”事,才具备了典型性:项羽前锋军救 巨鹿,初战少利,项羽便率大军渡过 漳河,破釜沉舟以激厉士气。终于杀苏角,虏 王离,大败 秦军于巨鹿之野。 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反顾。

    百二秦关

    “ 百二秦关”或“百二雄关”古代通指函谷关或 潼关以西的 秦国领地。汉代政论家 贾谊在《 过秦论》中用“ 秦孝公据崤(xiáo)函(hán)之固”来说明秦国凭借 崤山(今河南省 洛宁县西北)和函谷关(今河南省 灵宝县东北)的天险立国。自此以后,“百二雄关”或“百二秦关”常被后人作为形容一个地区地势险要的典故来引用。元曲家 马致远在《蟾宫曲·叹世》里有“咸阳 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的词句,指 汉王刘邦与楚霸王项羽为了争夺有天险可凭借的“百二山河”(秦国领地),兴起许多劳民伤财的战争祸事 。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 吴国和 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 夫差俘虏。后来, 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 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与命运同甘共苦,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国本已亡国, 但凭著勾践等君臣忍辱负重、从 大处著想,结果非但越国得以保全,最后一雪前耻,率领越军(此处“三千越甲”为虚数,并不一定是指3000名越国士兵)反灭了吴国。并挟灭吴的余威渡淮北上,与诸侯会盟,终于成就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 霸主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越国臣民的坚忍得到最终的成果。

    蒲松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的意思
  全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撰 自勉联
  上联用的是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典故,说明做事要有项羽那种拼搏到底、义无反顾的决心.下联用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典故,表示要学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毅力.蒲松龄撰下此联,就是激励自己在读书和创作上,象这两位人物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做任何事情,有了决心和毅力,还会不成功的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3-08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一副自勉联,作者是蒲松龄。
全联的意思是:能够干大事的人,都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失败后卧薪尝胆地刻苦自励,发奋图强。而且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此联对仗工整,命意含蓄,富有哲理。其最大特点在于用典灵活有新意,上下联呼应自然,一气贯成,如行云流水。
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中屡次不第、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
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引用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典故和典故之后的对应结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灭吴国。蒲松龄以此联激励自己,终于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
第3个回答  2020-05-16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鉴赏】上联用的是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典故,说明做事要有项羽那种拼搏到底、义无反顾的决心。下联用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典故,表示要学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毅力。蒲松龄撰下此联,就是激励自己在读书和创作上,象这两位人物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做任何事情,有了决心和毅力,还会不成功的吗?天不负这位有志者,蒲松龄怀着矢志不渝的决心,穷毕生精力著书,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不仅在诗文、词赋、戏曲、俚曲等均有佳作,一部《聊斋志异》更是为古典文学树起一座丰碑。幸好腐朽的科举制度没让蒲松龄跨进官场仕途,否则,文学史上将殒灭一颗巨星。

此联对仗工整,命意含蓄,富有哲理。其最大特点在于用典灵活有新意,上下联呼应自然,一气贯下,如行云流水。后成为中国历史诸多名将心中督己奋进的千古名句!
第4个回答  2020-07-25
只重置虫虫哦哦安咯咯喔还需要哦咯公公